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2979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沉降罐、吸附器和过滤塔,过滤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炼油室、冷却室、反应室和过滤室;过滤网为三维立体网状;炼油室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冷却室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反应室内部设置有搅拌桨,反应室连接有硫酸管;炼油室、冷却室、反应室和过滤室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通过硫酸对润滑油中的有机物进行反应,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将需要再生的润滑油通过过滤网到达炼油室内,升温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将其通入冷却室内让其静置,冷却至常温,通入反应室,通入硫酸并搅拌,反应后通入过滤室过滤,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再生领域,具体涉及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润滑油是机械产品中减少摩擦,保护机件的重要手段。但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被氧化和乳化,并由于机械部件的磨损而产生杂质,这种杂质以铁屑为主。因此润滑油需要时常更换,而更换的润滑油如果直接抛弃,不但会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润滑油再生成为现有的技术热点。申请号为CN201220598754.8,名称为润滑油再生装置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再生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沉降罐、吸附器和过滤塔,所述加热搅拌装置的上方设有进油管,下方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沉降罐的进油管相连接,沉降罐的出油口与吸附器的进油口连接,吸附器出油口与过滤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器设置有出油管,该出油管与润滑油调和装置连接;所述吸附器为活性氧化铝。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工艺合理,所生产的润滑油达到国标,具有推广意义。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处理润滑油中的有机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实现了对润滑油中的有机物进行硫酸处理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沉降罐、吸附器和过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炼油室、冷却室、反应室和过滤室;所述过滤网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所述冷却室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反应室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所述反应室连接有硫酸管;所述炼油室、冷却室、反应室和过滤室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有两个开口且两个开口之间有间隙。所述反应室内部的搅拌桨横向设置。所述搅拌桨为涡轮式或者推进式。所述缓冲管的长度为1-2.5m。所述沉降罐连接真空加压装置。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有:1、本技术通过硫酸对润滑油中的有机物进行反应,除去其中的有机物。将需要再生的润滑油通过过滤网到达炼油室内,升温到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将其通入冷却室内让其静置,待油冷却至常温,通入反应室,通入硫酸并搅拌,反应后通入过滤室过滤,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2、本技术的缓冲管的竖直设置且有两个开口,是为了隔热或者热冷。3、本技术的搅拌桨横向设置,防止润滑油与硫酸之间的接触不充分。4、本技术的搅拌桨为涡轮式或者推进式,接触面积大,便于反应。5、本技术的缓冲管具有一定的长度,太长会增加成本,太短不能有效缓冲热量和冷量。缓冲管的长度为1-2.5m为合适的长度。6、本技术的沉降罐连接真空加压装置,加压加快沉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附图说明:1、加热搅拌装置,2、沉降罐,3、吸附器,4、过滤塔,5、过滤网,6、炼油室,7、冷却室,8、反应室,9、过滤室,10、加热电阻丝,11、冷凝管,12、搅拌桨,13、硫酸管,14、缓冲管,15、真空加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对有机物进行硫酸处理后,再通入碱液下一步处理。实施例2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缓冲管14的横截面上设置有两个开口且两个开口之间有间隙。实施例3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反应室8内部的搅拌桨12横向设置。实施例4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搅拌桨12为涡轮式或者推进式。实施例5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缓冲管14的长度为1-2.5m。实施例6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沉积罐2连接真空加压装置15。实施例7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所述缓冲管14的横截面上设置有两个开口且两个开口之间有间隙。所述反应室8内部的搅拌桨12横向设置。所述搅拌桨12为涡轮式或者推进式。所述缓冲管14的长度为1-2.5m。所述沉积罐2连接真空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润滑油再生有机物硫酸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搅拌装置(1)、沉积罐(2)、吸附器(3)和过滤塔(4),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塔(4)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过滤网(5)、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所述过滤网(5)为三维立体网状;所述炼油室(6)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所述冷却室(7)四壁的夹层内设置有冷凝管(11);所述反应室(8)内部设置有搅拌桨(12),所述反应室(8)连接有硫酸管(13);所述炼油室(6)、冷却室(7)、反应室(8)和过滤室(9)相互之间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缓冲管(14)。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昌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德阳昌盛至轩石油化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