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井道;设于第一井道内的第一轿厢;相邻设于第一井道左侧的第一排风风道;相邻设于第一井道右侧的第一抽风风道;设于建筑物底部的多层地下室;第一抽风风道与每层地下室共有墙壁上设置的通风孔;第一轿厢与第一井道内的周围墙壁间设有第一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中的电梯井,风道及地下室的墙壁上设置通孔与密封层,构建成一风箱系统,使电梯轿厢在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将地下室及低层地面的空气吸入电梯井道内,并通过设置好的路径排出至高空,加快低层地面空气与热量的排放,提高通风效果;对建筑的改造小,投入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的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广场和道路等大量增加,绿地、水体等却相应减少,高层建筑物阻挡了自然空气的流动,导致由城市生产与生活排放的污浊空气及热量无法被流动的空气带走,聚集在近地面的区域,尤其是城市建筑的地下室及低层地面区域,由于通风效果差,污浊空气无法排出,另外,由于建筑内的空气对流使污浊空气流入楼层甚至室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目前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手段分为以下两方面:1)、“控源头”:通过行政命令限制各种污染源的排放,虽然表面看是治标之道,但是城市的排放是客观存在,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排放增长也是客观存在,限制排放最多是降低增速,而不可能控制总量的增长。控制城市人口密度与建筑物密度。2)、“找去向”:结合城市中的天然廊道或自然要素,如江河湖泊、沟渠绿带等进行规划布置形成足够空间宽度的城市通风廊道,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改善城市密集区的风热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加速城市污染空气的排放。但是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受到原城市规划、城市区域盛行风向等自然、社会条件的限制难以实施。有鉴于此,急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的可有效调节建筑物地下室及城市低层地面空气的城市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城市建筑的地下空间及低层地面由于通风效果差,低层的污浊空气及热量无法排出,且由于建筑内的空气对流将会使污浊空气流入楼层甚至室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第一井道;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第一轿厢;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左侧的第一排风风道;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右侧的第一抽风风道;设于建筑物底部的多层地下室;所述第一抽风风道与每层所述地下室共有墙壁上设置的通风孔;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一抽风孔组;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二抽风孔组;所述第一井道顶面设有第一排风孔组;所述第一排风风道的墙壁上设有第二排风孔组;所述第一轿厢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周围墙壁间设有第一密封条。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抽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右侧墙壁上端区域的第一通孔;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向左开启的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抽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右侧墙壁下端区域的第二通孔;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排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井道顶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有向上开启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排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排风风道右侧墙壁下端区域的第四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排风风道顶面的第五通孔;其中,所述第四通孔上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井道右边相邻设置第二井道与第二轿厢;所述第二轿厢与所述第二井道内的周围墙壁设有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二井道顶面设有第六通孔;其中,所述第六通孔上设有向上开启的单向阀;所述第一井道的右侧墙壁的上端区域和地下室墙壁上设有第三抽风孔组;所述第一井道的右侧墙壁的下端区域和地下室墙壁上设有第四抽风孔组;所述第一井道右侧墙壁下端区域和第一排风风道的墙壁上设有第三排风孔组;第四排风孔组包括所述第六通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抽风孔组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第二井道上端并用于使所述第一井道和所述第一抽风风道导通的第一导通管道;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一导通管道的一端敞口端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抽风孔组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第二井道下端并用于使所述第一井道和所述第一抽风风道导通的第二导通管道;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二导通管道的一端敞口端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排风孔组包括:横向设于所述第一井道下端并用于使所述第二井道和所述第一排风风道导通的第三导通管道;以及所述第五通孔;其中,所述第三导通管道的一端敞口端