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79496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毛节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通过子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基质选择、苗床建立、苗期管理、种植基地选择,田间管理等步骤,为毛节瓜的种植技术领域提供了较佳的种植技术,避免毛节瓜基地的种植不需每年进行轮换,提高了三年连作轮换一年的抗病抗逆性能,确保毛节瓜连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降低了种植成本;采用本种植过程与方法,降低毛节瓜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用药量10-30%,大大的节约了毛节瓜种植的成本和提高了毛节瓜绿色种植的程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节瓜种植
,尤其是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毛节瓜是冬瓜中的一种变种,由于其属于冬瓜科属,而物种属性之间存在一种共通性,进而导致在对毛节瓜进行种植时,其基地的重作、连作技术均难以使得毛节瓜的抗病性、抗逆性增强或者维持不变,进而导致重作或者连作的基地上的毛节瓜的质量较差、产量较低、抗病性能较差,进而使得对于毛节瓜的施肥量、用药量均增大,进而增大了毛节瓜的种植成本,降低率毛节瓜种植利润,同时,由于大量的使用农药导致了毛节瓜的种植过程中,远离了绿色种植的要求,使得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毛节瓜的种植技术还较为传统,进而使得种植过程中根本难以给毛节瓜的质量和产量带来优越性,进而导致农户的收入降低,使得毛节瓜的种植
受到限制,阻碍了毛节瓜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该方法能够进行基地连作、苗壮苗全、成活率能够达到95.6%以上、产品质量较高、种植成本较低,能够将植物用药量降低10-30%的特征。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地选择:选取有机质含量为≥60%的土壤地段作为毛节瓜培育基地,待用;(2)苗床建立:将步骤1)选取待用的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的深度为30-40cm,待深翻完成一次后,再向其中加入农家肥混合肥,农家肥混合肥的用量为200-300kg/亩,待将农家肥混合肥加入完成后,再对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深度达到40-50cm,待二次深翻完成后,再向其中加入珍珠岩,珍珠岩的加入量为每亩深翻土地疏松层体积的5-15%,待加入完成后,对基地进行二次深翻,将珍珠岩与基地的土壤层混合均匀,再对基地进行整畦处理,使得畦高为35-40cm,畦间距35-45cm,畦宽为1.5-3m,并采用支撑架对畦进行搭棚处理,支撑架上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获得苗床,待用;(3)选种处理:选择颜色新鲜,颗粒均匀并且饱满、无霉变的毛节瓜种子,并将种子置于温度为65-75℃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再将种子取出沥干,并采用浓度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种子重量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后,播种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中,并控制苗床内的温度为18-25℃,播种完成后,并向苗床上进行洒水处理,使得苗床的土壤基质中的含水量为65-70%,待芽苗长出2-3天后,采用农家肥腐熟液与氮磷钾复合肥按照质量配比为(1-5):(5-20)混合后,获得腐熟液混合肥,再向其中加入占腐熟液混合肥质量百分比25-30%的水,再加入有机复混肥,有机复混肥的加入量为农家肥腐熟液的重量,并将其搅拌均匀后,获得基肥,并将基肥按照每亩施肥350-450kg撒在苗床上,并控制苗床的温度为18-25℃,苗床土壤基质湿度为65-70%,连续培养28-30天后,即可获得毛节瓜苗,待用;(4)移栽前处理:在进行毛节瓜移栽前,将受移栽地按照步骤2)的苗床建立步骤进行深翻处理,并在深翻过程中,采用珍珠岩对受移栽地进行处理,使得珍珠岩在受移栽地中的土壤层里含量为5-15%,并对受移栽地进行基肥施入处理,施入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75份、农家肥400份、有机肥75份混合均匀后,按照每亩施入350-550kg,并对受移栽地