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装置。装配性良好,并且,即使将驱动轴从差动装置拔出,变速箱和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也不会流出到外部。在容纳差动齿轮机构的一体型的差速箱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排列在同一轴线上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变速箱,在差速箱的周壁设置有用于插入差动齿轮机构的作业窗,在差动齿轮机构的左右一对的侧齿轮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比侧齿轮的背面向轴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轴部,内周面分别与一对轴部嵌合的一对套筒穿过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而延伸到差速箱外,左右的驱动轴与一对侧齿轮或一对套筒连结,一对轴部和一对套筒中仅该一对套筒分别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的内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201510053777.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日:2015年2月2日,专利技术名称:差动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差动装置及其装配方法的改进,在所述差动装置中,在容纳差动齿轮机构的一体型的差速箱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排列在同一轴线上并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变速箱,并且,在该差速箱的周壁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动齿轮机构的作业窗,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的一对套筒液密地连结于所述差动齿轮机构的左右一对的侧齿轮,在这些套筒的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突出的外端部与所述变速箱之间夹装有油封,在所述一对侧齿轮或者所述套筒连结有左右的驱动轴。
技术介绍
如下述专利文献1和2公开的那样,已知上述的差动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375148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72524号公报在上述的差动装置中,通过将侧齿轮和套筒分离,从而能够将包括侧齿轮在内的差动齿轮机构从所述作业窗装入到一体型的差速箱中。此外,在维护时,即使将驱动轴从差动装置拔出,变速箱和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也不会流出到外部,每次无需进行润滑油的去除,维护性良好。但是,在以往的差动装置中,在将包括侧齿轮在内的差速齿轮机构装入到差速箱中后,由于将套筒从外侧嵌合插入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并通过粘接或特殊的连结手段连结于侧齿轮,因此谈不上装配性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所述差动装置及其装配方法:装配性良好,并且,即使将驱动轴从差动装置拔出,变速箱和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也不流出到外部,能够确保良好的维护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差动装置,在该差动装置中,在容纳差动齿轮机构的一体型的差速箱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排列在同一轴线上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变速箱,并且,在所述差速箱的周壁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动齿轮机构的作业窗,在所述差动齿轮机构的左右一对的侧齿轮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比该侧齿轮的背面向轴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轴部,内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轴部嵌合的一对套筒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而延伸到所述差速箱之外,左右的驱动轴与一对所述侧齿轮或者所述一对套筒连结,所述差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轴部和所述一对套筒中仅该一对套筒分别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支撑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的内周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差动装置的装配性良好,并且,即使将驱动轴从差动装置拔出,变速箱和差速箱内的润滑油也不会流出到外部,能够确保良好的维护性。特别是,在将套筒从作业窗插入到差速箱内后嵌合插入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的同时,能够确立防脱单元,此外,当将差动齿轮机构装入到差速箱中后,由于套筒自动地被防脱单元和侧齿轮夹持,因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限制套筒的轴向移动,能够有助于提高装配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纵剖主视图。图2是上述差动装置的差速箱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3-3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装置的纵剖视图。