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轴金属柱,包括轴心金属柱、介电层和外层金属层,轴心金属柱设置于封装基材的上层金属垫的上表面;介电层包覆于轴心金属柱的外侧表面;外层金属层包覆于介电层的外侧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同轴金属柱(coaxial metal pillar)作为芯片封装的电路板侧(PCB side)接点,同轴金属柱应用于电路讯号传输时,外层金属可以隔离噪声干扰,而保持金属柱对讯号传送之完整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前述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揭露一种同轴金属柱,特别是设置于芯片封装的电路板侧(PCBside),适合于电子讯号传输时,具有噪声屏蔽,保持信号传输完整性(signalintegrity)的同轴金属柱。
技术介绍
参照图1,芯片封装单元电性耦合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11。系统电路板11的底表面具有多个金属垫113;芯片封装单元具有多个焊球123电性耦合于系统电路板11之金属垫113。芯片封装单元包括:一基材12、一介电层122和一芯片13,基材12具有多个上层金属垫121;介电层122设置于基材12之上表面;芯片13设置于基材12之底部。图1所示习知技艺的缺点为噪声干扰,在更密集的设计,电路与电路愈靠近,噪声干扰的状况愈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设置于芯片封装的电路板侧(PCBside),适合于电子讯号传输时,具有噪声屏蔽,保持信号传输完整性(signalintegrity)的同轴金属柱,并提供前述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根据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轴金属柱,包括轴心金属柱、介电层和外层金属层,轴心金属柱设置于封装基材的上层金属垫的上表面;介电层包覆于轴心金属柱的外侧表面;外层金属层包覆于介电层的外侧表面。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同轴金属柱中,轴心金属柱底部电性耦合于金属垫的上表面。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同轴金属柱中,金属垫为封装基材的电路系统的表面链接端点。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同轴金属柱中,电路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上层金属垫、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和下层金属垫,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设置于同轴金属柱的底部,埋设于第一介电层中;上层金属垫设置于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的上方,具有第一密度,适合将封装基材电性耦合至外部的系统电路板;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设置于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的下方,埋入至第二介电层中;下层金属垫设置于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下方,具有第二密度;第二密度高于第一密度,适合于芯片安置用。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同轴金属柱中,外部的系统电路板包括轴心金属垫和环形金属垫,轴心金属垫设置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上;环形金属垫环绕于轴心金属垫的外围,电性独立于轴心金属垫;当封装基材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连接时,轴心金属垫对应连接同轴金属柱的轴心金属柱,环形金属垫对应连接同轴金属柱的外层金属层。根据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准备封装基材,表面具有上层介电层,多个上层金属垫裸露于上方,具有一个密度适于将芯片封装单元电性耦合至外部的系统电路板;封装基材具有下层介电层,多个下层金属垫裸露于下方,适于芯片安置用;涂布种子层,于上金属垫的上表面与上层介电层的上表面;涂布第一光阻层,于种子层的上表面;图案化第一光阻层,制作多个第一沟槽;电镀金属(例如铜)于第一沟槽内,制作多个金属柱;移除第一光阻层;移除金属柱与金属柱之间的种子层;涂布第二光阻层,于介电层的上表面与金属柱的上表面;图案化第二光阻层,制作多个第二沟槽,第二沟槽环绕特定的金属柱;填充介电材料于第二沟槽内,包覆裸露的金属柱;移除顶部多余材料,使第二光阻层、介电材料以及金属柱具有相同的高度;移除第二光阻层;涂布第三光阻层;图案化第三光阻层,制作多个第三沟槽,第三沟槽环绕已被介电材料包覆之特定的金属柱;无电电镀金属材料(例如铜)层,包覆于介电材料的裸露外表面与轴心金属柱的上表面;移除第三光阻层;移除覆盖于介电材料上表面与轴心金属柱上表面的金属材料层。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前述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中,进一步包括如下工艺步骤:至少一片芯片电性耦合至下层金属垫;底部填充材料填充于芯片与基材之间的空间;切割得到多个芯片封装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使用同轴金属柱(coaxialmetalpillar)作为芯片封装的电路板侧(PCBside)接点,同轴金属柱应用于电路讯号传输时,外层金属可以隔离噪声干扰,而保持金属柱对讯号传送之完整性。