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包括由上壳和底壳组成的壳体,及装配于壳体上的集尘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空气通过发热装置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出。通过设置发热装置对风道内的风进行加热,使其变成热风,并从底壳上的出风口排出,可对床铺棉被进行加热,降低其湿度,以防止螨虫再次生长,本结构大大提高了除螨效果,延长了除螨周期;此外,风道经过电机,并对其起散热作用,散热完成后,空气会得到预热,再经发热装置加热,可提高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螨机,特别涉及一种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
技术介绍
螨虫的一般出现在潮湿的地方,特别是床铺棉被等床上用品,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及对螨虫危害的重视,除螨机被广泛应用,但市场上现有的除螨机一般只具备单一的除螨功能,而不具备热风功能,因此,经除螨处理后的床铺棉被会维持原来适合螨虫生长的湿度,导致短时间内螨虫再次出现,影响使用效果。因此,针对上述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单、结构合理、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寿命长、方便清理、噪音小、热效率高的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包括由上壳和底壳组成的壳体,及装配于壳体上的集尘组件和电机组件;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空气通过发热装置加热后,从出风口排出。所述风道包括设置于集尘组件内的集尘风道和设置于电机组件内的散热风道,所述集尘风道的进气端连通进风口,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连通散热风道的进气端,散热风道的出气端连通出风口,发热装置设置于散热风道的出气端与出风口之间。所述底壳上设有一开口的加热腔,该加热腔内设有通风孔与壳体内的风道连通,发热装置设置于加热腔内,且加热腔的开口可拆卸式封闭有盖体,出风口设置于盖体上与加热腔连通。所述集尘风道至少由螺旋形的第一集尘风道和竖直的第二集尘风道串联而成。所述第一集尘风道的进气端连通进风口,其出气端连通第二集尘风道的进气端,第二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连通散热风道。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盒,该集尘盒内设有集尘腔,集尘风道设置于集尘腔内,且与集尘腔连通,第一集尘风道的进气端设置于集尘盒底部,第二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设置于集尘盒的侧部。所述第一集尘风道与第二集尘风道之间设置有滤网部件。所述集尘组件可拆卸式设置于壳体上。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散热风道设置于电机壳内,且散热风道的进气端设置于电机壳的侧部,散热风道的出气端设置于电机壳的底部。所述发热装置采用电热管发热、远红外辐射发热、PTC电热元件发热、电热膜发热、电热丝发热、卤素管发热或光波发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发热装置对风道内的风进行加热,使其变成热风,并从底壳上的出风口排出,可对床铺棉被进行加热,降低其湿度,以防止螨虫再次生长,本结构大大提高了除螨效果,延长了除螨周期;此外,风道经过电机,并对其起散热作用,散热完成后,空气会得到预热,再经发热装置加热,可提高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尘组件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集尘盒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机组件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包括由上壳1和底壳2组成的壳体,及装配于壳体上的集尘组件3和电机组件4;所述底壳2上设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壳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5,空气通过发热装置5加热后,从出风口202排出,有效降低湿度,防止螨虫再生长;热风还能烘干小面积的床铺棉被。进一步地,所述风道包括设置于集尘组件3内的集尘风道和设置于电机组件4内的散热风道,所述集尘风道的进气端连通进风口201,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连通散热风道的进气端,散热风道的出气端连通出风口202,发热装置5设置于散热风道的出气端与出风口20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底壳2上设有一开口的加热腔206,该加热腔206内设有通风孔2061与壳体内的风道连通,发热装置5设置于加热腔206内,且加热腔206的开口可拆卸式封闭有盖体208,出风口202设置于盖体208上与加热腔206连通,空气在加热腔206内完成加热,随即从出风口202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集尘风道至少由螺旋形的第一集尘风道3052和竖直的第二集尘风道3053串联而成,第一集尘风道3052盘旋于第二集尘风道3053外侧,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尘风道3052的进气端连通进风口201,其出气端连通第二集尘风道3053的进气端,第二集尘风道3053的出气端连通散热风道;可见,空气首先进入第一集尘风道3052进行螺旋形传送,再进入第二集尘风道3053竖直式传送,本结构有降噪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组件3包括集尘盒305,该集尘盒305内设有集尘腔3056,集尘风道设置于集尘腔3056内,且与集尘腔3056连通,第一集尘风道3052的进气端设置于集尘盒305底部,第二集尘风道3053的出气端设置于集尘盒305的侧部。空气从集尘盒305底部进入第一集尘风道3052底部,然后螺旋式向上传送至顶部,随后进入第二集尘风道3053,并由上往下传送,最后经引导从集尘盒305侧部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集尘风道3052与第二集尘风道3053之间设置有滤网部件304,第一集尘风道3052顶部与集尘腔3056连通,尘埃垃圾被滤网部件304阻隔在第一集尘风道3052顶部,随后在风力的作用下,最终进入集尘腔3056内实现收纳。进一步地,所述集尘组件3可拆卸式设置于壳体上,方便单独拆卸进行清理。该集尘组件3还包括锁定装置301、集尘盖302、格栅部件303、底盖307和垫块306;锁定装置301设置于集尘盖302上,使集尘盖302可拆卸式封闭集尘盒305上的开口;格栅部件303对应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装嵌于集尘盒305上,以进一步阻隔尘埃垃圾;底盖307对应第二集尘风道3053设置于集尘盒305底部;垫块306呈环形设置,装配于第一集尘风道3052的进气端与进风口201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组件4包括电机壳401和电机402,散热风道设置于电机壳401内,且散热风道的进气端设置于电机壳401的侧部,散热风道的出气端设置于电机壳401的底部;电机402设置于电机壳401内。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装置5采用电热管发热、远红外辐射发热、PTC电热元件发热、电热膜发热、电热丝发热、卤素管发热或光波发热。上述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包括由上壳(1)和底壳(2)组成的壳体,及装配于壳体上的集尘组件(3)和电机组件(4);所述底壳(2)上设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壳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5),空气通过发热装置(5)加热后,从出风口(202)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包括由上壳(1)和底壳(2)组成的壳体,及装配于壳体上的集尘组件(3)和电机组件(4);所述底壳(2)上设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壳体内设置有两端分别连通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发热装置(5),空气通过发热装置(5)加热后,从出风口(202)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设置于集尘组件(3)内的集尘风道和设置于电机组件(4)内的散热风道,所述集尘风道的进气端连通进风口(201),集尘风道的出气端连通散热风道的进气端,散热风道的出气端连通出风口(202),发热装置(5)设置于散热风道的出气端与出风口(20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2)上设有一开口的加热腔(206),该加热腔(206)内设有通风孔(2061)与壳体内的风道连通,发热装置(5)设置于加热腔(206)内,且加热腔(206)的开口可拆卸式封闭有盖体(208),出风口(202)设置于盖体(208)上与加热腔(20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风道至少由螺旋形的第一集尘风道(3052)和竖直的第二集尘风道(3053)串联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热风功能的除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洁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