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本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中的电梯井,风道及地下室的墙壁上设置通孔与单向阀,构建成一风箱系统,使电梯轿厢在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正、负气压,将地下室和低层地面的空气及热量吸入电梯井道内,并通过设置好的路径排出至高空中,加快了地下室和低层地面的空气及热量的排放,提高低层地面的通风效果;另外,本技术对新建建筑合理规划即可实现;对于现有的建筑物,需要对电梯井的墙壁钻取通孔或预埋通风管道等即可,对建筑的改造小,投入成本较低,且可短时间内有效地实现对建筑物及城市空气的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一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第二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工作过程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工作过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井道,2—第一轿厢,3—第一排风风道,4—第一抽风风道,5—机房,7—地下室,8—第二井道,9—第二轿厢,11—第三通孔,12—第三导通管道,13—第一密封层,21—密封条,31—第四通孔,32—第五通孔,41—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71—通风孔,81—第六通孔,82—第一导通管道,83—第二导通管道,91—第二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通过在建筑物中的电梯井,风道及地下室的墙壁上设置带有单向阀的通孔与通风管道,使电梯在上、下运行的过程中形成的正、负气压,形成一风箱系统,将地下室及低层地面的空气及热量吸入电梯井道内,再通过设置好的路径排出至高空中,加快了低层地面的污浊空气及热量的排放至高空中,提高近地面的通风效果;另外,本技术对新建建筑合理规划即可实现;对于现有的建筑,需要对电梯井的墙壁钻取通孔或预埋通风管道等即可,对建筑的改造小,投入成本较低,且可短时间内实现对建筑物及城市空气进行有效地改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建筑物的空气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井道1;设于第一井道1内的第一轿厢2;第一井道1的左侧相邻设有第一排风风道3;第一井道1的右侧相邻设有第一抽风风道4;设于第一井道1、第一排风风道3和第一抽风风道4上侧的机房5;设于建筑物底部两层互通的地下室7。每层地下室7与第一抽风风道4的共有墙壁上设有通风孔71。第一抽风风道4左侧墙壁上设有与地下室7相通的第一抽风孔组;第一抽风风道4左侧墙壁下端设有与地下室7相通的第二抽风孔组。为了使第一轿厢2下行时地下室7内的空气可吸入至第一轿厢2上侧的第一井道1内,本技术中设置了第一抽风孔组;且第二抽风孔组的设置是为了第一轿厢2上行时,两侧地下室7内的空气可吸入至轿厢2下侧的第一井道1内。为了使第一轿厢2在上、下行的过程中将地下室及低层地面的空气及热量吸至第一井道1内并可排出至建筑物外侧的高空中,本技术中设置了两组排风孔组,包括第一井道1顶面设有第一排风孔组;第一排风风道3的墙壁上设有第二排风孔组。第一抽风孔组包括:设于第一抽风风道4左侧墙壁顶端的第一通孔41;以及通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井道;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第一轿厢;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左侧的第一排风风道;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右侧的第一抽风风道;设于建筑物底部的多层地下室;所述第一抽风风道与每层所述地下室共有墙壁上设置的通风孔;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一抽风孔组;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二抽风孔组;所述第一井道顶面设有第一排风孔组;所述第一排风风道的墙壁上设有第二排风孔组;所述第一轿厢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周围墙壁间设有第一密封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建筑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井道;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第一轿厢;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左侧的第一排风风道;相邻设于所述第一井道右侧的第一抽风风道;设于建筑物底部的多层地下室;所述第一抽风风道与每层所述地下室共有墙壁上设置的通风孔;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一抽风孔组;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两侧墙壁上设有与所述地下室相通的第二抽风孔组;所述第一井道顶面设有第一排风孔组;所述第一排风风道的墙壁上设有第二排风孔组;所述第一轿厢与所述第一井道内的周围墙壁间设有第一密封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右侧墙壁上端区域的第一通孔;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上设有向左开启的的单向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抽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抽风风道的右侧墙壁下端区域的第二通孔;以及所述通风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向左开启的单向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井道顶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有向上开启的单向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风孔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排风风道右侧墙壁下端区域的第四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排风风道顶面的第五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何建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