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1914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1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管路是否有液体的红外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一容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容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待测管路连通,当容腔无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一位置,当容腔有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的折射配合红外检测电路,实现了间接检测,安全不用隔离,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要求空间更小,检测速度高,实现更加容易,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管路是否有液体的红外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有些设备,在使用时必须有水,如果缺水,则会出现故障,甚至造成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对其是否有水进行检测,目前检测有水或无水的方式一般有:利用水位探针的方式:利用非纯净水有一定的导电性,从电路上实现检测,弊端在于,水位探针有防锈的要求,电路必须要隔离,有一定的安全问题,在低成本要求的场合无法达成要求。利用浮球开关,由于水的浮力,会使浮球浮起,在浮球上内置磁铁,再用霍尔开关,实现检测。弊端在于,要求安装场所容积要够大,如咖啡机的水箱,成本也较高。利用流量计检测,发现信号少了,就表示无水。成本较高,确认时间较长,会延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水的折射配合红外检测电路,实现了间接检测,安全不用隔离,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要求空间更小,检测速度高,实现更加容易,成本较低的红外检测装置。为此,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一容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容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待测管路连通,当容腔无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一位置,当容腔有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由红外发光二极管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由光敏三极管组成。进一步的,所述容腔由一两端开口的透明管提供,所述透明管两端的开口分别为进液口和出液口。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一容腔封装在一箱体内,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伸出箱体外。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利用水的折射配合红外检测电路,实现了间接检测,安全不用隔离,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要求空间更小,检测速度高,实现更加容易,成本较低,且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2和检测模块1,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包括电源和单片机(图中未示出),电源为单片机供电,电源可以是由电池提供或由适配器接市电提供。所述检测模块1包括红外发射模块11、红外接收模块12和一容腔13,本具体实施例中,红外发射模块11由红外发光二极管构成,红外接收模块12由光敏三极管构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红外接收模块12也可以由红外接收二极管构成,容腔13由一两端开口的透明管(如玻璃管)提供,所述透明管13两端的开口分别为进液口131和出液口132,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容腔13也可以是由其它可以让红外光线穿过的材料,如透明塑料等围合而成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长方体等。红外发光二极管11的正负端以及光敏三极管12的集极和射极分别与控制模块2的单片机连接,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光二极管11的的负端和光敏三极管12的射极同时连接到控制模块2的单片机的接地端,玻璃管13设置在红外发光二极管11和光敏三极管12之间,玻璃管13的进液口131与待测管路连通,当玻璃管13无液体时,红外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红外光线穿过玻璃管13到达第一位置,当玻璃管13有液体时,红外发光二极管11发出的红外光线穿过玻璃管13及液体到达第二位置,光敏三极管12设置在第一位置用于接收红外光线,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光敏三极管12可以设置第二位置用于红外光线。检测时,控制模块2的单片机输出驱动信号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11发出红外光线,当待测管路中无水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其它液体),玻璃管13内也无水,红外光线穿过玻璃管13到达光敏三极管12,光敏三极管12接收到红外光线后导通,控制模块2的单片机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当待测管路中有水时,玻璃管13内也充满水,红外光线穿过玻璃管13和水后,由于水的折射,红外光线无法到达光敏三极管12,光敏三极管12没有接收到红外光线后截止,控制模块2的单片机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则通过接收到信号的变化可以识别出有水或无水。实现了间接检测,安全不用隔离,简化了电路的设计,要求空间更小,检测速度高,实现更加容易,成本较低。光敏三极管12设置第二位置的检测过程与上面所述的相似,此不再细说。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外接环境光的干扰,提高检测准确度,将红外发光二极管11、光敏三极管12和玻璃管13封装在箱体14内,优选为不透光的箱体14,进液口131和出液口132伸出箱体14外,这样还可以对红外接收二极管11、光敏三极管12和玻璃管13进行有效保护,且携带方便。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红外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一容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容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待测管路连通,当容腔无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一位置,当容腔有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一容腔,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容腔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待测管路连通,当容腔无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一位置,当容腔有液体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红外光穿过容腔到达第二位置,所述红外接收模块设置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坚宝柴智魏肃刘双春刘全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