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储液箱以及热水器。其中,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均为片状,且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间隔设置形成夹层,夹层中设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处于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相通,换热介质在换热通道和外部通道中流动;换热介质从换热通道的入口进入并通过换热通道时,同时与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发生热交换,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再与其外部的环境交换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因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储液箱以及热水器。
技术介绍
空气能热水器是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来加热水的“热量搬运”装置,即把一种沸点为零下10℃多的制冷剂加入交换机中,制冷剂通过蒸发变成气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再经过压缩机加压做功,制冷剂的温度就能骤升至高温。而后,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通到储水箱中的毛细管中对水放热,最后通过节流装置的降压作用再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就能再次到空气中吸收热量。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加热-放热”的工作流程。而如果通过增强外机压缩机性能和系统喷气增焓的方式来提高空气能热水器制热水能力,这必然要求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多的研发投入,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储液箱以及热水器,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热水器换热效率,同时节约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均为片状,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间隔设置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处于所述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相通,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外部通道中流动;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进入并通过所述换热通道时,同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再与其外部的环境交换热量。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外部通道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循环流动;所述密闭空间的一端为热端,所述密闭空间的另一端为冷端;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为热端或冷端,所述换热介质经过所述换热通道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进行热交换后,自身发生第一状态变化;处于所述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为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相反的冷端或热端,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出来的换热介质经过外部通道后发生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相逆的第二状态变化,如此反复循环。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外部通道形成环形密闭空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分别为圆筒形,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处于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内侧,形成圆筒形套管。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的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套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换热通道为沿所述圆筒形套管夹层内的筒壁的螺线管式。优选地,所述圆筒形套管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所述换热通道为并列平行的多个;所述换热介质经过所述换热通道后放热,将热量同时传递给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所述第一状态变化为由气态变为液态,所述第二状态变化为由液态变为气态;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靠近所述圆筒形套管的顶部,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靠近所述圆筒形套管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换热通道为微通道。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储液箱,包括:上述的换热装置;以及壳体,所述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储存有液体,所述液体充盈在所述换热装置的周围;所述换热装置与所述液体进行热交换,所述换热装置将热量传递给所述壳体内的液体以加热所述液体,或者所述换热装置将所述壳体内的液体的热量带走以降低所述液体的温度。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底盖和上盖,所述底盖和/或所述上盖为可拆卸式。另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上述的储液箱;所述液体为水;所述储液箱中的换热装置加热所述储液箱中的水。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优选地,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在第一通道上,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换热装置中换热通道的入口相连接。优选地,还包括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二通道上,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换热装置中换热通道的出口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压缩机、所述节流装置、所述换热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形成密闭空间,换热介质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循环流动。优选地,所述热水器为空气能热水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换热装置和具有该换热装置的储液箱以及热水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形成夹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的夹层中设有换热通道,使换热介质通过所述换热通道时,同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再与其外部的环境交换热量。因此,相比使用一个换热层的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大大增加了换热面积,因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节省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另外,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形成圆筒形套管,使结构更加稳固安全。而且,在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热液体时,换热介质向所述液体释放热量,同时所述换热介质发生气态向液态的转换。由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靠近所述圆筒形套管的顶部,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靠近所述圆筒形套管的底部,因此所述换热通道内的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很好地适应了液态换热介质的流动。因而进一步加快了换热速度,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由于多个微通道均匀地并列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的夹层中,因此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受热均匀,使得换热装置更加稳定可靠、安全耐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换热通道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换热通道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液箱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水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空气能热水器一般采用微通道与水换热,其中与微通道接触的换热表面仅为一个面,因此换热效率低。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换热装置,其包括第一换热层10和第二换热层20。所述第一换热层10和所述第二换热层20均为片状,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0和所述第二换热层20间隔设置形成夹层30,在所述夹层30中设有换热通道40。所述换热通道40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处在所述夹层30之外的外部通道相通,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通道40和所述外部通道中流动。具体过程是,换热介质在进入所述换热通道40前,首先与外界环境发生热交换;然后,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通道4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均为片状,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间隔设置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处于所述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相通,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外部通道中流动;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进入并通过所述换热通道时,同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再与其外部的环境交换热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层和第二换热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均为片状,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间隔设置形成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换热通道;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处于所述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相通,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通道和所述外部通道中流动;换热介质从所述换热通道的入口进入并通过所述换热通道时,同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发生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再与其外部的环境交换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外部通道形成密闭空间,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密闭空间中循环流动;所述密闭空间的一端为热端,所述密闭空间的另一端为冷端;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为热端或冷端,所述换热介质经过所述换热通道并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进行热交换后,自身发生第一状态变化;处于所述夹层之外的外部通道为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相反的冷端或热端,从所述换热通道的出口出来的换热介质经过外部通道后发生与所述第一状态变化相逆的第二状态变化,如此反复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与所述外部通道形成环形密闭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分别为圆筒形,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处于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内侧,形成圆筒形套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通道的方向与所述圆筒形套管的长度方向一致,或者,所述换热通道为沿所述圆筒形套管夹层内的筒壁的螺线管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套管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所述换热通道为并列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王丽阳,左亚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