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7921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镂空间断式焊点主栅线,每条主栅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对应的主栅线倾斜相交;同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提高了其与太阳能电池的接触密度,能更好地匹配高方阻电池工艺,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电流输出,实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且外观更美观,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国家开始逐渐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众多材料的太阳能电池中,晶体硅电池材料和工艺发展日渐成熟,而且考虑到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晶体硅太阳电池正向着更加环保的方向迈进,可以预料今后晶体硅太阳电池仍是太阳能电池研究的主流方向。现在太阳能电池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转换效率的问题。现阶段,常规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提升的主流方向还是高方阻浅结密栅结合高质量表面钝化处理的技术,而降低生产成本的主要方向则是印刷浆料的合理化应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几乎全部采用纵横式栅线设计,不利于栅线的进一步密集化,制约着太阳能电池高方阻工艺的发展。例如,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主要是由纵横式的主栅线、细栅线和边框线组成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些许优化,包括主栅线的镂空设计、焊点的间断化设计;细栅线的根数更加密集且出现了二次印刷方案;主栅线之间为了防止断栅对电流收集的影响,逐步出现了采用平行于主栅的细栅设计,但基本的结构没有改变和优化,不利于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提高了其与太阳能电池的接触密度,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主栅线,每条所述主栅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排列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相邻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一一对应连接,每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对应的所述主栅线倾斜相交;同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所述防断栅细栅线与所述主栅线平行设置,所述防断栅细栅线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相连接。其中,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所述主栅线之间的夹角为0~180°。其中,相邻两组细栅线之间的防断栅细栅线错位排列。其中,所述主栅线的数量为至少3根,且相邻两根所述主栅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其中,所述主栅线为镂空间断式焊点主栅线,由两条宽度均为20~500μm细栅线和设置于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的间断式焊点组成,所述主栅线的宽度为0.1~2mm。其中,所述间断式焊点为镂空式,所述间断式焊点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五角星形。其中,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的宽度为10~60μm。其中,所述防断栅细栅线的数量为至少3列,且所述防断栅细栅线在相邻两列所述主栅线之间等间距设置。其中,所述防断栅细栅线的宽度为10~60μm。其中,所述主栅线为非烧穿型浆料制成的主栅线,所述防断栅细栅线为非烧穿型浆料制成的防断栅细栅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主栅线,每条主栅线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排列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相邻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一一对应连接,每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对应的主栅线倾斜相交,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主栅线倾斜相交的设置使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硅片接触面积比传统纵横式栅线更大,少数载流子收集几率和效率更高,更适应高方阻技术的匹配,并且叶脉状细栅线比传统纵横式栅线更为美观;同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防断栅细栅线与主栅线平行设置,防断栅细栅线的两端部分别与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相连接,防断栅细栅线的设置,能更有效的避免断栅、虚印对电流收集的影响,进一步增加载流子的收集几率,且更为美观;本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提高了其与太阳能电池的接触密度,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主栅线;1’-主栅线;2-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细栅线;3-防断栅细栅线;4-间断式焊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2至图3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是由主栅线1’和细栅线2’组成,主栅线和细栅线采用纵横式栅线设计,不利于栅线的进一步密集化,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低。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主栅线1,每条主栅线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排列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相邻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一对应连接,每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对应的主栅线1倾斜相交,优选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主栅线1之间的夹角为0~180°,例如0°、10°、20°、30°、40°、50°、60°、70°、80°、90°、100°、120°、130°、140°、150°、170°、180°等,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主栅线倾斜相交的设置使叶脉状交叉细栅线与硅片接触面积比传统纵横式栅线更大,少数载流子收集几率和效率更高,更适应高方阻技术的匹配,并且叶脉状细栅线比传统纵横式栅线更为美观;同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3,防断栅细栅线3与主栅线1平行设置,防断栅细栅线3的两端部分别与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相连接,防断栅细栅线的设置,能更有效的避免断栅、虚印对电流收集的影响,进一步增加载流子的收集几率,且更为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说的宽度,是以页面视图为准,将主栅线1、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防断栅细栅线3沿竖直方向放置,其在水平方向的距离。相邻两组细栅线之间的防断栅细栅线3错位排列。所说的错位排列,可以为:两列主栅线1之间,一一对应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的端部相交;其中,一组细栅线中,防断栅细栅线3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之间,并与相邻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的端部相连接,此时防断栅细栅线3与主栅线1平行设置;相邻的另一组细栅线中,防断栅细栅线3设置于上下相邻的两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之间,并与相邻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的中部相连接,此时防断栅细栅线3也与主栅线1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主栅线1为镂空间断式焊点主栅线,由两条宽度均为20~500μm的细栅线和设置于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的间断式焊点4组成,且主栅线1的间断式焊点4为镂空式,浆料节省了20~50%,且有效降低了表面复合,提高了开路电压;优选地,主栅线1的宽度,即两条细栅线之间的距离为0.1~2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主栅线(1),每条所述主栅线(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排列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相邻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一对应连接,每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对应的所述主栅线(1)倾斜相交;同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3),所述防断栅细栅线(3)与所述主栅线(1)平行设置,所述防断栅细栅线(3)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叶脉状栅线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平行排列的主栅线(1),每条所述主栅线(1)的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列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每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包括若干平行且等距排列的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相邻一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的一条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一一对应连接,每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对应的所述主栅线(1)倾斜相交;同列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组中,以相邻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为一组细栅线,每组细栅线的两条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之间设置有防断栅细栅线(3),所述防断栅细栅线(3)与所述主栅线(1)平行设置,所述防断栅细栅线(3)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脉状交叉细栅线(2)与所述主栅线(1)之间的夹角为0~1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细栅线之间的防断栅细栅线(3)错位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印刷网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石明孙海平刘仁中奚彬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奥特斯维能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