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3235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17: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一种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即使在移动了视线的情况下也能识别出良好的三维图像,并且布线结构简单、工艺负担小且可靠性高。视差屏障是在以平面状形成有电极的第一基板与具有显示区域的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的结构,在第二基板上隔着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一屏障电极和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二屏障电极,在俯视时第一屏障电极彼此之间被第二屏障电极填埋,屏障电极对由在俯视时相邻且被施加同电位的第一屏障电极与第二屏障电极形成,屏障电极对沿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第一屏障电极经由第一贯穿孔与总线电极连接,第二屏障电极经由第二贯穿孔与第一屏障电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了基于液晶的视差屏障面板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三维图像的显示方法,已知有一种视差屏障方式。视差屏障方式是如下的方法,即,在被称为视差屏障面板的含有多个纵向的细狭缝的面板的后方,显示将来自右眼的视野的图像与来自左眼的视野的图像交替排列的图像,利用该图像通过视差屏障来显示三维的图像。通过在形成有屏障(barrier)电极的屏障基板与形成有公共电极的公共基板之间夹持液晶,能够形成视差屏障面板。使用了液晶的视差屏障面板具有如下的优点,即,在施加了用于驱动液晶的屏障信号时能够进行三维图像显示,在未施加屏障信号时能够进行二维图像显示。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视差屏障方式,该视差屏障方式将屏障电极设置为双层构造,在短时间内相互更换屏障侧与透射侧,由此抑制了基于视差屏障面板的透射率的下降。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结构,该结构将第一透射电极和第二透射电极配置于屏障电极的两侧,在一帧内,交替地向第一透射电极和第二透射电极施加透射信号和屏障信号,由此抑制透射率的下降,并能够进行具有深度的三维显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特开2009-9081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2006-189766号公报为了形成屏障,屏障电极由ITO(IndiumuTinOxide,氧化铟锡)等透明电极形成。ITO虽然是透明电极,但并不是完全的透明,而是具有规定的透射率,有ITO的部分比其他的部分暗。由于屏障电极是周期性地形成的,所以与例如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黑矩阵(blackmatrix)或者影像信号线等产生干扰,这成为产生莫尔条纹的原因。这成为在显示二维图像时的莫尔条纹(moire)。另一方面,视差屏障方式在移动了视点的情况下会产生串扰(crosstalk)。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例如有将屏障区域分成多个并配合视点的移动地使屏障区域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眼球追踪(eyetracking)方式。这种方法是利用多个屏障电极形成一个屏障区域,但是因在多个屏障电极之间产生透射区域,而产生莫尔条纹。这成为三维显示中的莫尔条纹。为了抑制如这样的莫尔条纹,有一种通过将屏障电极设置为双层布线来消除被分开的屏障电极的间隙的方法。但是,若将屏障电极设置为双层布线,则布线结构以及工艺变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在视差屏障方式下,在为了应对上述的莫尔条纹而设置为双层布线的情况下的将布线结构简单化、制造成本低且可靠性高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本技术解决如以上所述的问题,主要的具体的手段如下。(1)本技术提供一种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面板,所述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屏障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隔着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一屏障电极、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屏障电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屏障电极,具有一对屏障电极对,该一对屏障电极对由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和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相邻且被施加相同电位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中的一个构成,所述屏障电极对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间形成有总线电极,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一贯穿孔与所述总线电极连接,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二贯穿孔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连接。(2)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屏障面板由多个所述屏障电极对形成。(3)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图像显示装置通过眼球追踪方式驱动。(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地形成。(5)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一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在俯视时形成于同一总线电极的上方;与和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一对不同的一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在俯视时形成于其他总线电极的上方。(6)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经由所述第二贯穿孔,通过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自身而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连接。(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所述显示区域周围的非显示区域,所述第一屏障电极和所述第二屏障电极设于与所述显示区域对应的部分,所述总线电极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域。(8)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具有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的液晶,所述液晶面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隔着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一透明电极、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透明电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具有电极对,该电极对由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的一个、和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中的一个相邻且被施加相同电位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中的一个构成,所述电极对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间形成有总线电极,所述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一贯穿孔与所述总线电极连接,所述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电极对的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连接。(9)如(8)所述的液晶面板,所述电极对在所述液晶面板上形成有多个。(10)如(8)或者(9)所述的液晶面板,所述第二贯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地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视差屏障方式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示出视差屏障方式的原理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示出屏障面板的动作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眼球追踪的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由多个屏障电极形成屏障区域来改善视差特性的动作的剖视图。图6是由多个屏障电极形成屏障区域的例子。图7是具有利用单层布线来改善视差特性的屏障电极的视差屏障面板的俯视图的例子。图8是图7的A部细节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图10是图8的B-B剖视图。图11是具有应用本技术的双层方式的屏障电极的视差屏障面板的剖视图。图12是实施例1的视差屏障面板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的B部细节图。图14是图13的C-C剖视图。图15是图13的D-D剖视图。图16是实施例2的视差屏障面板的俯视图。图17是图16的C部细节图。图18是图17的F-F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上层屏障电极,12…下层屏障电极,15…屏障电极端子,20…公共布线,22…公共布线连接部,25…公共布线端子,30…总线电极,41…第一贯穿孔,42…第二贯穿孔,61…第一层间绝缘膜,62…第二层间绝缘膜,100…屏障基板,110…屏障电极,115…狭缝,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201620190949.html" title="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原文来自X技术">三维图像显示装置以及液晶面板</a>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面板,所述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屏障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隔着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一屏障电极、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屏障电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屏障电极,具有一对屏障电极对,该一对屏障电极对由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和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相邻且被施加相同电位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中的一个构成,所述屏障电极对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间形成有总线电极,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一贯穿孔与所述总线电极连接,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二贯穿孔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3.31 JP 2015-0731641.一种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显示面板和视差屏障面板,所述三维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屏障面板具有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所述第二基板上隔着层间绝缘膜形成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的第一屏障电极、和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第二屏障电极,在俯视时,在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屏障电极,具有一对屏障电极对,该一对屏障电极对由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和在俯视时与所述第一屏障电极中的一个相邻且被施加相同电位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中的一个构成,所述屏障电极对沿着所述第二方向以第一节距排列,在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层间绝缘膜之间形成有总线电极,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一贯穿孔与所述总线电极连接,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第二屏障电极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经由形成于所述层间绝缘膜的第二贯穿孔与所述屏障电极对的所述第一屏障电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差屏障面板由多个所述屏障电极对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图像显示装置通过眼球追踪方式被驱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地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一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在俯视时形成于同一总线电极的上方;与和所述屏障电极对中的所述一对不同的一对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在俯视时形成于其他总线电极的上方。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落合孝洋冈真一郎笹沼启太白井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显示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