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及应用其的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3240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及应用其的手柄,控制轮,包括绕线环和用于固定所述绕线环的驱动盘,所述绕线环设置多个用于缠绕控制线缆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线环设置有多个开口,控制线缆绕来回穿过开口,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换的缠绕长度,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环摩擦力,防止控制线缆工作是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轮工作可靠,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内窥镜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轮及应用其的手柄。
技术介绍
内窥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包括控制端和插入组件,通过控制端控制插入组件经由人体的天然孔道或手术形成的孔道进入体内。插入组件内部构件较多,很难做到彻底消毒,维护成本高,重复使用易导致交叉感染,现有的医用内窥镜大多使用一次性的内窥插入组件,插入组件包括工作端、万向弯曲结构,工作端设置于万向弯曲结构的远端,内窥镜的控制端通过控制线缆控制万向弯曲结构定向弯曲,引导工作端进入体内。现有技术中,在调节工作端弯曲时,通过手轮驱动绕线轮,绕线轮驱动控制线缆牵引万向弯曲结构按照指定的方向弯曲。绕线轮设置V形槽,控制线缆绕设于V形槽内,通过V形槽夹紧控制线缆,现有技术的绕线轮存在摩擦力不足易打滑的问题,进而影响手轮的调节效果,影响内窥镜在病人体内行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力强、不打滑、结构简单的控制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环和用于固定所述绕线环的驱动盘,所述绕线环设置多个用于缠绕控制线缆的开口。所述驱动盘设置驱动孔,所述驱动孔贯穿所述驱动盘。所述绕线环内设置圆台,所述驱动孔设置于所述圆台。所述驱动孔为多边形孔。一种内窥镜手柄,包括第一手轮组件、第二手轮组件和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控制轮,所述两个控制轮设为第一控制轮和第二控制轮;所述第一手轮组件包括第一手轮、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轮的驱动孔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手轮组件包括第二手轮、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手轮、所述第一联动杆和第一控制轮,所述第二联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轮的驱动孔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尺寸相匹配。设置用于锁定第一手轮组件的第一锁紧机构,所述第一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手轮的内齿圈、锁紧盘和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固定,另一端设置于内齿圈内,所述锁紧盘设置驱动所述弹簧片卡入内齿圈的凸块,旋转锁紧盘,当所述锁紧盘移动到锁紧位时,所述凸块抵接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并且驱动所述弹簧片卡入内齿圈。设置用于锁紧第二手轮组件的第二锁紧机构,所述第二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手轮的端面齿圈、锁紧轮、压紧轮和设置于锁紧轮和端面齿圈之间的弹簧,所述锁紧轮一端设置于所述端面齿圈对应的齿面,另一端设置锁紧环,所述锁紧环设置凹位和高位,所述压紧轮抵接所述锁紧环,当压紧轮处于凹位时,所述锁紧轮和所述端面齿圈分离,当压紧轮处于高位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锁紧轮的齿面与端面齿圈啮合。有益效果本技术绕线环设置有多个开口,控制线缆绕来回穿过开口,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环的缠绕长度,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环摩擦力,防止控制线缆工作时滑动,本技术的控制轮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本技术控制轮适用于塑料材质一体生产,生产工艺简单,生产速度快,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手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手柄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图图5为锁紧盘安装结构图图6为内齿圈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2为第一手轮组件,3为第二手轮组件,4为绕线组件,5为第一锁紧机构,6为第二锁紧机构,7为中轴,11为凸圆台,21为第一手轮,22为第一联动杆,31为第二手轮,32为第二联动杆,33为沉孔,41为第一控制轮,42为第二控制轮,43为导线壳,44为导线槽,51为锁紧盘,52为内齿圈,53为弹簧片,54为第一凸块,55为第二凸块,56为挡块,61为端面齿圈,62为锁紧轮,63为压紧轮,64为弹簧,411为绕线环,412为驱动孔,413为驱动盘,621为锁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用于内窥镜的控制轮,包括绕线环411、用于固定所述绕线环411的驱动盘413,所述驱动盘413设置驱动孔412,所述驱动孔412贯穿所述驱动盘413,所述驱动孔412为多边形孔。