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属于电器领域,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其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也方便后续功能扩展,组装也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属于电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插座,尤其是壁式插座,一般均包括取电用的金属插片,电器的插头插接到金属插片上实现取电,而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插座领域也在日益更新,插座的功能也在逐步完善,其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很多插座内部会加装一些电子功能,比如wifi模块、USB输出模块等,这种电子元件的加入对插座的内部空间提出一定的要求,传统的插座内部结构、导线排布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而且现在的插座,功能基本是固定不变的,一旦组装完成后,无法在其上面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如果想要新增加功能模块,只能重新设计产品,研发投入较大,尤其是模具之类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结构紧凑,也方便后续功能扩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本技术的智能插座,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金属插片用于连接取电的电器,输出为交流电,为了合理布局智能插座的内部空间,本技术中智能插座的内部结构采用层叠结构,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即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金属插片三个层次堆叠,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且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是插接连接,首先插接方便,快速插拔,另外插接的结构省去了导线,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而且,金属插片与第一电路板也是通过接触导电,也省去了导线,同样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整个智能插座内部基本没有导线,组装基本利用插接完成,实现了模块化组装,这种设计方便将这些独立零件组装到其他型号的产品上,而不用重新开模,节约成本,而且内部结构紧凑,安全度较高。最后,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本实施例中的扩展模块泛指市面上一些即插式的功能性模块,例如wifi模块、音频模块、插座模块等,扩展接口为用户或厂家提供后续扩展的便利,例如原有的插座上没有wifi模块,而厂家在根据市场或客户需要时需要加入该模块,此时无需重新开模设计产品,只需要将单独的wifi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即可,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而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可以单买到wifi模块,则可以自行将该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上就可实现新的功能,非常方便。作为优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设有衬板。作为优选,所述衬板上设有用于容置扩展模块用的扩展槽,扩展槽与所述扩展接口位置对应。作为优选,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扩展槽位置对应的插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一电路板上,所述衬板夹装在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衬板上,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衬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触针插槽,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插入所述触针插槽的电触针。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导电触片,所述金属插片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设有第二导电触片,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二导电触片接触;或,所述第一电路板和金属插片其中之一设有第一导电触片,另一个上设有供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插入用的第二导电插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用于与市电连接的第三导电触片。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插座的爆炸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智能插座,本实施例主要安装在墙体上,包括底壳与面板,底壳与面板在图中未示出,底壳内设有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1、USB接口21,电器插装到金属插片1用于取电,金属插片输出为交流电,金属插片1一般为三脚插片或者USB接口,USB接口一般连接的普通的电子设备,为弱电,USB接口21与市电之间设有稳压元件22,稳压元件22将市电转换成直流弱电,稳压元件在电器领域是较为常用的电子元件,这里不作过多阐述。本实施例中,底壳内部还包括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以图1为例,第一电路板4位于最下方,所述第一电路板4与市电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底部包括第三导电触片41,第三导电触片41与市电直接连接,所述USB接口21设在所述第二电路板2上,所述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通过插接连接,首先插接方便,快速插拔,另外插接的结构省去了导线,避免了导线在内部空间凌乱的问题,减少短路问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插接结构: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电插槽42,所述第二电路板2的底部设有插入所述第一导电插槽42用的插接部23,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23为电触针,所述第一导电插槽42为触针插槽,利用电触针与触针插槽的插接结构,插装较为稳定,不容易脱离。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插片1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4电接触,即第一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2、金属插片1三个层次堆叠,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导电触片43,所述金属插片1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4设有第二导电触片11,第二导电触片11设在金属插片1的底部,且往下方延伸有一定距离,以方便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2上设有供第二导电触片11穿过的穿孔,也可以用避让缺口替代,所述第二导电触片11穿过第二电路板2后与第一导电触片43接触,两者为接触导电,同样没有导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扩展接口优选设置在第一电路板4上,为用户或厂家提供后续扩展的便利,例如原有的插座上没有wifi模块,而厂家在根据市场或客户需要时需要加入该模块,此时无需重新开模设计产品,只需要将单独的wifi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即可,大幅度减少研发投入,而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可以单买到wifi模块,则可以自行将该模块插接到扩展接口上就可实现新的功能,非常方便。为了插座整体结构更稳定,所述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设有衬板3,衬板3设在两个电路板之间,起到分隔作用,能避免两个电路板之间发生短路现象,同时,衬板3也一定程度上能对第一电路板4和第二电路板2起到定位固定作用,安装较为稳定,发生晃动等几率变小。为了更好地利用好衬板3,所述衬板3上设有用于容置扩展模块用的扩展槽31,扩展槽31内可插接其他功能类型的模块,例如照明模块、新增插脚模块、wifi模块等,第一电路板4上的扩展接口在扩展槽31的对应下方,扩展接口的结构优选与第一导电插槽42类似,以实现即插即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包括与市电连接的电输出端,所述电输出端包括金属插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连接;所述金属插片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电路板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接触;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或第二电路板上设有为扩展模块预留的扩展接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设有衬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上设有用于容置扩展模块用的扩展槽,扩展槽与所述扩展接口位置对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还包括底壳和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扩展槽位置对应的插口。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健,叶有缘,叶海东,梁建卫,邵丹锋,池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