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7580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9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三极管VT2,放大器P1,放大器P2,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电容C5的正极和放大器P1的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2和电感L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行人通过时产生的波动电压进行放大处理,提高波动电压的强度,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灵敏度更高,因此可以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也可节约大量的电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通电瞬间产生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进行抑制,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控制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匮乏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然而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在不经意间浪费大量的电能,例如,人们在通过楼道走廊时打开照明灯照明,但在通过以后却忘记关闭照明灯,从而导致电能白白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通过声控、光控等控制技术对照明灯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的效果,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照明节能控制系统灵敏度不高,在行人通过时不能及时的点亮照明灯,给人们正常通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所使用的照明节能控制系统灵敏度不高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现实: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主要由三极管VT2,放大器P1,放大器P2,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电容C5的正极和放大器P1的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2和电感L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7,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9,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1,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路,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积分电路,同时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和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开关电路,N极与开关电路相连接、P极经光敏电阻R14后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延时电路,与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浪涌抑制电路,以及同时与浪涌抑制电路和延时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延时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浪涌抑制电路由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串接在三极管VT7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24,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4,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5,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串接在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8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8,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7,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9后接地的电容C16组成;所述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电源电路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开关电路相连接、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积分电路由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VT5,N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串接在二极管D6的N极和放大器P3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16,正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1,一端与放大器P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7,串接在放大器P3的输出端和放大器P4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20,正极经电阻R19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1后接地的电阻R21,正极与放大器P4的正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3,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13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8,以及P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3后接地的二极管D7组成;所述放大器P4的输出端分别与开关电路和延时电路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4的输出端还经光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由三极管VT1,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4,负极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天线W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3,以及一端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3后与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的电阻R4组成;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延时电路相连接。所述延时电路由三极管VT4,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3后与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相连接的电容C10组成;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电源电路相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由三极管VT3,单向晶闸管VT,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3,串接在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和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端之间的电阻R15,以及P极与单向晶闸管VT的控制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10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组成;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放大器P4的输出端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单向晶闸管VT的N极与电源电路相连接的同时接地。所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二极管整流器U1,三端稳压器U2,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三端稳压器U2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以及正极与三端稳压器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2组成;所述三端稳压器U2的IN管脚与电容C1的负极相连接、其OUT管脚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电容C1的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T的N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单向晶闸管VT的P极共同形成输出端;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点与三端稳压器U2的OUT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的输入端分别与变压器T的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和非同名端极相连接。所述三端稳压器U2为7805稳压芯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对行人通过时产生的波动电压进行放大处理,提高波动电压的强度,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灵敏度更高,因此可以满足人们的通行需求,也可节约大量的电能。(2)本专利技术可以对一级放大电路和二级放大电路的失调电压进行消除,从而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可以对通电瞬间产生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进行抑制,从而保护电子元器件不被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积分电路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浪涌抑制电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三极管VT2,放大器P1,放大器P2,负极与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三极管VT2,放大器P1,放大器P2,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电容C5的正极和放大器P1的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2和电感L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7,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9,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1,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路,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积分电路,同时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和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开关电路,N极与开关电路相连接、P极经光敏电阻R14后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延时电路,与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浪涌抑制电路,以及同时与浪涌抑制电路和延时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延时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三极管VT2,放大器P1,放大器P2,负极与放大器P1的负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6后与放大器P1的正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串接在电容C5的正极和放大器P1的输出端之间的电阻R5,P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2和电感L后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6,正极与电容C6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电容C7,N极与电容C7的正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负极与放大器P2的正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7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9,正极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8,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放大器P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1,与电容C5的正极相连接的自激振荡电路,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积分电路,同时与放大器P1的输出端和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开关电路,N极与开关电路相连接、P极经光敏电阻R14后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5,与积分电路相连接的延时电路,与开关电路相连接的浪涌抑制电路,以及同时与浪涌抑制电路和延时电路相连接的电源电路组成;所述电源电路还与开关电路相连接;所述自激振荡电路还与延时电路相连接;所述电阻R8和电阻R9的连接点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抑制电路由三极管VT6,三极管VT7,三极管VT8,串接在三极管VT7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24,正极与三极管VT7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6后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4,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5,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15,N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9,串接在三极管VT7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T8的集电极之间的电阻R28,正极与三极管VT7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8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7,以及正极与三极管VT8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9后接地的电容C16组成;所述三极管VT7的发射极与电源电路相连接、其集电极与开关电路相连接、基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三极管VT8的基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积分电路的浪涌保护型照明节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积分电路由放大器P3,放大器P4,三极管VT5,N极经电阻R18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与放大器P2的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串接在二极管D6的N极和放大器P3的正极之间的电阻R16,正极与放大器P3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3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电容C11,一端与放大器P3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7,串接在放大器P3的输出端和放大器P4的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鸿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东创精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