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5932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3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包括二极管D2、电位器RP1、芯片IC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电阻R7、电源VCC和芯片IC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4、计算机U和芯片IC1的引脚4。本发明专利技术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通过三极管、电位器和稳压管的结合,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其输出电压利用电压比较器和开关三极管进行反馈调节,最终实现对计算机直流负载的稳定供电,且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阻元件少,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稳压电源,具体是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是人们生活娱乐和办公必不可少的一中工具,常见的计算机有笔记本和台式电脑两种,无论哪种电脑,其内部的电路板或者接线电阻排都需要直流电压供电,且计算机内部的CPU以及其他部件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较高,过压或降压都会造成芯片的毁损,现有的计算机电源由于体积限制的问题,在稳压性能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计算机运行大型软件时容易出现供电不稳的情况,尤其CPU、显卡的供电要求较高,严重时可能会烧毁配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包括二极管D2、电位器RP1、芯片IC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电阻R7、电源VCC和芯片IC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4、计算机U和芯片IC1的引脚4,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计算机U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到现在R8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到现在R7的另一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V1-V3的型号均为9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μA7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阻R5和电阻R6均为金属膜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通过三极管、电位器和稳压管的结合,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其输出电压利用电压比较器和开关三极管进行反馈调节,最终实现对计算机直流负载的稳定供电,且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阻元件少,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包括二极管D2、电位器RP1、芯片IC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电阻R7、电源VCC和芯片IC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4、计算机U和芯片IC1的引脚4,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计算机U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到现在R8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到现在R7的另一端。三极管V1-V3的型号均为9013。芯片IC1的型号为μA741。二极管D1为稳压二极管。电阻R5和电阻R6均为金属膜电阻。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路中,三极管V1和稳压管D2组成简单的恒流电路,使电流保持不变,获得足够稳定的基准电压。电阻R1为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的限流电阻,因此采用普通电阻即可。电阻R2控制D1的工作电流,需要进行调整,用电位器RP1调节D1的工作电压就可调节输出电压,但输出电压若全部反馈到A1的反相输入端,则输出电压最高只能调到D1的稳定电电压,因此,采用R4和R5分压反馈。R5和R6采用低温度系数的金属膜电阻,R6用于保护运放,阻值为220Ω。R7用于减轻V3负担,本电路输出电压是12V。R9为负载检测电阻。本专利技术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通过三极管、电位器和稳压管的结合,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控制,其输出电压利用电压比较器和开关三极管进行反馈调节,最终实现对计算机直流负载的稳定供电,且电路结构简单,使用的电阻元件少,具有节省成本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包括二极管D2、电位器RP1、芯片IC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电阻R7、电源VCC和芯片IC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4、计算机U和芯片IC1的引脚4,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芯片IC1的引脚2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三极管V2的发射极和计算机U的另一端,芯片IC1的引脚6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和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基极连接到现在R8的另一端和三极管V3的发射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连接到现在R7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V1‑V3的型号均为9013,所述芯片IC1的型号为μA7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12V智能稳压电源,包括二极管D2、电位器RP1、芯片IC1、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电阻R2、电阻R7、电源VCC和芯片IC1的引脚7,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三极管V1的基极和电阻R1,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电位器RP2的一个固定端、芯片IC1的引脚4、计算机U和芯片IC1的引脚4,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1,电位器RP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和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P2的另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2的滑动端连接芯片IC1的引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艾莫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