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电源及其电源壳体结构,该电源壳体结构包括金属型材的主体,该主体两端开口并连接有端盖,该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内部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供电源主板卡放的卡槽,该主体与端盖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花形孔位,该花形孔位具有若干以孔中心发散状分布的瓣叶,该瓣叶的截面呈细长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新地采用花形孔位,并将瓣叶设计成细长状,瓣叶在螺丝旋入时会跟随发生形变,从而将螺丝卡紧;而且细长状的辩叶具有较大的形变兼容空间,能够对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螺丝实现配合,降低了出现不匹配情形的机会;同时,瓣叶能够与壳体一并成型,无需再单独地进行钻孔工序,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提升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源及其电源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充电电源是蓄电池、锂电池等充电用的整流装置,主要系由电力电子器件组成,其外壳体一般是金属型材,两端的开口由铁质的端盖封闭,外壳体与端端之间通过螺丝连接配合,所以外壳体的端面上会开设有若干螺孔,这些螺孔的孔径是根据螺丝的直径来设计的,孔径过小会造成螺丝无法旋入,孔径过大会造成螺丝连接不紧或松脱,这对螺孔和螺丝的尺寸配对有着严重的要求。然而,在现实生产当中由于螺丝的产品批次或供货来源的不同,螺丝的直径有时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很显然固定尺寸的螺孔较难实现对不同尺寸螺丝的兼容,一旦出现不匹配的情形必将对生产造成延误。此外,螺孔一般需在外壳体成型后再进行钻设,钻设工序费时、麻烦,而且对外壳体本身的刚度也有要求。诸如上述举例,我们看到现有的电源壳体结构的生产、组装存在缺陷,需要改良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中所提及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电源及其电源壳体结构,采用新型的花形螺孔结构来解决现有电源壳体存在的螺丝兼容匹配、螺孔钻孔麻烦的问题,能够有效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其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本技术的一种电源壳体结构,包括金属型材的主体,该主体两端开口并连接有端盖,该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内部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供电源主板卡放的卡槽,该主体与端盖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花形孔位,该花形孔位具有若干以孔中心发散状分布的瓣叶,该瓣叶的截面呈细长状。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上壳体的底部延伸设有第一卡沿,该下壳体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配合该第一卡沿的第二卡沿,以及供该上壳体的底部边缘搭放的凸沿。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第二卡沿具有朝下的弯折。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主体的表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或散热凸棱。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端盖与主体相对的面上设有环形沟槽,该环形沟槽内设有密封条或密封圈。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端盖为塑料端盖。本技术的一种充电电源,包括电源壳体、电源主板和接线端子,该电源壳体采用上述的电源壳体结构,该电源主板卡放于电源壳体内的卡槽中,该电源壳体的端盖上开设有孔位以供该接线端子穿设。于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当中,该卡槽的位置高于该下壳体的内侧底面,令该电源主板与该下壳体的内侧底面之间存在空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越性体现在:提供了结构简单、生产组装方便的壳体结构,创新地采用花形孔位,将瓣叶设计成细长状,该瓣叶在螺丝旋入时会跟随发生形变,从而将螺丝卡紧;而且细长状的辩叶具有较大的形变兼容空间,能够对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螺丝实现配合,极大地降低了出现不匹配情形的机会;同时,瓣叶能够与壳体一并成型,无需再单独地进行钻孔工序,减少了麻烦,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提升了生产的效率。诸如上述优点,本技术无论在技术性、实用性还是经济性上看,均是具备卓越性能之产品,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源壳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源壳体结构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的充电电源的横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1至附图4,一种电源壳体结构,包括金属型材的主体1,该主体1两端开口并连接有端盖2,该主体1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该下壳体12内部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供电源主板3卡放的卡槽121,该主体1与端盖2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花形孔位10,该花形孔位10具有若干以孔中心发散状分布的瓣叶101,该瓣叶101的截面呈细长状。该瓣叶101在螺丝旋入时会跟随发生形变,从而将螺丝卡紧;而且细长状的辩叶101具有较大的形变兼容空间,能够对一定直径范围内的螺丝实现配合,极大地降低了出现不匹配情形的机会;同时,瓣叶101能够与壳体一并成型,无需再单独地进行钻孔工序,减少了麻烦,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且提升了生产的效率。该上壳体11的底部延伸设有第一卡沿111,该下壳体12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配合该第一卡沿111的第二卡沿122,以及供该上壳体11的底部边缘112搭放的凸沿123,该第二卡沿122具有朝下的弯折122a。该上壳体11的底面与第一卡沿111之间形成咬合槽11a,从下壳体12的端面推入,配合该下壳体12的第二卡沿122和凸沿123实现固定,同时利用弯折122a结构来实现更紧密的限位,避免上、下壳体之间的配合松驰。该主体1的表侧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或散热凸棱13,两两散热翅片或散热凸棱13之间形成散热槽131,整个主体1就是一个散热器,满足电源主板3的散热需求。该端盖2与主体1相对的面上设有环形沟槽21,该环形沟槽21内设有密封条或密封圈4,该端盖2为塑料端盖;将传统的铁质端更变为塑料端盖,不但注塑成型方便,而且塑料端盖与主体之间连接配合也能做到更为紧密,同时设置的密封条或密封圈4,有利于IP(异物入侵防护)等级的提升。参见附图5,一种充电电源,包括电源壳体、电源主板3和接线端子5,该电源壳体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源壳体结构,该电源主板3卡放于电源壳体内的卡槽121中,该电源壳体的端盖2上开设有孔位以供该接线端子5穿设。该卡槽121的位置高于该下壳体12的内侧底面,令该电源主板3与该下壳体12的内侧底面之间存在空隙120,该空隙120的大小根据该充电电源EMC\\EMI要求而设计。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壳体结构,包括金属型材的主体,该主体两端开口并连接有端盖,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内部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供电源主板卡放的卡槽,该主体与端盖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花形孔位,该花形孔位具有若干以孔中心发散状分布的瓣叶,该瓣叶的截面呈细长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壳体结构,包括金属型材的主体,该主体两端开口并连接有端盖,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该下壳体内部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供电源主板卡放的卡槽,该主体与端盖相对的端面上设置有花形孔位,该花形孔位具有若干以孔中心发散状分布的瓣叶,该瓣叶的截面呈细长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壳体的底部延伸设有第一卡沿,该下壳体的上部开口处设有配合该第一卡沿的第二卡沿,以及供该上壳体的底部边缘搭放的凸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卡沿具有朝下的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的表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润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