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奂宇专利>正文

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1777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7 05:05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包含有设置为与电动车的车架联接的座垫(1)、设置在座垫(1)的侧面部并且用于覆盖电动车的后车轮的侧防护装置、设置在侧防护装置上的脚踏板(11),满足了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通过侧防护装置防止了电动车的后车轮对承载人员产生伤害,通过座垫(1)和脚踏板(11)提高了承载人员的舒适度,不再使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的后座框架,因此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后座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二、
技术介绍
电动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被广泛地使用,为了承载人员或货物,需要在电动车的车架上安装后座装置,因此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车部件,在现有的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中,还都是直接使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的后座框架,由于电动车的速度大于自行车的速度,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会产生很大的惯性,从而对承载人员产生很大的伤害,特别对小孩,现有的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安全性能低。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因此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为与电动车的车架联接的座垫、设置在座垫的侧面部并且用于覆盖电动车的后车轮的侧防护装置、设置在侧防护装置上的脚踏板。由于设计了座垫、脚踏板和侧防护装置,满足了电动车高速行驶时。通过侧防护装置防止了电动车的后车轮对承载人员产生伤害,通过座垫和脚踏板提高了承载人员的舒适度,不再使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的后座框架,因此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本技术设计了,按照在电动车增加侧防护的方式把座垫、脚踏板和侧防护装置相互联接。本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把手、前支撑杆、靠板、后支撑杆和安全带,侧防护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套管、伸缩杆、插杆和护栏杆,在座垫的前端端面部设置有前支撑杆并且在前支撑杆上设置有把手,在座垫的后端端面部设置有后支撑杆并且在后支撑杆上设置有后支撑杆,在后支撑杆和座垫之间设置有安全带并且在座垫的侧面部设置有套管,伸缩杆设置在套管中并且伸缩杆设置为通过插杆与套管联接,在套管之间设置有护栏杆并且在伸缩杆之间设置有脚踏板。本技术设计了,座垫设置为板状体。本技术设计了,把手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平面体并且在把手的前端端面部的两侧面部设置有凹槽体,把手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凸起的曲面体并且在把手的后端端面部中设置有柔性棒Ⅰ,柔性棒Ⅰ设置为沿前支撑杆的中心线延伸分布。本技术设计了,前支撑杆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把手和前支撑杆设置为呈T字形分布,前支撑杆设置为座垫联接。本技术设计了,靠板的后端端面部设置为平面体,靠板的前端端面部设置为凹内的曲面体并且在靠板的前端端面部中设置有柔性棒Ⅱ,柔性棒Ⅱ设置为沿后支撑杆的中心线延伸分布并且柔性棒Ⅱ的下端部设置为按照呈收缩状态分布。本技术设计了,后支撑杆设置为杆状体并且靠板设置为在后支撑杆的上端端面部,后支撑杆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按照角度限制范围转动式与座垫联接。本技术设计了,柔性棒Ⅰ和柔性棒Ⅱ分别设置为充气囊状体。本技术设计了,安全带的收卷器设置在后支撑杆上并且安全带的安全夹设置在座垫上。本技术设计了,套管设置为筒状体并且两个套管分别设置在座垫的侧面部上,在套管设置有串孔并且插杆设置有套管的串孔中。本技术设计了,伸缩杆、插杆和护栏杆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护栏杆设置为沿套管的中心线延伸分布,在伸缩杆设置有串孔并且插杆设置有伸缩杆的串孔中。本技术设计了,脚踏板设置为板状体。本技术设计了,座垫与把手和前支撑杆设置为按照把持方式分布并且座垫与靠板、后支撑杆和安全带设置为按照后固定方式分布,座垫与套管、伸缩杆、插杆、护栏杆和脚踏板设置为按照侧防护方式分布。在本技术方案中,在电动车增加侧防护的座垫、脚踏板和侧防护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的
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
