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占用且未折叠、折叠放平的空气悬浮座椅提供完全高度辅助稳固性的大腿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4101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1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为未占用且未折叠、折叠放平的空气悬浮座椅提供完全高度辅助稳固性的大腿支撑件。一种车辆座椅总成包含座椅,该座椅具有设置在座椅支撑件和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空气室。该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主室流体连通的初级室和与补充室流体连通的次级室,其中当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主室转移到初级室并且空气被从次级室转移到补充室。当下部座椅处于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初级室转移到主室并且空气从补充室转移到次级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座椅总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为未占用且未折叠、折叠放平的空气悬浮座椅提供完全高度辅助稳固性的大腿支撑件的车辆座椅总成。
技术介绍
车辆座椅总成通常包括水平座椅支撑件和总体上竖直的座椅靠背。某些车辆座椅总成使用具有被动空气室的系统的折叠放平的空气悬浮座椅,一些被动空气室被装配成横跨座椅的前部以当座椅被占用时支撑乘员的大腿。当座椅不被占用时,大腿支撑室自排空到座椅室中。然而,由于大腿支撑室自排空,所以座椅的前部边缘未被支撑,导致其感觉和外观与标准泡沫支撑的座垫的感觉和外观非常不同。因此,克服这些缺点的车辆座椅总成将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包括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座椅总成,该车辆座椅总成通过被动空气室的子系统克服这种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车辆座椅总成,其中该车辆座椅总成具有下部座椅,该下部座椅包含下部座椅支撑结构、第一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座椅支撑框架和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下部空气室,该下部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和与补充下部支撑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当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转移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并且空气被从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补充下部支撑室。当下部座椅被返回到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并且空气被从补充下部支撑室转移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含与支撑室连接的初级室和与补充室连接的次级室,其中当座椅被加载时,空气从主室流向初级室并且从次级室流向补充室,并且当座椅未被加载时,空气从初级室流向主室并且从补充室流向次级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包括一种车辆座椅总成,该车辆座椅总成具有下部座椅和与下部座椅可枢转地连接的座椅靠背,该座椅靠背在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收起位置之间可操作。该下部座椅包含下部座椅支撑结构、第一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座椅支撑框架和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下部空气室,该下部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和与补充下部支撑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主下部座椅室转移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并且空气被从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补充下部支撑室,并且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下部座椅处于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主下部座椅室并且空气被从补充下部支撑室转移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该座椅靠背包含座椅靠背支撑结构、第一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和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座椅靠背空气室,该座椅靠背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座椅靠背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和与补充座椅靠背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主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室并且空气被从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补充座椅靠背支撑室,并且其中当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座椅处于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4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主座椅靠背室并且空气被从补充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是一种车辆座椅总成,其中初级和次级大腿支撑室被包含在具有第一固定体积的第一非弹性封套内并且初级和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被包含在具有第二固定体积的第二非弹性封套内。通过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领会本专利技术的这些以及其他方面、目标和特征。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处于竖直展开位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后排的侧面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后排的侧面透视图,其中车辆座椅总成之一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车辆座椅总成中的另一个处于折叠收起位置;图3是现有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折叠收起位置;图4是现有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车辆座椅总成被占用;图5是现有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车辆座椅总成不再被占用;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折叠收起位置;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6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剖视平面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车辆座椅总成被占用;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侧面剖视平面图,其中座椅靠背处于竖直展开位置并且车辆座椅总成不再被占用;图9是现有的车辆座椅总成的各个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以及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总成的各个室的相互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在此说明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以及由此派生的词应当如图1中的取向与本专利技术关联。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除了做出明显相反的说明之外,本专利技术可以采取各种替代取向。还应当理解的是,在附图中说明的以及在随后的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专利技术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与在此所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并不能被认为是限制,除非权利要求另有明确表述。