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及其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1780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有效成分包括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为油性分散介质。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供的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对昆虫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可达84~8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相比传统展膜油悬浮剂效果良好,展膜油悬浮剂在液面的展布性能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
,尤其涉及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及其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的应用
技术介绍
展膜油剂是施于水面形成薄膜的油剂,具有防治效果显著的特点,省工节本防治费用低,与其他农药相比,用量及成本都较低。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操作简便,不用植保器械,直接把药滴入水中,比常规施药提高工效20倍,极大减轻施药劳动强度,有利于劳力转化,改变了现有传统繁重施药方法。另外该剂型不受气候的影响,在防治时期无论下雨或阴天均可直接滴药。该剂型属于低毒剂型,由于特殊的施药方式,使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药液飘移,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对天敌杀伤力小,对人畜安全。而且展膜油剂的剂型产品不需要兑水稀释,直接撒滴在作物水面后会迅速铺展开,形成一层均匀的药膜,同时在助剂的作用下,药膜会沿着作物茎秆向上铺展,集中于水生植物茎秆基部,从而实现常规施药方式难以实现的水生作物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治。然而,现有展膜油剂的种类在水面铺展性能欠佳,形成的药膜性能对产品的防治效果有较大的起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含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的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的油性分散介质。优选的,所述绿僵菌中芽孢有效含量为50~500亿个/克。优选的,所述的有效成分还包括有机杀虫剂,所述的有机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呋虫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噻虫啉、多杀菌素、氟啶虫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茚虫威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蝗虫绿僵菌与有机杀虫剂的重量比为(2~50):(8~55)。优选的,所述成膜剂包括十二碳醇酯、十八醇、丙二醇苯醚和丁醚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成膜剂在展膜油悬浮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25%。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壬基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包括8~20%的表面活性剂。优选的,所述油性分散介质为溶剂油、二甲苯、白油、甲基萘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的展膜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虫害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为油性分散介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对昆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治效果可达84~8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蝗虫绿僵菌的展膜油悬浮剂相比传统展膜油悬浮剂效果良好,展膜油悬浮剂在液面的展布性能佳。生物保藏证明蝗虫绿僵菌(Metarhiziumacridum),于2013年08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799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的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的油性分散介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含量优选为0.1~60%,更优选为10~50%,最优选为15~4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所述的蝗虫绿僵菌中有效孢子含量优选的为50~500亿个/克,更优选的为100~300亿个/克,最优选的为200亿个/克。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优选为选自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7992的菌种活化培养得到。在实施例中,可具体采用经过固体发酵后并烘干粉碎得到的固体粉状蝗虫绿僵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蝗虫绿僵菌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蝗虫绿僵菌菌种活化;2)将所述活化后的蝗虫绿僵菌接种于蝗虫绿僵菌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液体培养,培养30~50h停止培养,得到蝗虫绿僵菌培养液;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蝗虫绿僵菌培养液接种于蝗虫绿僵菌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体发酵,得到蝗虫绿僵菌。在本专利技术中,将保藏的蝗虫绿僵菌菌种接种于装有营养琼脂培养基的茄型瓶中,22-30℃培养10~14h进行活化培养。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活化后的蝗虫绿僵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的接种量优选为15~25%,更优选为18~22%,最优选为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液体培养基优选包括以下组分:黄豆粉20~40g/L,蔗糖20~40g/L,面粉0.03~0.07g/L,甘薯粉0.03~0.07g/L,磷酸氢二钠0.0002g/L;更优选为:黄豆粉25~35g/L,蔗糖25~35g/L,面粉0.04~0.06g/L,甘薯粉0.04~0.06g/L,磷酸氢二钠0.0002g/L;最优选为:黄豆粉30g/L,蔗糖30g/L,面粉0.05g/L,甘薯粉0.05g/L,磷酸氢二钠0.0002g/L。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优选经120~130℃灭菌30~45min后使用。本专利技术对培养基灭菌的设备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灭菌设备即可。本专利技术对所述培养设备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培养设备即可,如发酵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液体培养的温度优选为22~30℃,更优选为24~28℃,最优选为26℃;所述蝗虫绿僵菌液体培养的pH值优选为6.6~7.2,更优选为6.8~7.0,最优选为6.9;罐内压力优选为0.05~0.1MPa,更优选为0.07~0.08MpPa;所述液体培养的通气量优选为0.8~1.2V/V·min,更优选为1V/V·min;所述液体培养的时间优选为25~45h,更优选为30~40h,最优选为35h。完成所述蝗虫绿僵菌液体培养后,本专利技术将得到的蝗虫绿僵菌培养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固体发酵,得到固体发酵蝗虫绿僵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培养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的接种量优选为15~25%,更优选为18~22%,最优选为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固体培养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麦麸40~80份,玉米粉15~35份,豆粕5~15份;更优选为麦麸50~70份,玉米粉20~30份,豆粕7~13份;最优选为麦麸60份,玉米粉25份,豆粕10份。本专利技术在所述白僵菌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蒸馏水,使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优选为45%~55%,更优选为47%~52%,最优选为50%,然后进行固体发酵。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厚度优选为2~5cm,更优选为2.5~3.5cm,最优选为3c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固体发酵的温度优选为22~30℃,更优选为24~28℃,最优选为26℃;所述蝗虫绿僵菌固体发酵的湿度优选为40%~95%,更优选为55%~75%,最优选为65%;所述蝗虫绿僵菌固体发酵的时间优选为40~90h,更优选为50~75h,最优选为65h。完成所述蝗虫绿僵菌固体发酵后,本专利技术优选对得到孢子粉的进行收集,得到蝗虫绿僵菌。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蝗虫绿僵菌孢子的收集具体采用微生物固态发酵真菌孢子分离设备的仪器进行。所述微生物固态发酵真菌孢子分离设备的仪器购自江西天人生态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的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的油性分散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膜油悬浮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有效成分0.1~60%,所述的有效成分包括蝗虫绿僵菌;表面活性剂3~25%;成膜剂2~30%;余量的油性分散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膜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虫绿僵菌中有效孢子含量为50~500亿个/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展膜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效成分还包括有机杀虫剂,所述的有机杀虫剂为甲氨基阿维菌素、呋虫胺、噻虫嗪、阿维菌素、噻虫啉、多杀菌素、氟啶虫酰胺、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除虫脲、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茚虫威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展膜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虫绿僵菌与有机杀虫剂的重量比为(2~50):(8~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军李肖宇吴俊杰石峥曾升华梁小文王根豪严艺波李英武罗建辉石仕福罗双燕郭丹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