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把手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靠板4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审查指南,对本技术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座垫1、把手2、前支撑杆3、靠板4、后支撑杆5、安全带6、套管7、伸缩杆8、插杆9、护栏杆10和脚踏板11,在座垫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有前支撑杆3并且在前支撑杆3上设置有把手2,在座垫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有后支撑杆5并且在后支撑杆5上设置有后支撑杆5,在后支撑杆5和座垫1之间设置有安全带6并且在座垫1的侧面部设置有套管7,伸缩杆8设置在套管7中并且伸缩杆8设置为通过插杆9与套管7联接,在套管7之间设置有护栏杆10并且在伸缩杆8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1。在本实施例中,座垫1设置为板状体。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的前端端面部21设置为平面体并且在把手2的前端端面部21的两侧面部设置有凹槽体,把手2的后端端面部22设置为凸起的曲面体并且在把手2的后端端面部22中设置有柔性棒Ⅰ23,柔性棒Ⅰ23设置为沿前支撑杆3的中心线延伸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前支撑杆3设置为杆状体并且把手2和前支撑杆3设置为呈T字形分布,前支撑杆3设置为座垫1联接。在本实施例中,靠板4的后端端面部41设置为平面体,靠板4的前端端面部42设置为凹内的曲面体并且在靠板4的前端端面部42中设置有柔性棒Ⅱ43,柔性棒Ⅱ43设置为沿后支撑杆5的中心线延伸分布并且柔性棒Ⅱ43的下端部设置为按照呈收缩状态分布。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棒Ⅰ23和柔性棒Ⅱ43分别设置为充气囊状体。在本实施例中,后支撑杆5设置为杆状体并且靠板4设置为在后支撑杆5的上端端面部,后支撑杆5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按照角度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为与电动车的车架联接的座垫(1)、设置在座垫(1)的侧面部并且用于覆盖电动车的后车轮的侧防护装置、设置在侧防护装置上的脚踏板(11),按照在电动车增加侧防护的方式把座垫(1)、脚踏板(11)和侧防护装置相互联接,还包含有把手(2)、前支撑杆(3)、靠板(4)、后支撑杆(5)和安全带(6),侧防护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套管(7)、伸缩杆(8)、插杆(9)和护栏杆(10),在座垫(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有前支撑杆(3)并且在前支撑杆(3)上设置有把手(2),在座垫(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有后支撑杆(5)并且在后支撑杆(5)上设置有后支撑杆(5),在后支撑杆(5)和座垫(1)之间设置有安全带(6)并且在座垫(1)的侧面部设置有套管(7),伸缩杆(8)设置在套管(7)中并且伸缩杆(8)设置为通过插杆(9)与套管(7)联接,在套管(7)之间设置有护栏杆(10)并且在伸缩杆(8)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为与电动车的车架联接的座垫(1)、设置在座垫(1)的侧面部并且用于覆盖电动车的后车轮的侧防护装置、设置在侧防护装置上的脚踏板(11),按照在电动车增加侧防护的方式把座垫(1)、脚踏板(11)和侧防护装置相互联接,还包含有把手(2)、前支撑杆(3)、靠板(4)、后支撑杆(5)和安全带(6),侧防护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套管(7)、伸缩杆(8)、插杆(9)和护栏杆(10),在座垫(1)的前端端面部设置有前支撑杆(3)并且在前支撑杆(3)上设置有把手(2),在座垫(1)的后端端面部设置有后支撑杆(5)并且在后支撑杆(5)上设置有后支撑杆(5),在后支撑杆(5)和座垫(1)之间设置有安全带(6)并且在座垫(1)的侧面部设置有套管(7),伸缩杆(8)设置在套管(7)中并且伸缩杆(8)设置为通过插杆(9)与套管(7)联接,在套管(7)之间设置有护栏杆(10)并且在伸缩杆(8)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其特征是:座垫(1)设置为板状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的后座装置,其特征是:把手(2)的前端端面部(21)设置为平面体并且在把手(2)的前端端面部(21)的两侧面部设置有凹槽体,把手(2)的后端端面部(22)设置为凸起的曲面体并且在把手(2)的后端端面部(22)中设置有柔性棒Ⅰ(23),柔性棒Ⅰ(23)设置为沿前支撑杆(3)的中心线延伸分布,靠板(4)的后端端面部(41)设置为平面体,靠板(4)的前端端面部(42)设置为凹内的曲面体并且在靠板(4)的前端端面部(42)中设置有柔性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奂宇
申请(专利权)人:朱奂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