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4884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属于输液系统领域。该系统包括输液瓶组,主滴斗(5),第一流速调节器(11),第一管塞(12),所述第一管塞(1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9)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13),所述第一浮力球(2)置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中;主通气管(14)和副通气管(15)。本申请实现了输液瓶的换瓶,整个输液系统自动换药,不需要护士人员手动换药,减少了护士人员的工作量;智能性高;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液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更换输液瓶的输液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方法是把需输入的液体装在一个输液瓶或输液袋中,并将其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皮管流入静脉内,流速的大小由安置在皮管上的调速夹进行手工调节,最后通过输液软管进入人体静脉中;或者是以大气压强等方法实现自动换瓶输液。实际输液过程中,患者一次需要输多瓶药液,护士人员需要在一瓶药液输完后及时给患者换到另一个输液瓶或输液袋上为病人输液,通常一名护士需要同时为多名患者输液,且护士还有其它事务需要处理,因此,导致护士可能不能及时为病人更换输液瓶或输液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提供了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该系统能够在一瓶或一袋药液输完时自动更换至另一瓶或另一袋药液,既能够及时更换输液瓶,又能够减少护士人员的工作量。本申请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副输液瓶、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和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构成;主滴斗,所述主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的主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的副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连通;所述主滴斗中的药液通过第三输液软管流入套筒针;第一流速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液软管上;第一管塞,所述第一管塞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所述第一浮力球置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中;主通气管和副通气管,所述主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主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副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副输液瓶、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和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构成;主滴斗和副滴斗,所述主滴斗和相邻副滴斗之间通过第四输液软管连通,所述副滴斗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流入套筒针;所述主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的主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的副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与所述副滴斗的内腔连通;第二流速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第五输液软管上;第一管塞,所述第一管塞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所述第一浮力球置于所述副滴斗的内腔中;主通气管和副通气管,所述主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主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副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副输液瓶和次输液瓶、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和设置于所述次输液瓶瓶口处的次输液瓶瓶塞构成;主滴斗和副滴斗,所述主滴斗和相邻副滴斗之间通过第四输液软管连通,所述副滴斗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流入套筒针;所述主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的主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的副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连通;所述次输液瓶通过刺穿所述次输液瓶瓶塞的次瓶塞穿刺头和设置于所述次瓶塞穿刺头尾部的第七输液软管与所述副滴斗的内腔连通;第二流速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第五输液软管上;第一管塞和第二管塞,所述第一管塞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所述第一浮力球置于所述主滴斗的内腔中;所述第二管塞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七输液软管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浮力球,所述第二浮力球置于所述副滴斗的内腔中;主通气管、副通气管和次通气管,所述主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主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副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次通气管的一端刺穿所述次输液瓶瓶塞插入所述次输液瓶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以上三种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管塞(第一管塞、第二管塞)和设置于管塞(第一管塞、第二管塞)一端并置于滴斗(主滴斗、副滴斗)中的浮力球(第一浮力球、第二浮力球),由于浮力球(第一浮力球、第二浮力球)在受到滴斗(主滴斗、副滴斗)中药液向上的浮力作用时能够使管塞(第一管塞、第二管塞)插入输液软管(第二输液软管、第七输液软管)药液流出口的一端不脱离输液软管(第二输液软管、第七输液软管)的内壁,使副输液瓶和次输液瓶中的药液不能流入滴斗(主滴斗、副滴斗中);随着滴斗(主滴斗、副滴斗)中药液不断输入患者,浮力球(第一浮力球、第二浮力球)所受到的浮力会也随着减小,此时浮力球(第一浮力球、第二浮力球)向下运动,从而将管塞(第一管塞、第二管塞)插入输液软管(第二输液软管、第七输液软管)药液流出口的一端从输液软管(第二输液软管、第七输液软管)的药液流出口拔出,使副输液瓶、次输液瓶中的药液流入滴斗(主滴斗、副滴斗),实现了输液瓶的换瓶,整个输液系统自动换药,不需要护士人员手动换药,减少了护士人员的工作量。为了提高以上第二种技术方案在副输液瓶为多个时的可控制性,在此所作的改进是:所述副输液瓶至少为一个,所述副滴斗的数量与所述副输液瓶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副滴斗之间通过第六输液软管连通,最后一个副滴斗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流入套筒针;在所述第四输液软管和/或所述第六输液软管上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器。为了提高以上第三种技术方案在次输液瓶为多个时的可控制性,所作的改进是:所述次输液瓶至少为一个,所述副滴斗的数量与所述次输液瓶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副滴斗之间通过第六输液软管连通,最后一个副滴斗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流入套筒针;在所述第四输液软管和/或所述第六输液软管上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器。为了进一步增强以上第一种技术方案和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智能性,本申请的改进是:还包括采集电路和数据处理终端,所述采集电路主要由压力传感器、第一单片机和电子标签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主要由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的阅读器、第二单片机和显示报警模块组成,所述阅读器与所述显示报警模块之间通过第二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电子标签分别安装于最后一个输液的输液瓶的输液瓶瓶塞上。