标号说明D····差动装置X····轴线1····变速箱2····差速箱3····差动齿轮机构4····第一轴承凸台5····第二轴承凸台7、8····驱动轴11····侧齿轮18····作业窗20····套筒24····防脱单元24a····朝内台阶部24b····朝外台阶部25····油封26····密封单元(O形环)32····密封单元(O形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从图1~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开始。在图1中,差动装置D被容纳在汽车的变速箱1内。该差动装置D由一体型的差速箱2和容纳在该差速箱2内的差动齿轮机构3构成。在差速箱2的右侧部和左侧部一体地形成有在同一轴线X上排列的第一轴承凸台4和第二轴承凸台5,这些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借助轴承6、6’而被支撑于变速箱1。差动齿轮机构3由小齿轮轴9、一对小齿轮10、一对侧齿轮11和一对套筒20构成,所述小齿轮轴9以与所述轴线X正交并通过差速箱2的中心C的方式被保持于差速箱2,所述一对小齿轮10被该小齿轮轴9支撑,所述一对侧齿轮11与小齿轮10啮合,所述一对套筒20与这些侧齿轮11的轮毂11a连结并分别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各齿轮的背面在差速箱2的球状内表面被支撑成旋转自如。在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的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的润滑槽21。利用差速箱2的外周部的一对支孔12来保持小齿轮轴9。在差速箱2的外周部设置有销孔13,所述销孔13与一个支孔12正交并沿着左右方向贯通其外周部,通过被压入配合于该销孔13中的防脱销14贯通小齿轮轴9,从而能够防止小齿轮轴9从支孔12中脱出。此外,在差速箱2,在从其中心C向第二轴承凸台5侧偏置的中间部一体地形成有环状的凸缘15,利用螺栓22使与变速装置的输出齿轮16啮合的齿圈17紧固于该凸缘15。如图2和图3所示,在差速箱2的在与所述轴线X正交的一直径线上对置的周壁设置有一对作业窗18,所述一对作业窗18用于对差速箱2的球状内表面进行加工以及将所述差动齿轮机构3向差速箱2中装入。所述套筒20也从作业窗18被插入到差速箱2内,并且被嵌合插入于对应的轴承凸台4、5的内周。为了能够进行这样的装配,套筒20构成为:外径小于作业窗18的内径,并且长度小于差速箱2的内周面的内径。再次回到图1,在一对套筒20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之间分别设置有防脱单元24,所述防脱单元24防止套筒20向轴向外侧脱出。利用环状的朝内台阶部24a和环状的朝外台阶部24b构成该防脱单元24,所述朝内台阶部24a形成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的内周,所述朝外台阶部24b形成于套筒20的外周并与上述朝内台阶部24a抵接。此外,套筒20构成为,使各自的外端部从对应的轴承凸台4、5向外侧突出,在这些外端部与变速箱1之间分别夹装有油封25。侧齿轮11的轮毂11a形成底部11a1朝向小齿轮轴9侧、并且末端部11a2从侧齿轮11的背面突出的有底圆筒状,该轮毂11a的末端部11a2隔着O形环26而与形成于套筒20的内端部内周的环状凹部20a配合。O形环26安装于环状的密封槽27,所述密封槽27形成于轮毂11a的末端部11a2外周。此外,侧齿轮11的背面部和与之对应的套筒20的内端部借助花键28而在旋转方向上连结起来。与未图示的左右的车轴分别相连的左右的驱动轴7、8贯通套筒20并借助花键29与侧齿轮11的轮毂11a的内周配合。下面,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装配差动装置D时,首先,如图3所示,将左右的套筒20逐根地从作业窗18插入到差速箱2内,然后在差速箱2内改变方向而嵌合插入于第一轴承凸台4或者第二轴承凸台5的内周,使套筒20的朝外台阶部24b与对应的轴承凸台4、5的朝内台阶部24a抵接。然后,将侧齿轮11和小齿轮10顺次地从作业窗18装入到差速箱2内,侧齿轮11的轮毂11a的末端部11a2与对应的套筒20的环状凹部20a配合,使安装于密封槽27的O形环26与环状凹部20a的内周面紧密接触。此外,经花键28而将侧齿轮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装置,在该差动装置中,在容纳差动齿轮机构(3)的一体型的差速箱(2)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排列在同一轴线(X)上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变速箱(1),并且,在所述差速箱(2)的周壁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动齿轮机构(3)的作业窗(18),在所述差动齿轮机构(3)的左右一对的侧齿轮(11)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比该侧齿轮(11)的背面向轴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轴部(11a2、30),内周面分别与所述一对轴部(11a2、30)嵌合的一对套筒(20)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而延伸到所述差速箱(2)之外,左右的驱动轴(7、8)与一对所述侧齿轮(11)或者所述一对套筒(20)连结,所述差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轴部(11a2、30)和所述一对套筒(20)中仅该一对套筒(20)分别以旋转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支撑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的内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2.03 JP 2014-0188851.一种差动装置,在该差动装置中,在容纳差动齿轮机构(3)的一体型的差速箱(2)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一体地形成有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4、5)排列在同一轴线(X)上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撑于变速箱(1),并且,在所述差速箱(2)的周壁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差动齿轮机构(3)的作业窗(18),在所述差动齿轮机构(3)的左右一对的侧齿轮(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濑阳一,滨田哲郎,村田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