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触碰传感单元、传感阵列、及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等领域,出现了具有移动物体定位追踪需求的产品,如智能地毯等,也出现了具有图像采集、接触应力分布测绘需求的产品,如指纹采集等的图像采集仪,接触应力分布测绘仪。然而,目前尚未出现基于接触起电效应的触碰传感器件。并且,对于目前的传感器件而言,各种功能电极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占用面积大,单位面积可布置的触碰单元数量受限,并且阵列质地普遍较硬,限制了其大面积应用。此外,申请人在研制触碰传感单元的过程中还发现,因接触起电而产生的感生电荷将在空间中产生以接触位置为中心的电场分布,接触点处周围其他触碰传感单元的相应电极处于该电场中,也会产生感生电信号,这些产生的感生电信号会极大的影响接触点的识别精度,从而降低传感矩阵的识别效率。如何解决该问题已经成为触碰传感单元研制成功与否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触碰传感阵列质地硬,无法实现大面积连续应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碰传感单元、传感阵列及智能设备。(二)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碰传感单元。该触碰传感单元包括:基底10;设置在基底10上的互相绝缘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起电组件40,用于感应物体的触碰而产生感应电信号;其中,感应电信号在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产生感生电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触碰传感阵列。该触碰传感阵列包含m行n列的如上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中:沿第一方向的n个触碰传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0);设置在所述基底(10)上的互相绝缘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起电组件(40),用于感应物体的触碰而产生感应电信号;其中,所述感应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产生感生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0);设置在所述基底(10)上的互相绝缘的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起电组件(40),用于感应物体的触碰而产生感应电信号;其中,所述感应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产生感生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干扰电极(30),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绝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21),呈柱状,形成于所述基底(10)上;该触碰传感单元还包括电性连接部(21′),形成于第一电/极(21)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所述第二电极(22),形成于第一电极(21)的外侧,其与内侧的第一电极(21)绝缘,并与下方的电性连接部(21′)绝缘;以及所述电性连接部(21′)和第二电极(22)分别引出该触碰传感单元的第一方向信号采集端和第二方向信号采集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性连接部(21′)呈平面状或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条带状,所述电性连接部(21′)呈条带状,其厚度小于第一电极(21)的厚度,其宽度小于第一电极(21)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干扰电极(30)时,所述抗干扰电极(30)形成于第一电极(21)的外侧,电性连接部(21′)和第二电极(22)之间,其与内侧的第一电极(21)绝缘,其下方通过第一绝缘层(31)与电性连接部(21′)绝缘,其上方通过第二绝缘层(32)与第二电极(22)绝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22)与内侧的第一电极(21)之间,抗干扰电极(30)与内侧的第一
\t电极(21)之间,通过空气或者绝缘介质进行绝缘。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基底(10)的上方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为对角的区域,第二区域和第四区域为对角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21)包括:位于第二区域的第一部分(21a)、位于第四区域的第二部分(21b)和连接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呈条带状的第三部分(21c);所述第二电极(22)包括:位于第一区域的第一部分(22a)、位于第三区域的第二部分(22b)和连接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呈条带状的第三部分(22c);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引出该触碰传感单元的第一方向信号采集端和第二方向信号采集端;第一电极的第三部分(21c)与第二电极的第三部分(22c)之间绝缘。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抗干扰电极(30)时,通过第一绝缘层(31)和第二绝缘层(3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21)和第二电极(22)绝缘,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31)、抗干扰电极(30)和第二绝缘层(32)在触碰传感单元的中间位置自下而上形成,该三层位置对应,形状相同,均呈十字形状,从而将基底(10)的上方分为所述的四个区域;所述抗干扰电极(30)形成于第一电极的第三部分(21c)与第二电极的第三部分(22c)之间,其下方通过第一绝缘层(31)与第一电极的第三部分(21c)实现绝缘,其上方通过第二绝缘层(32)与第二电极的第三部分(22c)实现绝缘。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部分(21a)、第二部分(21b)、第三部分(21c)与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22a)、第二部分(22b)形成于基底(10)的同一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碰传感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电极(30)与外侧的第一电极的第一部分(21a)、第二部分(21b)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枭,朱光,孟宪松,王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