所述绕线环411设置多个用于缠绕控制线缆的开口。本实施例中控制线缆为钢丝,在使用时,控制线缆绕设于绕线环411和内驱动孔412之间,同时,控制线缆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缠绕外绕线环411,缠绕控制线缆时,任意选择一个开口开始缠绕控制线缆,控制线缆从开口穿入绕线环411内,绕经相邻的开口穿出,再从另一相邻的开口穿入,以此循环直至到缠绕到合适位置穿出控制线缆,通过此缠绕方式,多次穿过外绕线环411上的开口,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环411的缠绕长度,增加控制线缆与绕线环411之间的摩擦力,手轮通过控制线缆调节内窥镜工作端的弯曲角度时不打滑,能够准确的调控工作端。本技术控制轮适用于塑料材质一体成型,生产工艺简单,生产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插入组件抛弃型或者整体抛弃型的内窥镜。实施例2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内窥镜手柄,包括壳体1、第一手轮组件2、第二手轮组件3、绕线组件4和中轴7,壳体1设置安装孔,第一手轮组件2、第二手轮组件3穿过安装孔与绕线组件4连接。绕线组件4包括第一控制轮41、第二控制轮42和导线壳43,导线壳43一端设置用于安装第一控制轮41和第二控制轮42的圆形空腔,另一端设置导线槽44,圆形空腔设有开口,导线槽44固定于开口处,导线槽44为包括四个呈田字形排列的线槽,第一控制轮41、第二控制轮42设置于绕线盖内,控制线缆绕设于控制轮,从绕线盖穿引出来后进入导线槽44,导线槽44用于穿引和分离控制线缆避免控制线缆之间相互干扰。所述第一手轮组件2包括第一手轮21、第一联动杆22,所述第一联动杆22一端与所述第一手轮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轮41驱动连接,第一控制轮41的驱动孔412的尺寸与第一联杆2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手轮组件3包括第二手轮31、第二联动杆32,所述第二联动杆32穿设于所述第一手轮21、所述第一联动杆22和第一控制轮42,所述第二联动杆32一端与所述第二手轮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控制轮42驱动连接,第二控制轮42的驱动孔412的尺寸与所述第二联动杆3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中轴7穿设于所述第二手轮31、所述第二联动杆32和所述第二控制轮42,且固定于绕线盖的中心。设置用于锁定第一手轮组件2的第一锁紧机构5,所述第一锁紧机构5包括设置于第一手轮21的内齿圈52、锁紧盘51和弹簧片53,壳体1的安装孔处设置凸圆台11,锁紧盘51套设于所述凸圆台11,所述弹簧片53一端固定于凸圆台11,另一端设置于内齿圈52内,所述锁紧盘51设置驱动所述弹簧片53另一端卡入内齿圈52的第一凸块54和设置驱动所述弹簧片53另一端脱离内齿圈52的第二凸块55,所述凸圆台11设置用于限制锁紧盘51旋转角度的挡块56,当所述锁紧盘51移动到锁紧位时,所述第一凸块54抵接所述弹簧片53的另一端,并驱动所述弹簧片53卡入内齿圈52,反转锁紧盘51,第一凸块54跟随旋转离开弹簧片53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201620722345.html" title="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及应用其的手柄原文来自X技术">内窥镜控制轮及应用其的手柄</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环和用于固定所述绕线环的驱动盘,所述绕线环设置多个用于缠绕控制线缆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8 CN 20162012851161.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环和用于固定所述绕线环的驱动盘,所述绕线环设置多个用于缠绕控制线缆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设置驱动孔,所述驱动孔贯穿所述驱动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环内设置圆台,所述驱动孔设置于所述圆台。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控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孔为多边形孔。5.一种内窥镜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手轮组件、第二手轮组件和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控制轮,所述两个控制轮设为第一控制轮和第二控制轮;所述第一手轮组件包括第一手轮、第一联动杆,所述第一联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控制轮驱动连接,第一控制轮的驱动孔与所述第一联动杆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第二手轮组件包括第二手轮、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二联动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奕刘红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