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线装置、卷线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9479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3 0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在形状复杂的卷线框上卷绕线材的卷线装置及卷绕方法。根据实施方式,卷线装置具备:卷线框;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按压部,将线材按压至上述卷线框;移动机构,分别沿着互相正交的第1~3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第1旋转机构,绕着相对于上述卷芯而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4、5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芯;第2旋转机构,绕着第6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旋转上述按压部,上述卷芯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中的任意2个轴平行的初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与上述第6轴平行;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机构的动作和上述第1、2旋转机构的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以日本专利申请2013-205960(申请日:09/30/2013)为基础,享受来自该申请的优先利益。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同一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例如将带形状的线材卷绕于卷线框(日文原文:巻枠)的卷线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例如将带形状的线材卷绕于卷线框的卷线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通过将带形状的线材卷绕于鞍型的芯的周围来形成鞍型的线圈的卷线装置。该种卷线装置具备使鞍型的卷线框旋转的机构和沿卷线框的长度方向移动将线材定位于线圈卷线框的头的机构。这样,沿着1个轴移动头,并绕1个轴旋转卷线框,由此,能够使头追随卷线框的周面。
技术实现思路
需要一种即使针对复杂形状的卷线框也能够卷绕线材的卷线装置。根据实施方式,卷线装置具备:卷线框;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按压部,在与上述卷线框之间夹持线材;移动机构,沿着互相正交的第1~3轴分别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第1旋转机构,绕着相对于上述卷芯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4、5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芯;第2旋转机构;控制部。上述第2旋转机构绕着第6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旋转上述按压部,上述第6轴与在上述卷芯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的任意2个平行的初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平行。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机构的动作和上述第1、2旋转机构的动作。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卷线框;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按压部,将线材按压至上述卷线框;移动机构,分别沿着预先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1~3轴,将相对于上述卷芯的上述按压部的位置移动至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第1旋转机构,绕着相对于上述卷线框而预先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4~6轴中的该第4、5轴,将上述卷线框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的位置旋转至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第2旋转机构,绕着上述第6轴将上述按压部相对于上述卷线框的位置旋转至预先设定的相对位置,上述卷线框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中的任意2个轴平行的初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与上述第6轴平行;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机构和上述第1、2旋转机构,以使得上述卷线框与上述按压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对预先设定的上述卷线框的周面形状以及卷绕于上述卷线框的上述线材的周面形状进行仿形。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同一卷线装置的卷线框的立体图。图3为放大表示同一卷线装置的卷芯上固定有卷线框的部分以及其周围的立体图。图4为沿着图3所示的F5-F5线所示的同一卷芯与卷线框的剖面图。图5为沿着图3所示的F4-F4线所示的同一卷芯与卷线框的剖面图。图6为表示同一卷线装置的头的立体图。图7为表示同一头、卷芯和卷线装置的线材供给装置的供给辊的示意图。图8为放大表示图7所示的范围F7的示意图。图9为表示线材通过同一头被卷绕于同一卷线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为表示与图4同样地将卷绕了多圈同一线材的状态剖切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1为表示与图5同样地将卷绕了多圈同一线材的状态剖切后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2为表示与同一卷线框的旋转相应地移动同一供给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3为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的卷线框位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为沿着第1轴表示同一卷线装置的卷芯、卷线框和供给辊的图。图15为与图13同样地表示同一卷线框通过同一卷线装置的第1旋转装置而从初始位置绕第2轴旋转的姿势的俯视图。图16为与图14同样地表示同一卷线框通过同一第1旋转装置而从同一初始位置绕同一第2轴旋转的姿势的说明图。图17为与图13同样地表示同一卷线框通过同一第1旋转装置和第2旋转装置而从初始位置旋转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8为表示沿着同一第3轴观察的同一卷线框通过同一第1、2旋转装置而从初始位置绕同一第2轴旋转,且绕第3轴旋转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9为表示头通过同一卷线装置的头旋转装置而绕第1轴旋转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使用图1~12对第1实施方式的卷线装置和卷线方法加以说明。图1为表示卷线装置1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卷线装置10具备:框体20;卷芯30;卷线框40;头50;头移动装置(移动机构)60;卷芯旋转装置135和线材供给装置160。