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步骤S2,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逐条比对,将比对不一致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将比对一致的业务记录保存到对账结果表中;步骤S3,计算错误记录表中业务记录的条数,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条数,将错误记录表中的业务记录逐条进行纠错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成自动批量对账,可靠性强,准确度高,将第一账务系统逻辑时钟作为第二账务系统的参考时钟,确保两个账务系统业务记录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企业财务软件中,企业在通过银企互联接口到获取到银行交易系统获取银行交易明细后,需要把银行交易明细与企业财务软件支付系统的电子支付记录进行对账,以确保支付系统内的支付信息是准确的,排查重复支付、错误支付等异常交易。传统的对账方式通常是浅层次的数据对比,通常会从对数据的处理时间,数据的记录数,以及数据的正确性,以及人工等方式等对比,因为传统的对比方式出错率高,主要还是人工方式偏多。现有对账系统,普遍存在不能把控基准时钟,导致对账的数据不一致,获取的对账数据不准确;无法有效准确的判断数据的正确性和唯一性,且无有效的解决方法和判断效率低;交易业务的一致的判断容易出错;对账数据的一致性也是容易出错;不能及时的对数据纠错处理,并且传统的方式在数据比对时错误率高和效率低等问题,亟待一种能够自动预约对账时间,可以批量获取业务记录,能够统一多平台逻辑时钟的对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及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步骤S2,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逐条比对,将比对不一致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执行步骤S3,将比对一致的业务记录保存到对账结果表中,对账结束;步骤S3,计算错误记录表中业务记录的条数,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条数,若是,则对账结束,否则,将错误记录表中的业务记录逐条进行纠错处理,保存审核正确的业务记录,并执行步骤S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完成自动批量对账,通过将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比对,并将错误的业务记录进行纠错,达到可靠性强,准确度高的效果,并且操作管理简单,节省人力成本。两个账务系统业务记录的一致性,极大提高了事务处理的准确度,并且操作管理简单,节省人力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步骤S1之前还包括预先设定对账时间的步骤,当到达设定的对账时间时自动执行步骤S1;所述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均具有逻辑时钟,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时以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为基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主设定对账时间,对账系统按照设定时间开始自动对账,以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为基准批量获取业务记录可以保障业务记录的同步。进一步地,步骤S1的具体实现包括:将已获取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单独进行逐条审核,将存在错误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保存审核正确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并执行步骤S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预设规则将错误的业务记录与正确的业务记录分开,减少了对账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也便于对错误的业务记录进行纠错处理。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基于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条数相一致、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业务相一致和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数据相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同一逻辑时钟的前提下,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两个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交易条数、交易业务和交易数据的比对,保证了对账系统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基于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业务记录没有重复值和业务记录明文字段加密后得到的当前密文值与原始密文值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系统对账前,根据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对获得的两个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判断,确定获得的业务记录是否正确,为对账系统的准确性提供了前提条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批量对账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判断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逐条比对,将比对不一致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触发纠错模块,将比对一致的业务记录保存到对账结果表中,对账结束;纠错模块,用于计算错误记录表中业务记录的条数,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条数,若是,则对账结束,否则,将错误记录表中的业务记录逐条进行纠错处理,保存审核正确的业务记录,并触发获取模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完成自动批量对账,通过将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比对,并将错误的业务记录进行纠错,达到可靠性强,准确度高的效果,并且操作管理简单,节省人力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之前还包括预先设定对账时间的步骤,当到达设定的对账时间时自动触发获取模块;所述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均具有逻辑时钟,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时以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为基准。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主设定对账时间,对账系统按照设定时间开始自动对账,以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为基准批量获取业务记录可以保障业务记录的同步。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模块的具体实现包括:将已获取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单独进行逐条审核,将存在错误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保存审核正确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并触发判断模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预设规则将错误的业务记录与正确的业务记录分开,减少了对账过程中出错的概率,也便于对错误的业务记录进行纠错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基于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条数相一致、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业务相一致和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数据相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同一逻辑时钟的前提下,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对两个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交易条数、交易业务和交易数据的比对,保证了对账系统的准确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包括基于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业务记录没有重复值和业务记录明文字段加密后得到的当前密文值与原始密文值一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系统对账前,根据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对获得的两个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判断,确定获得的业务记录是否正确,为对账系统的准确性提供了前提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动批量对账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步骤S2,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逐条比对,将比对不一致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执行步骤S3,将比对一致的业务记录保存到对账结果表中,则对账成功、对账结束;步骤S3,计算错误记录表中业务记录的条数,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条数,若是,则对账失败、对账结束,否则,将错误记录表中的业务记录逐条进行纠错处理,保存审核正确的业务记录,并执行步骤S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分别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生成的业务记录;步骤S2,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进行逐条比对,将比对不一致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执行步骤S3,将比对一致的业务记录保存到对账结果表中,则对账成功、对账结束;步骤S3,计算错误记录表中业务记录的条数,判断是否达到最大条数,若是,则对账失败、对账结束,否则,将错误记录表中的业务记录逐条进行纠错处理,保存审核正确的业务记录,并执行步骤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预先设定对账时间的步骤,当到达设定的对账时间时自动执行步骤S1;所述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均具有逻辑时钟,自动批量获取第一账务系统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时以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为基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实现包括:将已获取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分别单独进行逐条审核,将存在错误的业务记录转移到错误记录表中;保存审核正确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并执行步骤S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所述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按照第一预设规则进行逐条比对,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包括基于第一账务系统的逻辑时钟,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条数相一致、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业务相一致和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与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的交易数据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批量对账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已获取的第一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和第二账务系统的业务记录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分别单独进行逐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汪杨,陈小辉,曹晓锋,靳代军,刘和兴,张露,王文娜,姚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好乐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