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695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体内设置有沿阀腔往复移动的滑动块,滑动块将阀腔分隔为调节腔及切换腔,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接管路衔接的调节口,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分别与不同的外接管路衔接的第一衔接口、第二衔接口及第三衔接口,切换腔位于第一衔接口与第二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联通通道,切换腔位于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联通通道,滑动块位于切换腔内设置有切换配合部,切换配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阀腔内设置有将滑动块向调节腔复位的复位件。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水压自动控制不同流路切换的压力控制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控制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净水系统,一般使用电磁阀实现工作位的切换。由于电磁阀需要通过电路方式实现控制,一旦管路排布较为复杂或电磁阀长时间使用之后,管路内的流体会渗入电磁阀的控制电路内,使其控制电路产生故障,另一方面,电磁阀配合控制电路的控制方式也使净水系统的结构复杂化,给安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水压自动控制不同流路切换的压力控制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沿阀腔往复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将阀腔分隔为调节腔及切换腔,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接管路衔接的调节口,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分别与不同的外接管路衔接的第一衔接口、第二衔接口及第三衔接口,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一衔接口与第二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联通通道,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联通通道,所述的滑动块位于切换腔内设置有切换配合部,所述的切换配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阀腔内设置有将滑动块向调节腔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的调节腔液压小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一密封件将第一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相联通;所述的调节腔水压大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二密封件将第二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一衔接口相联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单一滑动块,由调节口的外接管道接入流体压力变化来调节滑动块位置,从而密封不同的联通通道,造成不同的衔接口联通状态,实现由流体调节阀体水路切换,避免了采用电磁阀进行调节所带来的弊端,复位件则缩短切换状态的间隔及控制切换所需水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界联通的调节腔安装口及封闭调节腔安装口的调节腔端盖,所述的调节腔端盖设置有呈环状且开口朝向滑动块的间距块,该间距块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流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件复位之后,滑动块会与调节腔端盖相贴合,需要再次向切换腔移动时,液体需要先挤入滑动块与节腔端盖之间的间隙,当完全充满液体后液压才能发挥作用,这样就降低了启动效率,增设间距块使复位件复位之后滑动块与调节腔端盖仍保持间距,间距块上的流通孔使间距块的内部也充满液体,当液压产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提高反应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腔端盖朝向滑动块的端面上位于间距块的环形内侧设置有容置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腔进一步增加完全复位后滑动块与调节腔端盖之间的液体储存量,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界联通的切换腔安装口及封闭切换腔安装口的切换腔端盖,所述的第二联通通道包括设置于切换腔端盖内的T形通道,所述的T形通道包括朝向切换配合部的轴向部及与轴向部垂直联通并贯穿切换腔端盖的径向部,所述的切换腔围绕端盖外周面设置有与径向部相对的循环通道,该循环通道与第三衔接口相联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通道一方面合理利用切换腔端盖内的空间,另一方面配合循环通道,使阀体的结构更加紧凑,第三衔接口无需为了正常流通而避开端盖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腔内周设置有限制滑动块滑移范围的限位台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台阶限制滑动块滑移范围,即限制复位件的形变范围,避免突然的高压使复位件过度形变,造成使用寿命降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复位件为套设于切换配合部的弹簧,所述的阀腔内周设置有将复位件压缩于滑动块的压缩台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换配合部作为复位件的安装位及导向,增加复位件安装稳定性,配合压缩台阶可缩短复位件的长度,简化内部结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联通通道包括供切换配合部穿过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的第一密封件为套设于切换配合部并与第一配合部密封配合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配合部作为切换配合部的导向的同时作为第一密封件的配合位,一方面增加移动稳定性,另一方面由切换配合部将第一密封件挤压于第一配合部内周,增强密封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二联通通道与切换配合部端面相对设置的过口,所述的第二密封件为安装于切换配合部端部并与过口密封配合的密封