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技艺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A-2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同轴金属柱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2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以铜(copper)导线制成同轴金属柱作为范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提供的同轴金属柱包括轴心铜金属柱、外层包覆介电层、再包覆外层金属层于介电层外部;轴心铜金属柱电性耦合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的电路讯号传输线。介电层包覆于轴心铜金属柱之外侧表面。第二铜金属材料层,再包覆于介电层之外侧表面,电性耦合至外部的系统电路板的零电位,即是接地(ground),构成一个同轴金属柱。图2A-2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示意图。参照图2A,系统电路板21具有同轴金属垫210。同轴金属垫210设置于系统电路板21之底表面,包括轴心金属垫211和环形金属垫212;其中,环形金属垫212环绕于轴心金属垫211之外围。轴心金属垫211经由系统电路板21上的电路(图中未表示)电性耦合至电子系统之讯号线。环形金属垫212经由系统电路板21上的电路(图中未表示)电性耦合至电子系统之接地线。图2B为图2A中同轴金属垫210之仰视图。参照图2B,环形金属垫212环绕于轴心金属垫211之外围。环形金属垫212具有轴心金属垫211之讯号遮蔽功能。图2C为本专利技术之同轴金属柱之截面结构图。参照图2A,封装基材22上方为电路板侧(PCBside)具有多个上层金属垫121,提供封装单元电性耦合至外部系统电路板用。同轴金属柱310设置于特定的上层金属垫121之上表面。同轴金属柱310包括轴心金属柱125、介电层225与金属材料层325。轴心金属柱125底部电性耦合至特定的上层金属垫121。介电层225包覆于轴心金属柱125之外侧表面。铜金属材料层325包覆于介电层225之侧表面。封装基材22具有第一重新分配电路RDC1埋设于第一介电层D1、D2中。第二重新分配层RDL2具有第二重新分配电路RDC2埋设于第二介电层D3、D4中。上层金属垫121设置于封装基材22之上层,电性耦合至第二重新分配电路RDC2。至少一片芯片13设置于封装基材22之下方,即是封装基材22的芯片侧(chipside);芯片13电性耦合至封装基材22之下层金属垫221。底部填充材料(underfill)126填充于芯片13与封装基材22之间的空间。封装材料(moldingcompound)127包覆于芯片13之外侧周边。上层介电层122设置于封装基材22之上表面,裸露上层金属垫121之上表面中央区域,提供后续制作金属柱(metalpillars)之用。图3-21为本专利技术同轴金属柱之制作方法一同轴金属柱的制作方法,包括:参照图3,准备封装基材22,该封装基材22,包括:复数个上层金属垫121自上层介电层122裸露出来;参照图4,涂布种子层(seedlayer)123于上层金属垫121之上表面与介电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包括轴心金属柱、介电层和外层金属层,轴心金属柱设置于封装基材的上层金属垫的上表面;介电层包覆于轴心金属柱的外侧表面;外层金属层包覆于介电层的外侧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4 US 62/205,0211.一种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包括轴心金属柱、介电层和外层金属层,轴心金属柱设置于封装基材的上层金属垫的上表面;介电层包覆于轴心金属柱的外侧表面;外层金属层包覆于介电层的外侧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轴心金属柱底部电性耦合于金属垫的上表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金属垫为封装基材的电路系统的表面链接端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电路系统进一步包括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上层金属垫、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和下层金属垫,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设置于同轴金属柱的底部,埋设于第一介电层中;上层金属垫设置于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的上方,具有第一密度,适合将封装基材电性耦合至外部的系统电路板;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设置于第一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的下方,埋入至第二介电层中;下层金属垫设置于第二底部电路重新分配层下方,具有第二密度;第二密度高于第一密度,适合于芯片安置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金属柱,其特征是,外部的系统电路板包括轴心金属垫和环形金属垫,轴心金属垫设置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上;环形金属垫环绕于轴心金属垫的外围,电性独立于轴心金属垫;当封装基材与外部的系统电路板连接时,轴心金属垫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迪群,
申请(专利权)人:胡迪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