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眼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2355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包括基部,插脚部和设置于基部和插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合围形成鱼眼孔,鱼眼端子还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受到挤压后产生反向作用力的弹性件。当鱼眼端子进行插装时,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受到线路板导电孔的挤压差生弹性形变,进而弹性件受压受压后产生反向的弹性力,该弹性力使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与导电孔充分接触,从而使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的连接更为可靠。并且,鱼眼端子与线路板接触面积增大,相互作用力增加,从而降低鱼眼端子和线路板的接触电阻,进而降低发热量,因此该鱼眼端子可适用于大电流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领域电气连接件
,具体涉及一种鱼眼端子
技术介绍
压配式端子与PCB板(即线路板)的结合是一种无焊点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既可以减小助焊剂的使用和避免主板过高温锡炉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又可以简单拔除替换。因没有空焊等焊锡问题,其电气的可靠性较高,从而广泛应用于通讯、车载电子产品等产业。鱼眼端子为压配式端子的一种类型,其两弹性部受挤压发生弹性收缩,使鱼眼端子顺利插装在线路板的导电孔内,从而实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电连接。鱼眼端子具有与线路板组装便捷,不需要焊接且具有可拆换性,能匹配线路板上更小的导电插孔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鱼眼端子依次包括基部、与所述基部相连的两个弹性部以及与两个弹性部相连的插脚部。所述弹性部呈圆弧线状,两弹性部相向设置,并且所述的两弹性部之间形成鱼眼孔。安装时,弹性部受挤压就容易发生弹性收缩,与线路板上的导电孔配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鱼眼端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两弹性部的结构特点导致其与导电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插入和退出均比较容易,从而导致电连接不可靠;其次,鱼眼端子与线路板之间的接触电阻较大,因此对于大电流的应用场景,发热量较大,温升较高。因此,现有的鱼眼端子的结构不甚合理,还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鱼眼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连接不可靠和无法适应大电流应用场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包括基部,插脚部和设置于所述基部和所述插脚部之间的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相对设置合围形成鱼眼孔,所述鱼眼端子还包括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受到挤压后产生反向作用力的弹性件。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的V型筋,该V型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相连。可选的,所述V型筋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可选的,所述V型筋覆盖封闭所述鱼眼孔。可选的,所述V型筋在所述鱼眼孔沿所述鱼眼端子延伸方向具有设定长度的延伸。可选的,所述V型筋、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通过墩压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弹性件通过焊接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可选的,所述鱼眼孔靠近所述基部的一端及靠近所述插脚部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与所述鱼眼孔连接处设有凸棱。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外侧棱角处设有圆角。可选的,所述插脚部的末端四周设有斜面。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当所述鱼眼端子进行插装时,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受到线路板导电孔的挤压差生弹性形变,进而所述弹性件受压受压后产生反向的弹性力,该弹性力使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导电孔充分接触,从而使所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的连接更为可靠。并且,所述鱼眼端子与所述线路板接触面积增大,相互作用力增加,从而降低所述鱼眼端子和所述线路板的接触电阻,进而降低发热量,因此该鱼眼端子可适用于大电流的场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所述鱼眼孔靠近所述基部的一端及靠近所述插脚部的一端连通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与所述鱼眼孔连接处设有凸棱,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可使得弹性部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弹性收缩,进而使端子插入线路板的导电插孔时更轻松省力。本技术中,所述弹性部的外侧棱角处设有圆角,通过设置圆角可有效防止鱼眼端子在插装的过程中,弹性部的外侧棱角破坏线路板的导电插孔,同时也能避免鱼眼端子表面的镀锡层被破坏。本技术中,所述插脚部的末端四周设有斜面,设置所述斜面可利于端子插入线路板的导电插孔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部、2-第一弹性部、3-插脚部、4-第二弹性部、5-鱼眼孔、6-V型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鱼眼端子实施例。该鱼眼端子插装在线路板的导电孔内,实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的电连接。该鱼眼端子包括基部11、插脚部33以及设置于所述基部11和所述插脚部33之间的第一弹性部2和第二弹性部4。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3结构相同,均为弧形结构,两者相对设置,形成鱼眼孔55。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之间V型筋66。具体地,V型筋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相连接,凸起部位于所述鱼眼孔55中。所述V型筋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也即V型横截面垂直于所述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当所述鱼眼端子进行插装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受到线路板导电孔的挤压差生弹性形变,进而所述V型筋6受压,根据V型筋6的结构特征可以,其受压后产生反向的弹性力,该弹性力使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与所述导电孔充分接触,从而使所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的连接更为可靠。并且,所述鱼眼端子与所述线路板接触面积增大,相互作用力增加,从而降低所述鱼眼端子和所述线路板的接触电阻,进而降低发热量,因此该鱼眼端子可适用于大电流的场合。本实施例中,所述V型筋6完全覆盖所述鱼眼孔5。显而易见地,所述V型筋6也可仅在所述鱼眼孔5内延伸设定长度。所述V型筋6与所述第一弹性部2、所述第二弹性部4通过墩压一体成型。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V型筋6单独加工,然后通过焊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固定方式连接。该种实施方式便于对现有的鱼眼端子进行改造。显而易见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V型筋6的V型横截面不严格局限于垂直于所述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V型筋6还可采用弹簧,弹性斜面等其他弹性结构或零部件作为弹性件,满足在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受到挤压时产生方向作用力即可。所述鱼眼孔5靠近所述基部1的一端及靠近所述插脚部3的一端设置有半圆孔,所述半圆孔与所述鱼眼孔5连接处设有凸棱,如此设计,可使得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发生弹性收缩,进而使所述鱼眼端子插入线路板的导电孔时更轻松省力。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的外侧棱角处设有圆角,如此设置,可有效防止所述鱼眼端子在插装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的外侧棱角破坏线路板的导电孔,同时也能避免所述鱼眼端子表面的镀锡层被破坏。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插脚部3的末端四周设有斜面,设置所述斜面可更利于所述鱼眼端子插入线路板的导电孔。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鱼眼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1),插脚部(3)和设置于所述基部(1)和所述插脚部(3)之间的第一弹性部(2)和第二弹性部(4),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相对设置合围形成鱼眼孔(5),所述鱼眼端子还包括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受到挤压后产生反向作用力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1),插脚部(3)和设置于所述基部(1)和所述插脚部(3)之间的第一弹性部(2)和第二弹性部(4),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相对设置合围形成鱼眼孔(5),所述鱼眼端子还包括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受到挤压后产生反向作用力的弹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之间的V型筋(6),该V型筋(6)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部(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4)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筋(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鱼眼端子的延伸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筋(6)覆盖封闭所述鱼眼孔(5)。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特奇李旺万侃侃
申请(专利权)人:合兴集团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