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了一种电能接收天线和应用其的可穿戴电子设备,本公开利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佩戴部件具有较大面积的特点,通过将接收线圈设置于佩戴部件和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上,使得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佩戴部件与主体连接形成为环形时,形成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环形。从而,使得电能接收天线的线圈轴向截面积基本为所述环形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线圈面积,从而改善了无线电能接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非接触供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电能接收天线和应用其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非接触供电技术基于其方便实用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例如移动电话、MP3播放器、数码照相机、便携式电脑等。以现有的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为例,非接触供电装置通常包含有一个由电能发射天线和电能接收天线构成的耦合电路,电能发射天线与电能发射端的其它元件构成发射侧谐振电路,电能接收天线与电能接收端的其它元件构成接收侧谐振电路。通过将发射侧谐振电路和接收侧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设置为相同,可以使得发射侧谐振电路谐振时,通过电磁场与发射侧谐振电路耦合的接收侧谐振电路也发生谐振,由此实现以非接触的方式传输电能。同时,可穿戴电子设备通常希望将体积设计得较小,而这不利于设置充电接口。由此,非接触供电技术(或称无线充电技术)在可穿戴电子设备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例如智能手表这样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电能接收天线通常仅设置于电子设备的主体(也即表盘)上。在进行充电时,智能手表需要将表盘放置于电能发射端上。由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因此,电能接收天线的线圈面积会受限于设置面的面积,这不利于无线能量的传递,系统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能接收天线和应用其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以提高可穿戴电子设备上的电能接收天线面积,改善无线电能接收效率。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非接触供电的电能接收天线,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佩戴部件和与所述佩戴部件连接的主体,所述电能接收天线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导线基本沿所述佩戴部件和所述主体所在面延伸,在所述佩戴部件与所述主体连接形成为环形时形成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环形。优选地,所述佩戴部件包括佩戴部和连接部,所述佩戴部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导线包括在所述佩戴部和所述连接部上延伸的部分,所述连接部用于在将所述佩戴部和所述主体机械连接的同时使得设置于佩戴部和主体的对应导线形成电连接,从而形成所述接收线圈。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导电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佩戴部的导线连接;以及,多个导电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主体的导线连接,适于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优选地,所述佩戴部件包括第一佩戴部、第二佩戴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佩戴部和所述第二佩戴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每个所述接收线圈包括设置于第一佩戴部的第一部分和设置于第二佩戴部的第二部分以及延伸到所述连接部的第三部分,所述连接部用于在将所述第一佩戴部和所述第二佩戴部机械连接的同时使得设置于第一佩戴部和第二佩戴部的对应导线形成电连接,从而形成所述接收线圈。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导电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第一佩戴部的导线连接;以及,多个导电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第二佩戴部的导线连接,适于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可选连接位置,适于与所对应的第二连接件在不同的位置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多个可选连接位置,适于与所对应的第一连接件在不同的位置连接。优选地,所述佩戴部件至少部分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接收线圈形成于所述佩戴部件的表面或设置于所述佩戴部件内。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主体;佩戴部件,用于将所述设备佩戴于人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电能接收天线。优选地,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所述佩戴部件为表带。本公开利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佩戴部件具有较大面积的特点,通过将接收线圈设置于佩戴部件和可穿戴电子设备主体上,使得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佩戴部件与主体连接形成为环形时,形成所述接收线圈,接收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环形。从而,使得电能接收天线的线圈轴向截面积基本为所述环形的面积,极大地提高了线圈面积,从而改善了无线电能接收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A是现有技术中电能接收天线的示意图;图1B是现有技术中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能发射端的设置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能接收天线的示意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的示意图;图2C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能发射天线的等效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能发射端耦合的示意图;图3B是图3A的电能发射天线的发射线圈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能发射端以另一种方式耦合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电能发射端以又一种方式耦合的示意图;图5B是图5A的电能发射天线的发射线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以智能手表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限于智能手表,任何其它具有佩戴部件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蓝牙耳机、智能头箍、智能眼镜等均可以适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电能接收天线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承载所述电能接收天线的智能手表1包括主体11和表带12。其中,主体11是执行智能手表1功能的实体,其可以包括表壳、设置于表壳内或与表壳设置为一体的显示装置、人机交互装置、处理电路、电源等(图中未示出)。同时,为了实现进行无线电能接收,主体11中还设置有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2。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2用于以非接触的方式(或称为无线方式)从电能发射端接收电能。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B所示,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包括电能接收天线21、阻抗匹配网络22以及整流及电压变换器23。必要时非接触电能接收电路还可以设置通信电路24。通信电路24用于与电能发射端3进行通信。同时,表带12用于将主体11佩戴于人体,例如,相对于人体的手腕进行固定。在图2A中,表带12分为分别与主体11机械连接的两个部分12a和12b,该两部分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连接部12c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接触供电的电能接收天线,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佩戴部件和与所述佩戴部件连接的主体,所述电能接收天线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导线基本沿所述佩戴部件和所述主体所在面延伸,在所述佩戴部件与所述主体连接形成为环形时形成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接触供电的电能接收天线,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佩戴部件和与所述佩戴部件连接的主体,所述电能接收天线包括:至少一个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导线基本沿所述佩戴部件和所述主体所在面延伸,在所述佩戴部件与所述主体连接形成为环形时形成所述接收线圈,所述接收线圈的轴向穿过所述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件包括佩戴部和连接部,所述佩戴部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主体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所述接收线圈的导线包括在所述佩戴部和所述连接部上延伸的部分,所述连接部用于在将所述佩戴部和所述主体机械连接的同时使得设置于佩戴部和主体的对应导线形成电连接,从而形成所述接收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多个导电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佩戴部的导线连接;以及,多个导电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一对应,与所述接收线圈设置于主体的导线连接,适于与对应的第一连接件以相互接触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相互绝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件包括第一佩戴部、第二佩戴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佩戴部和所述第二佩戴部能够通过所述连接部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每个所述接收线圈包括设置于第一佩戴部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晨,张望,
申请(专利权)人: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