卷线装置10被形成为能够在固定于卷芯30的卷线框40的周面卷绕线材5。在此所说的卷线是指将线材5卷绕于卷线框40。线材5为带形状。图2为表示卷线框4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卷线框40为弯曲形状,并形成鞍型。卷线框40为所谓的鞍型卷线框。如图1所示,卷线框40被固定于卷芯30的周面。卷芯30为对形成为鞍型的卷线框40仿形(日文原文:倣う)的圆柱状。图3为放大表示卷芯30上固定有卷线框40的部分以及其周围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卷线框40具备在卷芯30的周面上沿着卷芯30的中心轴400延伸的直线部分41和在卷芯30的周面上沿着卷芯30的中心轴的周方向延伸的弯曲部分42。卷线框40的平面形状为矩形。卷线框40的一对直线部分41的两端间由弯曲部分42连结,由此,卷线框40的平面形状成为矩形。图4为沿着图3所示的F5-F5线所示的卷芯30和卷线框40的剖面图。图4表示在弯曲部分42剖切卷线框40和卷芯30后的状态。如图4所示,弯曲部分42的周面以与卷芯30之间的角度成为钝角的方式,从卷芯30的周面立起。图5为沿着图3所示的F4-F4线所示的卷芯30和卷线框40的剖面图。图5表示在直线部分41剖切卷芯30和卷线框40后的状态。如图5所示,直线部分41的周面相对于卷芯30的周面大致垂直地立起。卷线框40的周面以能够不产生扭曲或折弯地卷绕带状线材5的方式被如上所述地形成,因此,形状复杂。如图1所示,框体20被形成为可固定后述的头移动装置60、卷芯旋转装置135和线材供给装置160。如图1所示,头50将线材5定位于卷线框40的周面,并被形成为能够将线材5按压至卷线框40的周面。头50的构造将在后面具体说明。头移动装置60被形成为能够使头50沿着相对于框体20设定的第1~3轴110、120、130移动,且能够使头50绕着第1轴110旋转。第1~3轴110~130互相正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3轴130为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头移动装置60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201410450337.html" title="卷线装置、卷线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卷线装置、卷线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卷线框;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按压部,将线材按压至上述卷线框;移动机构,分别沿着互相正交的第1~3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第1旋转机构,绕着相对于上述卷芯而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4、5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芯;第2旋转机构,绕着第6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旋转上述按压部,上述卷芯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中的任意2个轴平行的初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与上述第6轴平行;以及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机构的动作和上述第1、2旋转机构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30 JP 2013-2059601.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线框;
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
按压部,将线材按压至上述卷线框;
移动机构,分别沿着互相正交的第1~3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
移动上述按压部;
第1旋转机构,绕着相对于上述卷芯而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4、5
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芯;
第2旋转机构,绕着第6轴相对于上述卷芯相对地旋转上述按压部,
上述卷芯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中的任意2个轴平行的初
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与上述第6轴平行;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移动机构的动作和上述第1、2旋转机构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具备:第1移动部,沿着上述第1轴移动上述按压部;
第2移动部,沿着上述第2轴移动上述按压部;以及第3移动部,沿着
第3轴移动上述按压部,
上述第1旋转机构具备:第1旋转部,绕着上述第4轴旋转上述卷
芯;以及第2旋转部,绕着上述第5轴旋转上述卷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引导部,该引导部将上述线材相对于上述卷芯的上述周面的高度保
持在预先设定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线材供给部,向上述按压部供给上述线材;以及
线材供给部用移动部,移动上述线材供给部,
上述控制部移动上述线材供给部用移动部,以使从上述线材供给部
至上述按压部延伸的上述线材与上述卷线框上的上述线材被上述按压
部按压的位置的切线方向平行。
5.一种卷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整按压部相对于卷线框的相对位置,将与卷线框之间夹持线
材的按压部移动至设定于上述卷线框的目标位置,
与上述卷线框的目标位置的面的倾斜相对应地调整与上述卷线框
之间夹持上述线材的上述按压部的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上述卷线框的上述目标位置的坐标信息,沿着第1轴相对于上
述卷线框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沿着与上述第1轴正交的第2轴相对
于上述卷线框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沿着与上述第1、2轴正交的第
3轴相对于上述卷线框相对地移动上述按压部,并绕着相对于上述卷线
框而设定的第4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线框,绕着与设
定的上述第4轴正交的第5轴相对于上述按压部相对地旋转上述卷线
框,由此,将上述按压部移动至上述目标位置,
基于上述卷线框的上述目标位置的坐标信息,绕着第6轴相对于上
述卷线框相对地旋转上述按压部,由此,与上述卷线框的目标位置的面
的倾斜相对应地调整与上述卷线框之间夹持上述线材的上述按压部的
倾斜,其中,上述卷线框位于上述第4、5轴与上述第1~3轴中的任意
2个轴平行的初始位置时的、上述第1~3轴中剩余的1个轴与上述第6
轴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线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按压部按压至上述卷线框。
8.一种卷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卷线框;
卷芯,固定有上述卷线框;
按压部,将线材按压至上述卷线框;
移动机构,分别沿着预先设定的互相正交的第1~3轴,将相对于
上述卷芯的上述按压部的位置移动至预先设定的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L·罗马什冈本浩典林家佑清水洋介小柳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