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4146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进水管(1)、混合室(2),所述进水管(1)的右端伸入混合室(2)中,混合室(2)的上部设有进气管(3),混合室(2)的右端通过文丘里管路与排水管路(12)连通,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收缩部(4)、喉部(5)、扩散部(6),所述进气管(3)通过隔板(13)分为左进气管(7)和右进气管(8),所述右进气管(8)通过送气管路(14)伸入喉部(5)右端,所述送气管路(14)沿着文丘里管路上部内壁设置。该装置曝气效果好,可便于外接高压气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射流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曝气来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传统的曝气装置结构简单,曝气效果不理想,而且不方便外加高压气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流曝气装置,该装置曝气效果好,可便于外接高压气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进水管、混合室,所述进水管的右端伸入混合室中,混合室的上部设有进气管,混合室的右端通过文丘里管路与排水管路连通,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收缩部、喉部、扩散部,所述进气管通过隔板分为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所述右进气管通过送气管路伸入喉部右端,所述送气管路沿着文丘里管路上部内壁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进气管分为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并使右进气管通过送气管路伸入喉部的右端,这样,当利用该装置时,左进气管与混合室直接连通,可以为第一级曝气提供气源;通过右进气管和送气管路的设置,这样经过喉部的气水混合液由于会在扩散部产生高速涡流,进而还可以通过送气管路吸入部分空气,可进一步提高曝气效果,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外高压气源通过右进气管和送气管路为喉部右端提供高压空气,以提高曝气效果。进一步,所述排水管路的中段上部设有半球形的突部,所述突部的顶端设有次进气管。气水混合液在突部会形成高速涡流,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气水混合的效果,而且能通过次进气管再次吸入部分空气,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爆气效果。所述扩散部的中段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的网格目数为15-30目。滤网的设置,可以使气水混合液中的小气泡进一步分割成小气泡,扩大水与批发价格的接触面积,因而能进一步提高爆气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管,2、混合室,3、进气管,4、收缩部,5、喉部,6、扩散部,7、左进气管,8、右进气管,9、突部,10、次进气管,11、滤网,12、排水管路,13、隔板,14、送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进水管1、混合室2,所述进水管1的右端伸入混合室2中,混合室2的上部设有进气管3,混合室2的右端通过文丘里管路与排水管路12连通,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收缩部4、喉部5、扩散部6,所述进气管3通过隔板13分为左进气管7和右进气管8,所述右进气管8通过送气管路14伸入喉部5右端,所述送气管路14沿着文丘里管路上部内壁设置。通过使进气管3分为左进气管7和右进气管8,并使右进气管8通过送气管路14伸入喉部5的右端,这样,当利用该装置时,左进气管7与混合室2直接连通,可以为第一级曝气提供气源;通过右进气管8和送气管路14的设置,这样经过喉部5的气水混合液由于会在扩散部6产生高速涡流,进而还可以通过送气管路14吸入部分空气,可进一步提高曝气效果,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次曝气,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利用外高压气源通过右进气管8和送气管路14为喉部5右端的水气混合液提供高压空气,以提高曝气效果。所述排水管路12的中段上部设有半球形的突部9,所述突部9的顶端设有次进气管14。气水混合液在突部9会形成高速涡流,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气水混合的效果,而且能通过次进气管10再次吸入部分空气,从而可进一步提高爆气效果。所述扩散部6的中段设有滤网11,所述滤网11的网格目数为15-30目。滤网11的设置,可以使气水混合液中的小气泡进一步分割成小气泡,扩大水与批发价格的接触面积,因而能进一步提高爆气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射流曝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进水管(1)、混合室(2),所述进水管(1)的右端伸入混合室(2)中,混合室(2)的上部设有进气管(3),混合室(2)的右端通过文丘里管路与排水管路(12)连通,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收缩部(4)、喉部(5)、扩散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通过隔板(13)分为左进气管(7)和右进气管(8),所述右进气管(8)通过送气管路(14)伸入喉部(5)右端,所述送气管路(14)沿着文丘里管路上部内壁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进水管(1)、混合室(2),所述进水管(1)的右端伸入混合室(2)中,混合室(2)的上部设有进气管(3),混合室(2)的右端通过文丘里管路与排水管路(12)连通,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收缩部(4)、喉部(5)、扩散部(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通过隔板(13)分为左进气管(7)和右进气管(8),所述右进气管(8)通过送气管路(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春苗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淮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