进行再次深翻处理,使得基肥与土壤层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洒入基肥重量的25-30%的水,待用;(5)移栽管理:将步骤3)获得的毛节瓜苗移栽在步骤4)处理好的受移栽地上,移栽的株间距为50-60cm,并且每亩种植的株数为1300-1400株,待移栽完成后,每隔3-4天对移栽苗浇水处理一次,每株浇水1-1.5升/株,待瓜苗长高至40-50cm时,对受移栽地进行搭架处理,搭架规格为架高1.5-1.8m,每株瓜苗旁插有一根立柱,立柱上方采用横杆两两相连接,使得立柱顶端形成网状结构,待架子搭成之后,对瓜苗进行整枝处理,并将瓜苗采用捆绑带捆绑在立柱上,使得瓜苗顺着捆绑带向上长,待瓜苗开始结果时,对瓜苗进行追肥处理,追肥采用复合肥与硫酸钾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均匀后,按照每亩施肥65-80kg施入土壤中,并采用占追肥重量20-30%的水喷洒一次处理,持续对瓜苗进行传统的管理,待毛节瓜长至重量为0.25-0.75kg/个时,对毛节瓜进行采收处理,采收时,避免碰撞破损,避免雨淋,即可完成毛节瓜的种植。所述的捆绑带为编织带。所述的有机肥为尿素。所述的有机复混肥为尿素、氨基酸、蔗糖秸秆、玉米秸秆按照任意比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所述的农家肥为鸡粪、牛粪、羊粪、猪粪按照1:2:3:1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所述的氮磷钾复合肥为磷酸二铵钾。所述的农家肥腐熟液为沼气池中的沼液。所述的珍珠岩其粒径为2-6cm。所述的塑料薄膜为聚乙烯薄膜。所述的支撑架为钢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通过基地的选择、苗床建立、选种处理、移栽前处理、移栽管理步骤,使得对于毛节瓜的种植
提供了较优的种植技术,使得种植过程中的基地不需要每年进行更换,而提高了三年连作轮换一年的抗病抗逆性能,进而提高了毛节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并且还使得种植过程中的防病虫害的用药量降低了10-30%,大大的节约了毛节瓜种植的成本和提高了毛节瓜绿色种植的程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价值。通过基地选择与苗床建立过程中对土壤肥效性的控制,降低了种植管理过程中施肥成本,并对土壤进行通气保湿处理,使得毛节瓜种植过程中的“呼吸”较为通畅,提高了毛节瓜种植质量以及存活率,提高了毛节瓜苗的质量,确保了移栽过程中的成活率,降低了毛节瓜种植成本。通过珍珠岩的加入以及基地处理过程中的基肥和管理过程中追肥施入,进而使得毛节瓜的质量和产量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降低了毛节瓜种植的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光合作用呼吸原理,对基地进行处理,进而确保基地有益于毛节瓜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呼吸程度,提高了毛节瓜的光合作用强度,以此改善了毛节瓜的质量与产量,促进了毛节瓜产业的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地选择:选取有机质含量为60%的土壤地段作为毛节瓜培育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基地选择:选取有机质含量为≥60%的土壤地段作为毛节瓜培育基地,待用;(2)苗床建立:将步骤1)选取待用的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的深度为30‑40cm,待深翻完成一次后,再向其中加入农家肥混合肥,农家肥混合肥的用量为200‑300kg/亩,待将农家肥混合肥加入完成后,再对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深度达到40‑50cm,待二次深翻完成后,再向其中加入珍珠岩,珍珠岩的加入量为每亩深翻土地疏松层体积的5‑15%,待加入完成后,对基地进行二次深翻,将珍珠岩与基地的土壤层混合均匀,再对基地进行整畦处理,使得畦高为35‑40cm,畦间距35‑45cm,畦宽为1.5‑3m,并采用支撑架对畦进行搭棚处理,支撑架上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获得苗床,待用;(3)选种处理:选择颜色新鲜,颗粒均匀并且饱满、无霉变的毛节瓜种子,并将种子置于温度为65‑75℃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再将种子取出沥干,并采用浓度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种子重量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