通过电子标签、压力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终端能够使护士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输完了多少药及是否输完的情况,在最后一瓶药液输完后,数据处理终端还可以进行报警,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为了进一步增强以上第三种技术方案的智能性,本申请的改进是:还包括采集电路和数据处理终端,所述采集电路主要由压力传感器、第一单片机和电子标签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子标签的信号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单片机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终端主要由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信息的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1)、副输液瓶(2)、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1)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3)和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2)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4)构成;主滴斗(5),所述主输液瓶(1)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的主瓶塞穿刺头(6)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6)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7)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2)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的副瓶塞穿刺头(8)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8)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9)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连通;所述主滴斗(5)中的药液通过第三输液软管(10)流入套筒针;第一流速调节器(11),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液软管(10)上;第一管塞(12),所述第一管塞(1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9)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13),所述第一浮力球(2)置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中;主通气管(14)和副通气管(15),所述主通气管(14)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插入所述主输液瓶(1)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15)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插入所述副输液瓶(2)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1)、副输液瓶(2)、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1)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3)和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2)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4)构成;主滴斗(5),所述主输液瓶(1)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的主瓶塞穿刺头(6)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6)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7)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2)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的副瓶塞穿刺头(8)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8)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9)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连通;所述主滴斗(5)中的药液通过第三输液软管(10)流入套筒针;第一流速调节器(11),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液软管(10)上;第一管塞(12),所述第一管塞(1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9)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13),所述第一浮力球(2)置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中;主通气管(14)和副通气管(15),所述主通气管(14)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插入所述主输液瓶(1)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15)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插入所述副输液瓶(2)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2.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1)、副输液瓶(2)、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1)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3)和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2)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4)构成;主滴斗(5)和副滴斗(16),所述主滴斗(5)和相邻副滴斗(16)之间通过第四输液软管(17)连通,所述副滴斗(16)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18)流入套筒针;所述主输液瓶(1)通过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的主瓶塞穿刺头(6)和设置于所述主瓶塞穿刺头(6)尾部的第一输液软管(7)与所述主滴斗(5)的内腔连通;所述副输液瓶(2)通过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的副瓶塞穿刺头(8)和设置于所述副瓶塞穿刺头(8)尾部的第二输液软管(9)与所述副滴斗(16)的内腔连通;第二流速调节器(19),设置于所述第五输液软管(18)上;第一管塞(12),所述第一管塞(12)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输液软管(9)的流出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浮力球(13),所述第一浮力球(13)置于所述副滴斗(16)的内腔中;主通气管(14)和副通气管(15),所述主通气管(14)的一端刺穿所述主输液瓶瓶塞(3)插入所述主输液瓶(1)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所述副通气管(15)的一端刺穿所述副输液瓶瓶塞(4)插入所述副输液瓶(2)内,另一端与空气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输液瓶(2)至少为一个,所述副滴斗(16)的数量与所述副输液瓶(2)的数量相等,相邻两个副滴斗(16)之间通过第六输液软管(20)连通,最后一个副滴斗(16)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18)流入套筒针;在所述第四输液软管(17)和/或所述第六输液软管(20)上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器(21)。4.一种自动换瓶的输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组,主要由主输液瓶(1)、副输液瓶(2)和次输液瓶(22)、设置于所述主输液瓶(1)瓶口处的主输液瓶瓶塞(3)、设置于所述副输液瓶(2)瓶口处的副输液瓶瓶塞(4)和设置于所述次输液瓶(22)瓶口处的次输液瓶瓶塞(23)构成;主滴斗(5)和副滴斗(16),所述主滴斗(5)和相邻副滴斗(16)之间通过第四输液软管(17)连通,所述副滴斗(16)中的药液通过第五输液软管(18)流入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榛李严潘晓曼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