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属于木结构房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覆面板钉连接时覆面板边缘钉节点容易破坏的问题。该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覆面板与墙骨柱固定连接,还包括由立架和齿板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的底部增强装置,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覆面板远离墙骨柱的一侧,立架的顶端与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齿板紧贴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的钉子由下至上钉入剪力墙的底梁板中。该剪力墙通过设置底部增强装置,能够防止钉子从覆面板边缘剪坏,提高了钉接节点处的稳定性以及抗侧能力,保证了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结构房屋
,特别涉及一种抗侧性能强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
技术介绍
轻型木结构房屋主要是由规格材和木基结构板材钉合而成的剪力墙、楼盖、屋盖组合而成,常常用于单体和联体住宅建筑。木框架剪力墙作为轻型木结构的主要构件之一,不仅起到传递竖向荷载至地基的作用,还要承受由地震或者风产生的侧向荷载。墙骨柱和木质材料覆面板通过钉子的连接形成“蒙皮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剪力墙能够提供较强的抗侧承载力。“蒙皮结构”是在空间构架的纵、横肋上蒙上一层面板,形成共同作用体系,蒙皮可承受面内拉、压和剪应力,它相当于连续分布的支撑,起到空间受力的效果。科研人员对木结构剪力墙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发现木剪力墙面板的边缘处钉节点破坏严重,而面板内钉节点的破坏较少。这往往导致面板还保持完整,而边缘钉节点提前破坏,不能够有效发挥木质材料覆面板的性能,导致剪力墙失去抗侧能力。故对木结构剪力墙的面板边缘钉节点,尤其是底部钉节点进行增强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针对现有的木结构剪力墙的覆面板边缘钉节点的缺陷,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增强木结构剪力墙的覆面板底部钉节点抗侧承载能力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用于解决现有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覆面板钉连接时覆面板边缘钉节点容易破坏,从而影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整体稳定性和抗侧承载能力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所述覆面板与所述墙骨柱固定连接,还包括底部增强装置,所述底部增强装置为立架和齿板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所述齿板位于所述近似Λ型结构的自由端且与所述立架的楞垂直,所述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所述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所述覆面板远离所述墙骨柱的一侧,所述立架的顶端与所述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所述齿板紧贴所述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的钉子由下至上钉入剪力墙的底梁板中。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增强装置为轻质钢板制作而成,所述立架和所述齿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增强装置的立架上开设有能够穿过钉脚的钉孔。进一步地,所述立架的每条楞上设有至少两个钉孔。进一步地,所述墙骨柱通过规格材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覆面板与墙骨柱固定连接,还包括由立架和齿板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的底部增强装置,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覆面板远离墙骨柱的一侧,立架的顶端与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齿板紧贴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的钉子由下至上钉入剪力墙的底梁板中。该轻型木结构剪力墙,通过在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于覆面板远离墙骨柱的一侧设置底部增强装置,不仅能够防止钉子从覆面板边缘剪坏,从而提高了钉接节点处的稳定性以及抗侧承载能力,起到了斜撑的作用,保证了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因此,设有底部增强装置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不仅能够防止钉子穿透覆面板造成的破坏,而且能够防止钉子从覆面板边缘剪坏,从而提高了钉接节点处的稳定性以及抗侧能力,保证了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墙体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起到斜撑作用,经济性好,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增强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增强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增强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0-立架,11-钉孔;20-齿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剪力墙主要承受由地震荷载和风荷载引起的侧向作用力。木剪力墙的遭受损坏多是钉连接节点的破坏,破坏形态主要有钉子拉穿面板、钉子剪坏面板边缘以及钉子拔出墙骨柱等。然而,在这几种破坏形态中,因为面板边缘钉节点的钉边距有限,面板边缘钉节点的破坏较严重。因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木结构剪力墙的底部增强装置,加强覆面板边缘的钉节点,从而防止覆面板的边缘钉节点被破坏,来提高面板边缘钉接节点处的稳定性以及抗侧承载能力,以保证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墙体的整体稳定性。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梁板、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未图示),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未图示),覆面板与墙骨柱固定连接,还包括底部增强装置,底部增强装置为立架10和齿板20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齿板20位于近似Λ型结构的自由端且与立架10的楞垂直,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覆面板远离墙骨柱的一侧,立架10的顶端与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齿板20紧贴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的钉子由下至上钉入剪力墙的底梁板(未图示)中。具体来说,本技术是对现有的轻型木结构剪力墙的改进和完善。木结构剪力墙包括横向的顶梁板、底梁板和纵向的墙骨柱组成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表面设有木质的覆面材料即覆面板,墙骨柱和覆面板通过钉子连接形成“蒙皮结构”,从而使得木结构剪力墙能够提供较强的抗侧承载力。本实施例中是在现有“蒙皮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覆面板表面与木结构剪力墙底部位置处设置底部增强装置来进一步增强覆面板边缘处钉节点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木结构剪力墙的抗侧承载力,从而保证木结构剪力墙的整体稳定性。也就是说,在平行于覆面板远离墙骨柱的一侧且位于木结构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设置底部增强装置。底部增强装置为立架10和齿板20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齿板20位于近似Λ型结构的自由端且与立架10的楞垂直。安装时,底部增强装置的顶端依次与覆面板和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底部增强装置的底端插入木结构剪力墙的墙底面,并将底部增强装置的齿板钉入木结构剪力墙的底梁板中即可。该底部增强装置,能够防止钉子从覆面板边缘剪坏,从而提高了钉接节点处的稳定性以及抗侧承载能力,起到了斜撑的作用,保证了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墙体的整体稳定性。优选的,为了防止钉子穿透覆面板造成的破坏,同时降低成本,底部增强装置为轻质钢板制作而成。当然,为了安装方便,立架10和齿板20为一体结构。特别地,为了节省安装时间,保证底部增强装置的整体性,底部增强装置可以选择至少两个立架10和齿板20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拼接为一体,从而形成M型结构或者近似波形结构。较佳地,为了便于将底部增强装置与覆面板以及墙骨柱钉接连接,底部增强装置的立架10上预留有能够穿过钉脚的钉孔11。当然,立架10包括具有一定角度设置的两条楞,每条楞上设有至少两个钉孔11,从而增强底部增强装置与木结构剪力墙的连接牢固性,保证底部增强装置起到提高抗侧能力的效果。较佳地,为了取材和安装的便利性,相邻的两个墙骨柱之间可以通过胶黏剂或者钉子固定连接。特别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所述覆面板与所述墙骨柱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增强装置,所述底部增强装置为立架和齿板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所述齿板位于所述近似Λ型结构的自由端且与所述立架的楞垂直,所述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所述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所述覆面板远离所述墙骨柱的一侧,所述立架的顶端与所述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所述齿板紧贴所述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的钉子由下至上钉入剪力墙的底梁板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型木结构剪力墙,包括墙骨柱和顶、底梁板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表面固接覆面板,所述覆面板与所述墙骨柱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部增强装置,所述底部增强装置为立架和齿板组成的近似Λ型结构,所述齿板位于所述近似Λ型结构的自由端且与所述立架的楞垂直,所述底部增强装置设置于所述剪力墙底部相邻两个墙骨柱之间且平行设置于所述覆面板远离所述墙骨柱的一侧,所述立架的顶端与所述墙骨柱的中部钉接连接,所述齿板紧贴所述剪力墙的底面设置且齿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华,董伟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