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89605 阅读:5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12 14:19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河道(h)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具有多级过滤,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适用的河道范围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的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用于河道的多级净化中。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河流是流域内主要地理构造,是流域水循环的主要节点。河流水体是流域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流域内生产生活的重要取水源,承担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也是流域内生产生活的重要纳污体,承载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废弃物排放。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多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忽略对河流水环境的保护,大部分河流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资源价值降低甚至丧失。非但如此,严重污染的河流水体,对河流水环境及沿岸边区城镇的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形成潜在威胁。如何净化轻度污染的河湖水变为日常生产生活用水,解决人们的用水问题,是目前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引用并净化河湖中的水资源的方案越来越多,目前公知的河水净化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但是上述诸多治理措施存在着技术要求高、施工复杂、投资巨大等特点,因此难以大范围普遍实施。而且由于河湖中尤其是河流中的水通常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和固体污染物,也给河水处理的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目前国内外也有一些生态修复黑臭河道技术,主要基于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或者微生物填料等,结合人工曝气、鱼类和底栖动物放养等手段达成修复效果。但由于截污工程不彻底以及水域沉积物污染严重的实际现状,导致水体依然持续受到外源污水和沉积物再悬浮污染物引发的内源污染的双重影响,生态修复效果往往受到水体污染现状的严重制约。综上所述,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物理、化学方法施工复杂、投资巨大、难以大范围普遍实施,生态修复效果欠缺等问题,目前亟需专利技术一种专门净化黑臭河水中的悬浮物、色度、总磷等污染物,占地面积小,处理污染量大,投资成本低,效果更明显的一种河水快速净化设备。鉴于此,下述技术方案中设计出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河道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精过滤区、微过滤区。河道内的水流沿着三相过滤区的排列依次过滤,水流由粗过滤区过滤后进入精过滤区中、再由精过滤区流至微过滤区。粗过滤区一侧靠近河道、另一侧设置有精过滤区,精过滤区设置在粗过滤区与微过滤区之间。微过滤区的外侧设有的产水区。粗过滤区、精过滤区、微过滤区中均设有过滤器。过滤器为倾斜的过滤网板,过滤器上设有吸盘以及网刷。粗过滤区、精过滤区、微过滤区设置在统一的基底上。三相过滤区与河道之间设有管道用于输送水流。管道上设有用于增压的输送器。粗过滤区底部的一侧设有过滤器、另一侧设有粗滤集泥区。粗过滤区与精过滤区之间设有精滤区导流管,精滤区导流管下侧设有精滤集泥区。精过滤区与微过滤区之间设有微滤区导流管,微滤区导流管下侧设有微滤集泥区。微过滤区与产水区之间设有产水区导流管,产水区导流管下侧设有产水集泥区。产水区靠近产水区导流管的侧部设有产水区出水口。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1、多级过滤,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适用的河道范围广,占用地少的情况;按12000吨/天处理量计算,设备总占地约60平方米。2、悬浮物去除率≥90%,出水浊度≤3NTU,达到或接近自来水标准;肉眼可见悬浮物基本去除,有效提高水体透光度。3、无需加药或微量加药,不产生二次污染物,现场运行无噪声。4、运行费用低,按12000吨/天处理量计算,吨水处理成本约0.08元不含进水提升的费用。5、投资较小,投资明显低于现行的沉砂池、磁选等工艺。6、系统产生的污泥通过压滤技术压干,处理后的污泥为固体状,含水率低于80%,可直接外运作为生态肥料使用。以12000吨/天处理量,进水悬浮物浓度50mg/L计算,则每天产泥饼量2.7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多相净化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多相微滤设备的设计原理图。图4为多相微滤设备的整体布局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100,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河道h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具有多级过滤,设备占地少,处理量大,适用的河道范围广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相微滤设备100形成的多相微滤系统是我公司针对浊度较高、流量大、用地紧张的初期雨水和地表水净化项目而开发的专对性设备,是目前为止性价比最高的河道水除浊产品。设备内置过滤材料,将悬浮物与水分离,从而达到除浊目的。多相微滤设备100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过滤材料,具有过滤速度快、精度高,抗污染堵塞能力强的优点。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大大加快了过滤速度。当过滤系统被悬浮物污堵到一定程度,会自动启动清洗系统,在清洗时不影响产水,实现了设备的连续产水。粗过滤区1:过滤经过在100um以上的过滤材料,主要是将较粗大悬浮物截留,如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木屑等;精过滤区2:过滤精度在30um左右,主要是将粒径在30um到100um的悬浮物、颗粒截留,同时对后端微过滤进行保护微过滤区3:过滤精度在10um左右,主要是将粒径在10um以上的悬浮物、颗粒截留;网刷:三相过滤区形成的系统运行时,对积在过滤材料表面的悬浮物进行洗刷,运行轨迹为上下运行;吸盘:过滤材料长期运行时过滤孔被污堵时,开启抽吸泵,抽吸泵与吸盘连接,吸盘附于过滤材料表面,通过负压抽吸对过滤材料进行清洗,对滤孔进行恢复;倒流虹吸管即设置在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以及产水区4左侧的管路: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中各单元产水通过倒流管流入下一处理单元,同时对倒流管进行设计,使其在产水时产生虹吸,以此增大压差,使流量增大;其中,集泥区:个单元底部设置污泥集聚区,当污泥达到一定量时排至污泥处理系统处置;工艺流程说明:河道中的水流通过泵或自流进入处理设备内,依次通过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和微过滤区3,过滤的悬浮物通过网刷刷至集泥区,集泥区污泥达到一定数量后排至污泥处理系统处置;过滤区滤料孔达到一定污堵程度后开启抽吸泵,抽吸泵与吸盘连接,吸盘附于过滤材料表面,通过负压抽吸对过滤材料进行清洗,对滤孔进行恢复。参见图1~图4中所示,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100,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河道h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将多个过滤区设置为一体化的结构,通过一体化的结构对河道中的水流进行过滤,具有占地面积小,集成效率高,的特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河道h内的水流沿着三相过滤区的排列依次过滤,沿着统一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河道(h)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河道(h)内的水流沿着三相过滤区的排列依次过滤,水流由粗过滤区(1)过滤后进入精过滤区(2)中、再由精过滤区(2)流至微过滤区(3),粗过滤区(1)一侧靠近河道(h)、另一侧设置有精过滤区(2),精过滤区(2)设置在粗过滤区(1)与微过滤区(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包括至少三相过滤区,其特征在于:河道(h)内的水流经过三相过滤区依次过滤,其中,三相过滤区包括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河道(h)内的水流沿着三相过滤区的排列依次过滤,水流由粗过滤区(1)过滤后进入精过滤区(2)中、再由精过滤区(2)流至微过滤区(3),粗过滤区(1)一侧靠近河道(h)、另一侧设置有精过滤区(2),精过滤区(2)设置在粗过滤区(1)与微过滤区(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微过滤区(3)的外侧设有的产水区(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3)中均设有过滤器(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过滤器(5)为倾斜的过滤网板,过滤器(5)上设有吸盘(51)以及网刷(5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用多相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粗过滤区(1)、精过滤区(2)、微过滤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泽林瑞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