再次参照图1和2,说明了车厢8内的车辆座椅总成10。车辆座椅总成10可以是用于驾驶员的座椅、用于乘客的座椅、后部斗式座椅(bucketseat)、如图所示的后排座椅、或任何其它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总成10包括下部座椅12和经由枢轴24可枢转地附接到下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4。座椅靠背14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竖直展开位置和如图2所示的折叠收起位置之间移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座椅靠背14包括后表面16,该后表面16可以被覆盖有保护性和/或装饰性材料。经常并且优选使用毛毯。车辆座椅总成10还可以包括可操作地连接到车辆座椅总成10的座椅靠背14的上部20的头部约束系统18。车辆座椅总成10通常还包括图3-8所示的被配置成为车辆座椅总成10提供结构支撑的车辆座椅框架22。虽然示出的座椅框架22是固定的,但是车辆座椅总成10可以可选地被支撑在未示出的导轨总成上,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以允许车辆座椅总成10相对于车辆的纵轴线前后移动。如图1和2所示,车辆座椅总成10优选被放置在后部货物接收区26的前方,例如在轿车的行李箱中或掀背式小客车(hatchback)的货舱中,其形成水平货物表面28。这样的后部货物接收区26同样经常被覆盖有保护性和/或装饰性材料,例如毛毯。为了便于使用,并且特别是当座椅靠背14被放置在折叠收起位置时移动可能在座椅靠背14的后表面16上方的后部货物接收区26中的物品,理想的是,座椅靠背14的后表面16与后部货物接收区26的水平货物表面28尽可能水平,甚至齐平,并且与后部货物接收区26的水平货物表面28处于相同的高度。特别是,理想的是,当座椅靠背14被置于例如如图3所示的折叠收起位置时,后部货物接收区26的前缘(leadingedge)30靠近座椅靠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为未占用且未折叠、折叠放平的空气悬浮座椅提供完全高度辅助稳固性的大腿支撑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总成,所述车辆座椅总成具有下部座椅,其中所述下部座椅包含下部座椅支撑结构、第一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所述下部座椅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下部空气室,所述下部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和与补充下部支撑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转移到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并且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被返回到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10 US 14/821,894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总成,所述车辆座椅总成具有下部座椅,其中所述下部座椅包含下部座椅支撑结构、第一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所述下部座椅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一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下部空气室,所述下部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和与补充下部支撑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转移到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并且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被返回到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进一步包含与所述下部座椅可枢转地连接的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在竖直展开位置和折叠收起位置之间可操作,其中所述座椅靠背包含座椅靠背支撑结构、第二弹性体泡沫层和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弹性体泡沫层之间的多个座椅靠背空气室,所述座椅靠背空气室进一步包含与非自排空主座椅靠背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和与补充座椅靠背室处于封闭的流体连通的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其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竖直展开位置并且所述下部座椅处于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主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座椅靠背支撑室,并且其中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竖直展开位置并且所述下部座椅被返回到未加载状态时,空气被从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主座椅靠背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补充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所述初级大腿支撑室和所述次级大腿支撑室被包含在具有固定体积的非弹性封套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被加载时,由于从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转移的所述空气导致的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的膨胀使空气随着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大体上占据所述非弹性封套的所述体积而从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未被加载时,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的放气使空气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主下部座椅室,并且来自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的空气被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以使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充气以大体上占据所述非弹性封套的所述固定体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和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被包含在具有第一固定体积的第一非弹性封套内,并且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和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被包含在具有第二固定体积的第二非弹性封套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被加载时,由于从所述主支撑室转移的所述空气导致的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的膨胀使空气随着所述自排空初级大腿支撑室占据所述第一非弹性封套的所述第一固定体积而从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并且由于从所述主座椅靠背室转移的所述空气导致的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的膨胀使空气随着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占据所述第二非弹性封套的所述第二固定体积而从所述次级非自排空座椅靠背支撑室转移到所述补充座椅靠背室。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总成,其中当所述下部座椅未被加载时,所述初级自排空大腿支撑室的放气使空气转移到所述主下部座椅室,这进一步使空气从所述补充下部支撑室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以使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大腿支撑室充气至它大体上占据所述第一非弹性封套的所述第一固定体积,并且所述自排空初级座椅靠背支撑室的放气使空气转移到所述主座椅靠背室,并且空气被从所述补充座椅靠背室进一步转移到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以使所述非自排空次级座椅靠背支撑室充气至它大体上占据所述第二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伦·乔治·德里约瑟夫·S·塔拉蒙蒂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