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2672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沿中间包横向方向间隔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在每个浸入式水口两侧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对称设有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外侧对称设有使中间包车横梁纵向水平移动的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影响现有连铸工艺的前提下,能有效避免水口堵塞、结瘤等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在使用前后频繁安装、拆卸该电磁旋流装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旋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的连铸过程中,尤其是含AI元素的特钢连铸中,浸入式水口的堵塞、结瘤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影响连铸坯内部质量及连铸的拉速,也影响了连铸工艺的顺行。而对此采取的措施就包括对浸入式水口的结构优化及改造,如日本一家公司就在浸入式水口颈部放置旋转叶片来产生旋流,避免堵塞及结瘤的发生,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容易损坏,不利于推广使用。基于电磁力产生的作用在浸入式水口内部钢水上的旋转力避免了传统机械式的不足,但是,连铸机型式的多样性及较高的环境温度导致安装操作发生诸多不便。另外在现有操作模式下,增加安装、拆卸等操作步骤也是钢厂不愿意接受的,因此,想在浸入式水口区域安装电磁搅拌装置,其安装方式对现场工艺操作等产生的负面影响则需特别考虑。以专利CN203956040U提到的一种开合式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为例,解决了安装与拆卸问题,但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产事故,无法及时的采取措施,同时,由于该装置的驱动装置采用的是电动方式,在高温环境下,其驱动装置易发生损坏;以专利CN201510661538.1提到的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搅拌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为例,解决了磁场力偏小问题,但没有解决使用操作及安装拆卸问题,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有专人看护该装置,需要在使用前后安装及拆卸,增加了人工成本及操作工序,且该专利需要在中间包包底安装或焊接轨道,增加了中间包的高度,使中间包在使用后不能安装在翻包机上翻包,影响正常的操作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现有连铸工艺的条件下,能有效避免水口堵塞、结瘤等问题,同时又无需重复拆装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在每个浸入式水口两侧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对称设有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外侧对称设置有使中间包车横梁纵向移动的传动装置。位于浸入式水口两侧的两台电磁力发生装置的间距K≥230mm。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间包车侧梁外侧的纵向导轨、分别与纵向导轨两侧轨槽相配合的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减速齿轮箱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为主动车轮提供传动动力,所述从动车轮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所述中间包车横梁两侧延伸有凸出固定部,所述凸出固定部通过销轴与从动车轮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为U形固定框架,由碳钢板焊接或螺接而成,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分别对称固定在U形固定框架内壁上。所述浸入式水口管壁厚度相比于同条件下不使用电磁搅拌装置的管壁厚度厚10-20mm,内径增加5-10mm,达到30-40mm。所述电磁力发生装置的最高点距离中间包包底的距离H≥10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传动装置安装在中间包车左右侧梁外部,此处是低温区域,最高温度约为40℃,而中间包附近区域温度在100-200℃,可以避免传动装置中动力系统因高温而失效或损毁,中间包包底没有滑行轨道,不影响后续翻包操作工艺,电磁搅拌装置安装好后,可以实现反复使用而不需要人为反复拆卸安装,不会增加操作工序,相比于其他方式更加高效。2、本技术中电磁力发生装置与碳钢材质的固定框架连接,磁路通过固定框架传输,与在空气中传输相比,磁场强度增加10%。3、浸入式水口管壁厚度相比于同条件下不使用电磁搅拌装置的管壁厚度厚10-20mm,内径增加5-10mm,达到30-40mm,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提高钢水在水口内旋转的惯性力的同时,又可以防止旋转惯性力增加导致水口管壁破损。4、电磁力发生装置的最高点距离中间包包底的距离H≥100mm,位于浸入式水口两侧的两台电磁力发生装置的间距K≥230mm,在连铸操作中添加保护渣时,电磁搅拌装置不必移动后退,避免频繁操作,同时可以避免在紧急状态下影响水口事故闸板的运行。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既不影响现有的连铸工艺,又能有效避免浸入式水口的堵塞、结瘤,同时又无需重复拆装。本技术可普遍适用于现有的方坯、圆坯连铸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磁力发生装置与固定框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方式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方式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传动装置示意图。图中:1—中间包,2—中间包车侧梁,3—浸入式水口,4—电磁力发生装置,5—U形固定框架,6—中间包车横梁,7—传动装置,8—销轴,9—电机,10—减速箱,11—支架,12—主动轮,13—轨道,14—从动轮,15—结晶器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3沿中间包1横向方向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所述浸入式水口3管壁厚度相比于同条件下不使用电磁搅拌装置的管壁厚度厚10-20mm,内径增加5-10mm,达到30-40mm,在每个浸入式水口3两侧沿中间包1横向方向对称安装有间距400mm≥K≥230mm的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4,所述电磁力发生装置4位于结晶器盖板15之上,且最高点距离中间包包底的距离150mm≥H≥100mm,且通过U形固定框架5与中间包车横梁6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2外侧对称设置有使中间包车横梁6纵向移动的传动装置7,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7安装在中间包车左右侧梁2外部,此处是低温区域,最高温度约为40℃,而中间包附近区域温度在100-200℃,可以避免传动装置7中动力系统因高温而失效或损毁,不需要人为反复拆卸安装,不会增加操作工序,相比于其他方式更加高效,浸入式水口3管壁厚度相比于同条件下不使用电磁搅拌装置的管壁厚度厚10-20mm,内径增加5-10mm,达到30-40mm,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提高钢水在水口内旋转的惯性力的同时,又可以防止旋转惯性力增加导致水口管壁破损,电磁力发生装置4的最高点距离中间包包底的距离150mm≥H≥100mm,位于浸入式水口3两侧的两台电磁力发生装置的间距400mm≥K≥230mm,在连铸操作中添加保护渣时,电磁搅拌装置不必移动后退,避免频繁操作,同时可以避免在紧急状态下影响水口事故闸板的运行。如图5所示,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间包车侧梁外侧的纵向导轨13、分别与纵向导轨两侧轨槽相配合的主动车轮12和从动车轮14、减速齿轮箱10和电机9,所述电机9通过减速齿轮箱10为主动车轮12提供传动动力,所述中间包车横梁6两侧延伸有凸出固定部,所述凸出固定部通过8销轴与从动车轮14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U形固定框架5由Q235A钢板焊接或螺接而成,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4分别对称固定在U形固定框架5内壁上,电磁力发生装置4与碳钢材质的U形固定框架5连接,磁路通过U形固定框架5传输,与在空气中传输相比,磁场强度增加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每个浸入式水口3两侧的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4分别对称固定在一个U形固定框架5上,各U形固定框架5间隔固定在横梁6上;中间包车横梁6的两端设置有凸起的固定部,所述中间包车横梁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沿中间包横向方向间隔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浸入式水口两侧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对称设有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外侧对称设有使中间包车横梁纵向水平移动的传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若干个浸入式水口沿中间包横向方向间隔安装在中间包底部并插入结晶器钢液面以下,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浸入式水口两侧沿中间包横向方向对称设有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所述2台电磁力发生装置通过固定组件与中间包车横梁连接,在中间包车两侧梁外侧对称设有使中间包车横梁纵向水平移动的传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浸入式水口两侧的两台电磁力发生装置的间距K≥2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浸入式水口电磁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中间包车侧梁外侧的纵向导轨、分别与纵向导轨两侧轨槽相配合的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减速齿轮箱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为主动车轮提供传动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民张正红何浩曾岳飞肖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