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调节块,内腔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内腔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调节块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手持端连接,所述手持端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所述固定板与模具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校验齿上设置有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产品合格率高,方便控制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压铸的小型模具铸件,大部分很不好控制压力,很容易造成不合格品,合格率很低,同时操作很不方便。现有技术中对于模具的厚度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往往很难达到要求,生产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产品合格率高,方便控制的可调节模具。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调节块,内腔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内腔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调节块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手持端连接,所述手持端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所述固定板与模具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校验齿上设置有刻度。通过在内腔中设置校验齿并在校验齿上设置刻度,可以对照刻度更加精确的将样品控制在一定要求的厚度,使得精确度和合格率更高,且便于控制和使用。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使得调节块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进行使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设置有三个。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至少三个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为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厚度为3~8cm。进一步的,所述校验齿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将校验齿由透彻材料制成,可以更好的观察客户和内腔中的情况,更好的控制合格率,使得合格率大大提高。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内腔中设置校验齿并在校验齿上设置刻度,可以对照刻度更加精确的将样品控制在一定要求的厚度,使得精确度和合格率更高,且便于控制和使用。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使得调节块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进行使力。2、本技术通过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使得调节块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进行使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手持端,2、第一调节杆,3、第二调节杆,4、调节块,5、模具本体,6、内腔,7、连接杆,8、缓冲块,9、固定件,10、固定板,11、固定底座,12、刻度,13、校验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模具本体5,模具本体5内部设置有内腔6,内腔6中设置有调节块4,内腔6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13,内腔6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1,所述调节块4与第二调节杆3连接,第二调节杆3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2连接,第一调节杆2另一端与手持端1连接,所述手持端1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1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所述第二调节杆3和第一调节杆2数量有三个;所述固定底座11通过连接杆7与固定板10连接,所述固定板10通过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所述固定板10与模具本体5之间设置有缓冲块8,所述校验齿13上设置有刻度12。通过在内腔6中设置校验齿13并在校验齿13上设置刻度12,可以对照刻度12更加精确的将样品控制在一定要求的厚度,使得精确度和合格率更高,且便于控制和使用。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4,使得调节块4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4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1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1进行使力。固定板10通过至少三个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缓冲块8为弹性材料制成。调节块4厚度为3cm。校验齿13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将校验齿13由透彻材料制成,可以更好的观察客户和内腔6中的情况,更好的控制合格率,使得合格率大大提高。实施例二:本技术包括模具本体5,模具本体5内部设置有内腔6,内腔6中设置有调节块4,内腔6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13,内腔6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1,所述调节块4与第二调节杆3连接,第二调节杆3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2连接,第一调节杆2另一端与手持端1连接,所述手持端1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1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所述第二调节杆3和第一调节杆2数量有三个;所述固定底座11通过连接杆7与固定板10连接,所述固定板10通过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所述固定板10与模具本体5之间设置有缓冲块8,所述校验齿13上设置有刻度12。通过在内腔6中设置校验齿13并在校验齿13上设置刻度12,可以对照刻度12更加精确的将样品控制在一定要求的厚度,使得精确度和合格率更高,且便于控制和使用。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4,使得调节块4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4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1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1进行使力。固定板10通过至少三个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缓冲块8为弹性材料制成。调节块4厚度为8cm。校验齿13为透明材料制成。通过将校验齿13由透彻材料制成,可以更好的观察客户和内腔6中的情况,更好的控制合格率,使得合格率大大提高。实施例三:本技术包括模具本体5,模具本体5内部设置有内腔6,内腔6中设置有调节块4,内腔6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13,内腔6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1,所述调节块4与第二调节杆3连接,第二调节杆3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2连接,第一调节杆2另一端与手持端1连接,所述手持端1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1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所述第二调节杆3和第一调节杆2数量有三个;所述固定底座11通过连接杆7与固定板10连接,所述固定板10通过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所述固定板10与模具本体5之间设置有缓冲块8,所述校验齿13上设置有刻度12。通过在内腔6中设置校验齿13并在校验齿13上设置刻度12,可以对照刻度12更加精确的将样品控制在一定要求的厚度,使得精确度和合格率更高,且便于控制和使用。设置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调节杆2和第二调节杆3,可以更好的控制调节块4,使得调节块4能够垂直前进。通过第二调节杆3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2,可以更好的对调节块4进行控制,并最大程度上达到省力的效果。通过在手持端1外部设置防滑套,可以更好的在手持端1进行使力。固定板10通过至少三个固定件9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5上。缓冲块8为弹性材料制成。调节块4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调节块,内腔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内腔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调节块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手持端连接,所述手持端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所述固定板与模具本体之间设置有缓冲块,所述校验齿上设置有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中设置有调节块,内腔侧壁上设置有校验齿,内腔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调节块与第二调节杆连接,第二调节杆另一端与第一调节杆连接,第一调节杆另一端与手持端连接,所述手持端设置为圆柱形,所述手持端外部设置有防滑套,所述第二调节杆横截面大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连接杆与固定板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上,所述固定板与模具本体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蒙特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