后,播种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中,并控制苗床内的温度为18‑25℃,播种完成后,并向苗床上进行洒水处理,使得苗床的土壤基质中的含水量为65‑70%,待芽苗长出2‑3天后,采用农家肥腐熟液与氮磷钾复合肥按照质量配比为(1‑5):(5‑20)混合后,获得腐熟液混合肥,再向其中加入占腐熟液混合肥质量百分比25‑30%的水,再加入有机复混肥,有机复混肥的加入量为农家肥腐熟液的重量,并将其搅拌均匀后,获得基肥,并将基肥按照每亩施肥350‑450kg撒在苗床上,并控制苗床的温度为18‑25℃,苗床土壤基质湿度为65‑70%,连续培养28‑30天后,即可获得毛节瓜苗,待用;(4)移栽前处理:在进行毛节瓜移栽前,将受移栽地按照步骤2)的苗床建立步骤进行深翻处理,并在深翻过程中,采用珍珠岩对受移栽地进行处理,使得珍珠岩在受移栽地中的土壤层里含量为5‑15%,并对受移栽地进行基肥施入处理,施入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75份、农家肥400份、有机肥75份混合均匀后,按照每亩施入350‑550kg,并对受移栽地进行再次深翻处理,使得基肥与土壤层混合均匀,再向其中洒入基肥重量的25‑30%的水,待用;(5)移栽管理:将步骤3)获得的毛节瓜苗移栽在步骤4)处理好的受移栽地上,移栽的株间距为50‑60cm,并且每亩种植的株数为1300‑1400株,待移栽完成后,每隔3‑4天对移栽苗浇水处理一次,每株浇水1‑1.5升/株,待瓜苗长高至40‑50cm时,对受移栽地进行搭架处理,搭架规格为架高1.5‑1.8m,每株瓜苗旁插有一根立柱,立柱上方采用横杆两两相连接,使得立柱顶端形成网状结构,待架子搭成之后,对瓜苗进行整枝处理,并将瓜苗采用捆绑带捆绑在立柱上,使得瓜苗顺着捆绑带向上长,待瓜苗开始结果时,对瓜苗进行追肥处理,追肥采用复合肥与硫酸钾按照质量比为2:1混合均匀后,按照每亩施肥65‑80kg施入土壤中,并采用占追肥重量20‑30%的水喷洒一次处理,持续对瓜苗进行传统的管理,待毛节瓜长至重量为0.25‑0.75kg/个时,对毛节瓜进行采收处理,采收时,避免碰撞破损,避免雨淋,即可完成毛节瓜的种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节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地选择:选取有机质含量为≥60%的土壤地段作为毛节瓜
培育基地,待用;
(2)苗床建立:将步骤1)选取待用的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
的深度为30-40cm,待深翻完成一次后,再向其中加入农家肥混合肥,
农家肥混合肥的用量为200-300kg/亩,待将农家肥混合肥加入完成后,
再对基地进行深翻处理,深翻深度达到40-50cm,待二次深翻完成后,
再向其中加入珍珠岩,珍珠岩的加入量为每亩深翻土地疏松层体积的
5-15%,待加入完成后,对基地进行二次深翻,将珍珠岩与基地的土
壤层混合均匀,再对基地进行整畦处理,使得畦高为35-40cm,畦间
距35-45cm,畦宽为1.5-3m,并采用支撑架对畦进行搭棚处理,支撑
架上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获得苗床,待用;
(3)选种处理:选择颜色新鲜,颗粒均匀并且饱满、无霉变的
毛节瓜种子,并将种子置于温度为65-75℃的温水中浸泡15-20min,
再将种子取出沥干,并采用浓度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种子重量
按照质量比为2:3混合后,播种在步骤2)建立好的苗床中,并控制苗
床内的温度为18-25℃,播种完成后,并向苗床上进行洒水处理,使
得苗床的土壤基质中的含水量为65-70%,待芽苗长出2-3天后,采用
农家肥腐熟液与氮磷钾复合肥按照质量配比为(1-5):(5-20)混合后,
获得腐熟液混合肥,再向其中加入占腐熟液混合肥质量百分比
25-30%的水,再加入有机复混肥,有机复混肥的加入量为农家肥腐熟
液的重量,并将其搅拌均匀后,获得基肥,并将基肥按照每亩施肥
350-450kg撒在苗床上,并控制苗床的温度为18-25℃,苗床土壤基质
湿度为65-70%,连续培养28-30天后,即可获得毛节瓜苗,待用;
(4)移栽前处理:在进行毛节瓜移栽前,将受移栽地按照步骤2)

\t的苗床建立步骤进行深翻处理,并在深翻过程中,采用珍珠岩对受移
栽地进行处理,使得珍珠岩在受移栽地中的土壤层里含量为5-15%,
并对受移栽地进行基肥施入处理,施入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75份、农
家肥400份、有机肥75份混合均匀后,按照每亩施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京黄兴江胡娟李懿龙胡廷帅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黔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