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块给予过口较大的密封面积,且在密封配合时一部分形变进入第二联通通道内,保证足够的密封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口、第一衔接口、第二衔接口及第三衔接口沿滑动块移动方向依次排布于阀体外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各调节口及衔接口依次排布于阀体外周面,使管接位置更加直观且集中,便于安装及更换,避免偏位设置或设置于端盖,造成安装的不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调节腔端盖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2,阀体1内设置有沿阀腔2往复移动的滑动块3,滑动块3将阀腔2分隔为调节腔21及切换腔22,阀体1设置有将调节腔21与外接管路衔接的调节口11,阀体1设置有将调节腔21分别与不同的外接管路衔接的第一衔接口12、第二衔接口13及第三衔接口14,切换腔22位于第一衔接口12与第二衔接口13之间设置有第一联通通道15,切换腔22位于第二衔接口13与第三衔接口14之间设置有第二联通通道16,滑动块3位于切换腔22内设置有切换配合部31,切换配合部3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32和第二密封件33,阀腔2内设置有将滑动块3向调节腔21复位的复位件34,调节腔21液压小于复位件34产生的压强时第一密封件32将第一联通通道15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13与第三衔接口14相联通;调节腔21水压大于复位件34产生的压强时第二密封件33将第二联通通道16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13与第一衔接口12相联通,利用单一滑动块3,由调节口11的外接管道接入流体压力变化来调节滑动块3位置,从而密封不同的联通通道,造成不同的衔接口联通状态,实现由流体调节阀体1水路切换,避免了采用电磁阀进行调节所带来的弊端,复位件34则缩短切换状态的间隔及控制切换所需水压。阀体1设置有将调节腔21与外界联通的调节腔安装口17及封闭调节腔安装口17的调节腔端盖4,调节腔端盖4设置有呈环状且开口朝向滑动块3的间距块41,该间距块41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流通孔42,复位件34复位之后,滑动块3会与调节腔端盖4相贴合,需要再次向切换腔22移动时,液体需要先挤入滑动块3与节腔端盖之间的间隙,当完全充满液体后液压才能发挥作用,这样就降低了启动效率,增设间距块41使复位件34复位之后滑动块3与调节腔端盖4仍保持间距,间距块41上的流通孔42使间距块41的内部也充满液体,当液压产生变化时,能够快速响应,提高反应效率。调节腔端盖4朝向滑动块3的端面上位于间距块41的环形内侧设置有容置腔43,容置腔43进一步增加完全复位后滑动块3与调节腔端盖4之间的液体储存量,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阀体1设置有将调节腔21与外界联通的切换腔安装口18及封闭切换腔安装口18的切换腔端盖5,第二联通通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控制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沿阀腔往复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将阀腔分隔为调节腔及切换腔,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接管路衔接的调节口,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分别与不同的外接管路衔接的第一衔接口、第二衔接口及第三衔接口,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一衔接口与第二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联通通道,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联通通道,所述的滑动块位于切换腔内设置有切换配合部,所述的切换配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阀腔内设置有将滑动块向调节腔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的调节腔液压小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一密封件将第一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相联通;所述的调节腔水压大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二密封件将第二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一衔接口相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阀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沿阀腔往复移动的滑动块,所述的滑动块将阀腔分隔为调节腔及切换腔,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接管路衔接的调节口,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分别与不同的外接管路衔接的第一衔接口、第二衔接口及第三衔接口,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一衔接口与第二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联通通道,所述的切换腔位于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联通通道,所述的滑动块位于切换腔内设置有切换配合部,所述的切换配合部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阀腔内设置有将滑动块向调节腔复位的复位件,所述的调节腔液压小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一密封件将第一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三衔接口相联通;所述的调节腔水压大于复位件产生的压强时第二密封件将第二联通通道进行封闭,第二衔接口与第一衔接口相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设置有将调节腔与外界联通的调节腔安装口及封闭调节腔安装口的调节腔端盖,所述的调节腔端盖设置有呈环状且开口朝向滑动块的间距块,该间距块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流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腔端盖朝向滑动块的端面上位于间距块的环形内侧设置有容置腔。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迎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