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8150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5 0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包括主体、第一二吸附装置,第一二吸附装置设在主体两端,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棒和吸附尖端,第一吸附棒内设有电磁线圈,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和第三吸附棒,第二吸附棒与主体相连,第三吸附棒与第二吸附棒相连,第二吸附棒和第三吸附棒内设有电磁线圈,第一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有第一橡胶垫,第二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有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内侧均匀设有防滑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该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能够轻易地将铁屑从该装置上清理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遇到钻深孔的情况,而通常钻头的旋转并不能够将全部的铁屑从钻孔中顺利的排出,钻孔完成后,撤出的钻头的螺旋中也不会把剩余的铁屑全部带出来,仍然会在深孔中残留少部分的铁屑,残留下来的这部分铁屑对后续加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后续加工和机械装配的要求,均需要通过人工清理铁屑,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同时增加了劳动成本,由于孔深度较深,所以在人工清理时也非常麻烦,且费时费力,影响了后续加工以及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钻孔内残留的铁屑,只能靠人工清理,费时费力,提供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能够轻易地将铁屑从该装置上清理下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包括主体、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棒以及吸附尖端,所述吸附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棒一端,所述第一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第一吸附棒横向两两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所述第二吸附棒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二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吸附棒相连,所述第二吸附棒以及所述第三吸附棒内设置有所述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第二吸附棒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吸附棒与所述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吸附棒与所述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垫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第一吸附棒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吸附棒和所述第三吸附棒长度之和,所述第三吸附棒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吸附棒的长度。所述第一吸附棒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吸附棒的直径,所述第三吸附棒的直径为所述第二吸附棒直径的1/2-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利用电磁线圈通电之后产生的的磁性吸出深孔中的铁屑,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高效;主体两端设置有不同直径的吸附棒,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孔径的深孔内铁屑的清理工作;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能够很好地控制铁屑的吸附与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2为第一吸附装置,3为第二吸附装置,4为吸附尖端,5为第一吸附棒,6为电磁线圈,7为第二吸附棒,8为第三吸附棒,9为第一橡胶垫,10为第二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图中:1为主体,2为第一吸附装置,3为第二吸附装置,4为吸附尖端,5为第一吸附棒,6为电磁线圈,7为第二吸附棒,8为第三吸附棒,9为第一橡胶垫,10为第二橡胶垫。实施例1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包括主体、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设置在主体两端,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棒以及吸附尖端,吸附尖端设置在第一吸附棒一端,第一吸附棒另一端与主体相连,第一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第一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四个,电磁线圈沿第一吸附棒横向两两平行设置,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第二吸附棒一端与主体相连,第二吸附棒另一端与第三吸附棒相连,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第二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两个,电磁线圈沿第二吸附棒纵向平行设置,第三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第二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纹。第一吸附棒的长度等于第二吸附棒和第三吸附棒的长度之和,第三吸附棒的长度等于第二吸附棒的长度。第一吸附棒的直径等于第二吸附棒的直径,第三吸附棒的直径为第二吸附棒直径的1/2。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电磁线圈通电之后产生的的磁性吸出深孔中的铁屑,极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高效;主体两端设置有不同直径的吸附棒,使得该装置可以适应不同孔径的深孔内铁屑的清理工作;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能够很好地控制铁屑的吸附与清理。实施例2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包括主体、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设置在主体两端,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棒以及吸附尖端,吸附尖端设置在第一吸附棒一端,第一吸附棒另一端与主体相连,第一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第一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四个,电磁线圈沿第一吸附棒横向两两平行设置,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第二吸附棒一端与主体相连,第二吸附棒另一端与第三吸附棒相连,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第二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两个,电磁线圈沿第二吸附棒纵向平行设置,第三吸附棒内的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个,第一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橡胶垫,第二吸附棒与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的数量为两个,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纹。第一吸附棒的长度等于第二吸附棒和第三吸附棒的长度之和,第三吸附棒的长度等于第二吸附棒的长度。第一吸附棒的直径等于第二吸附棒的直径,第三吸附棒的直径为第二吸附棒直径的2/3。以上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吸附棒以及吸附尖端,所述吸附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棒一端,所述第一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第一吸附棒横向两两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所述第二吸附棒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二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吸附棒相连,所述第二吸附棒以及所述第三吸附棒内设置有所述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第二吸附棒纵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吸附棒与所述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吸附棒与所述主体相连处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垫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二橡胶垫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特征摘要】
1.吸附并清理金属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吸附装置以及第二吸附
装置,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两端,所述第一吸附装
置包括第一吸附棒以及吸附尖端,所述吸附尖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吸附棒一端,所述第一
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第一吸附棒内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吸附棒内
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电磁线圈沿所述第一吸附棒横向两两平行设置,所
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吸附棒以及第三吸附棒,所述第二吸附棒一端与所述主体相连,
所述第二吸附棒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吸附棒相连,所述第二吸附棒以及所述第三吸附棒内
设置有所述电磁线圈,所述第二吸附棒内的所述电磁线圈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电磁线圈
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加猛温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兴船重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