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钻探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方位深孔钻机。
技术介绍
在煤矿开采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功能的新型钻机实现应用,其基本结构相似,基本功能相同,已基本实现了水平孔、斜孔、垂直孔的打钻功能。以往的钻机设计在采用传统技术时,由于井下空间的狭小的原因,导致了钻机功能的设计瓶颈,主要归纳为:1.钻机桅杆的推进机构都采用齿轮齿条倍速传动机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使钻机的行程增加一倍,其缺点为使推进力减半,齿轮、齿条直接裸露在外,损害较快;2.桅杆采用滑动结构行走,就是油缸推着U形槽在轨道上滑动实现行走。其缺点在于滑动阻力大,由于井下粉尘大,大量粉尘进入U形槽,难以清理,使行走阻力增大并加速滑轨的损坏;3.桅杆的角度调整机构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典型的为曲柄连杆机构做固定受力支撑,钻机在打钻作业中振动严重;4.钻机支撑依靠顶天立地的油缸支撑,不能对桅杆进行全方位角度支撑;5.焊接结构多,整体结构强度差;井下腐蚀强度高,焊缝裂纹容易产生间隙腐蚀,加速重要结构件损坏;6.狭小的井下空间要求钻机体积小,对于小体积大推力的要求,钻机难以实现伸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全方位深孔钻机,该全方位深孔钻机能在800~3000mm的范围内实现0~26°的斜孔钻进作业;四个机架支腿油缸和两个托架支撑油缸形成稳定的平面三点支撑和空间多点支撑作用,钻机通过变副油缸、支腿油缸和回转总成的调整,可实现向上、向下的垂直孔,以及与这些垂直孔成任意角度的钻孔作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方位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方位深孔钻机,包括机架(7),机架(7)下安装履带(8)和撑腿油缸(16),机架(7)上安装液压泵(12)、油箱(13)及操纵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7)上设置变幅单元(2)、滚动摩擦单元(1)及钻机单元;变幅单元(2)的非摆动端固设在机架(7)上,变幅单元(2)的摆动端上设置滚动摩擦单元(1),滚动摩擦单元(1)上设置钻机单元,通过变幅单元(2)可以调整滚动摩擦单元(1)和钻机单元在0~105°范围内摆动,滚动摩擦单元(1)可带动钻机单元沿其轴向进行滚动式行走;所述的变幅单元(2)包括横梁(2‑3)、角度调节油缸(2‑2)、摆幅架(2‑1)和钻机安装件(2‑4),所述的摆幅架(2‑1)的一端活动式安装在横梁(2‑3)的端部,摆幅架(2‑1)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油缸(2‑2)的活塞端活动式连接,角度调节油缸(2‑2)的非活塞端活动式悬设在横梁(2‑3)下,钻机安装件(2‑4)固定设置在摆幅架(2‑1)上;所述的横梁(2‑3)为不可伸缩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深孔钻机,包括机架(7),机架(7)下安装履带(8)和撑腿油缸(16),机架(7)上安装液压泵(12)、油箱(13)及操纵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7)上设置变幅单元(2)、滚动摩擦单元(1)及钻机单元;变幅单元(2)的非摆动端固设在机架(7)上,变幅单元(2)的摆动端上设置滚动摩擦单元(1),滚动摩擦单元(1)上设置钻机单元,通过变幅单元(2)可以调整滚动摩擦单元(1)和钻机单元在0~105°范围内摆动,滚动摩擦单元(1)可带动钻机单元沿其轴向进行滚动式行走;所述的变幅单元(2)包括横梁(2-3)、角度调节油缸(2-2)、摆幅架(2-1)和钻机安装件(2-4),所述的摆幅架(2-1)的一端活动式安装在横梁(2-3)的端部,摆幅架(2-1)的另一端与角度调节油缸(2-2)的活塞端活动式连接,角度调节油缸(2-2)的非活塞端活动式悬设在横梁(2-3)下,钻机安装件(2-4)固定设置在摆幅架(2-1)上;所述的横梁(2-3)为不可伸缩横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深孔钻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变幅单元(2)的变幅端与滚动摩擦单元(1)之间还设置回转单元(3),回转单元(3)可带动滚动摩擦单元(1)进行360°的回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深孔钻机,其特征在于,连接回转单元(3)与滚动摩擦单元(1)还设置辅助支撑油缸(1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深孔钻机,其特征在于,变幅单元(2)的非摆动端通过变幅单元支撑油缸(15)固设在机架上,变幅单元支撑油缸(15)可以在竖向的0~26°范围内对变幅单元(2)进行支撑。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全方位深孔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幅架(2-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接轴(2-12)安装在伸缩梁(2-31)的端部,摆幅架(2-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11)与角度调节油缸(2-2)的活塞端连接,角度调节油缸(2-2)的非活塞端与设置在伸缩梁(2-31)下的靠近摆幅架(2-1)的支撑座(2-313)通过摆动轴(2-314)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轴(2-11)与第二铰接轴(2-12)之间的水平投影距离L3为271mm,第二铰接轴(2-12)与摆动轴(2-314)之间的水平投影距离L2为562mm,第二铰接轴(2-12)与摆动轴(2-314)之间的垂直投影距离h2为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新国,胡重杰,靳党林,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达防爆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