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70962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6 0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技术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及使用方法。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包括有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架上设有液压升降装置,锤架内设有与液压升降装置连接的滑轮组件,安装在滑轮组件上的内脱钩装置,设于锤架外侧并与内脱钩装置连接的外脱钩装置,液压升降装置通过滑轮组件实现锤体升降,内脱钩装置和外脱钩装置通过锤体升降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吊起重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快捷、实用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技术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高应变检测,是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现阶段高应变检测方法检测基桩时,为了使桩土间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需要在桩上作用有较大的能量,因此必须用重锤锤击桩顶,重锤产生较大的冲击力需要一定高度的提升。现阶段重锤大都在几十吨级别,进行试验时需要大型的起重机对重锤进行提升,但由于重锤在一瞬间脱钩,导致起重机负载剧烈变化,对起重机产生较大的冲击,会对起重机结构产生损坏。同时由于起重机在提升过程中没有限制结构对锤体进行限位,可能会导致锤体中轴线与被测桩基中轴线不重合,进行测试会导致被测桩基受力不均匀,影响高应变测试的精准性。同时由于起重机使用费用较高,在效益上会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实用性。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快捷、实用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及使用方法,可确保使用过程中具有使用成本低、方便快捷、实用性高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包括有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架上设有液压升降装置,锤架内设有与液压升降系统连接的滑轮组件,安装在滑轮组件上的内脱钩装置,设于锤架外侧并与内脱钩装置连接的外脱钩装置,液压升降系统通过滑轮组件实现锤体升降,内脱钩装置和外脱钩装置通过锤体升降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吊起重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设于锤架顶部的液压升降系统能够替代升降机的功能,实现整体装置的简化和减少使用成本。设于锤架内部的滑轮组件能够实现以较少的力提升重物的功能,内脱钩装置和外脱钩装置相互配合能够实现控制脱钩的功能。同时内脱钩装置可以利用自身的自重实现自动嵌合吊耳,能够简化实际操作流程,减少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起重滑轮件设有安装在锤架上部的定滑轮组和与内脱钩装置连接的动滑轮组。滑轮组具有改变力的方向和省力的功能,在锤架内可至少设置一个动滑轮,通过动滑轮的结构功能实现省力的目的。由于锤重较大,液压升降装置的负担较大,采用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组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实现省力的目的,同时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动滑轮组能够在锤架内上下移动,能够方便液压升降装置对锤体的升降的同时实现省力功能,提高装置实用性。优选的,动滑轮组上设有与锤架嵌合的限位装置。由于动滑轮组主要用来提升锤体,因此动滑轮组能否稳定提升决定了锤体能否稳定的提升。在动滑轮组上设置限位装置,能够将动滑轮组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装置运行中的稳定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内脱钩装置设有两个可动连接的带有弯钩的第一臂,与第一臂可动连接的第二臂,第二臂与动滑轮组可动连接。内脱钩装置的结构决定了自动脱钩功能能否很好的实现。内脱钩装置设置为剪刀状,第一臂带有弯钩并且可动连接,两个第一臂能够相互之间灵活转动。第一臂上可动连接有第二臂,第二臂与第一臂之间能够灵活的转动。因此在第二臂与动滑轮组连接的一端固定的情况下,内脱钩装置能够实现自身的收缩和伸展,在收缩和伸展的过程中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抓取的功能,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优选的,两个第一臂可动连接处连接有脱钩滑轮组。由于内脱钩装置与外脱钩装置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脱钩功能,在两个第一臂可的连接处连接脱钩滑轮组能够更好的与外脱钩装置连接,同时脱钩滑轮组能够通过外脱钩装置带动内脱钩装置整体运动,更好的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吊起重锤。在一个实施例中,外脱钩装置设有与脱钩滑轮组连接的固定件,固定件可与锤架上设有的固定槽嵌合。传统的装置实现自施打需要人工对吊钩施加拉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很多的不便和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件和固定槽的配合,在内脱钩装置下降的过程中自动施加拉力,能够自动的实现自脱钩的功能而不需要人工的操作,实用性高。在一个实施例中,锤体上设有导向槽,锤架内设有导轨。为了能够使锤体在锤架内平稳的移动,在锤架内设有导轨,锤体上设有导向槽,能够实现对锤体的限制作用,保证锤体在锤架内运动过程中的平稳,同时锤体的平稳运行能够保证检测的精确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液压升降装置采用卷扬机。液压升降装置需要有较大的提升能力,同时为了能够适应锤架顶部较小的空间,选用卷扬机能够较好的实现提升的功能,同时卷扬机占地面积较小,运输方便,能够提高装置的整体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装置的使用成本大,节省了脱钩的人工操作,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实用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滑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脱钩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锤架100的顶部设有液压升降装置303,液压升降装置303通过钢丝绳牵引锤架100内的滑轮组件300,内脱钩装置200连接在滑轮组件200上,液压升降装置303通过滑轮组件300带动内脱钩装置200上下移动。在锤架100上部设有定滑轮304,定滑轮304能够为液压升降装置303和滑轮组件200之间的连接提供缓冲作用,同时改变拉力方向,方便设备的安装。滑轮组件200至少设有一个动滑轮,在锤架100内顶部设有定位件305,定位件305能够固定液压升降装置303上钢丝绳的一端,在动滑轮和定位件305的作用下,液压升降装置303实现锤体100的提升和下降;滑轮组件200设有安装在锤架100上的定滑轮组302和与内脱钩装置200连接的动滑轮组301,与定位件305配合,实现更好的省力作用。在液压升降系统303控制内脱钩装置200下降的过程中,第一臂201首先接触到锤体100上的吊耳,由于第一臂201和第二臂202之间是可动连接,随着内脱钩装置200的继续下降,第一臂201在自重和第二臂202以及动滑轮组301的压力作用下实现自动张开,嵌合吊耳。在液压升降装置303控制内脱钩装置200上升的过程中,第二臂202和动滑轮组301首先上升,施加在第一臂201上的压力逐渐减少。第一臂201随着压力的减少和第二臂202的提升作用逐渐的合拢,第一臂201上弯钩逐渐夹紧吊耳。随着内脱钩装置200的上升,第一臂201与吊耳在拉力的作用下嵌合越紧。在第一臂201可动连接处连接有脱钩滑轮203,脱钩滑轮203通过锤架900上的定滑轮207与外部连接,在锤体100上升带一定高度时,通过定滑轮207的连接作用,利用钢丝绳拉动脱钩滑轮203,第一臂201在拉力作用下通过可动连接发生转动,松开吊耳实现锤体100自由下落到被测桩基800上。在锤架900外部设有外脱钩装置400,外脱钩装置400设有固定件402和固定槽401,固定件402通过钢丝绳和脱钩滑轮203连接。锤体100上升的过程中,通过预先设定锤体100下落高度来确定固定件40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包括有锤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架(900)上设有液压升降装置(303),锤架(900)内设有与液压升降装置(303)连接的滑轮组件(300),安装在滑轮组件(300)上的内脱钩装置(200),设于锤架(900)外侧并与内脱钩装置(200)连接的外脱钩装置(400),液压升降装置(303)通过滑轮组件(300)实现锤体(100)升降,内脱钩装置(200)和外脱钩装置(400)通过锤体(100)升降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吊起重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包括有锤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架(900)上设有液压升降装置(303),锤架(900)内设有与液压升降装置(303)连接的滑轮组件(300),安装在滑轮组件(300)上的内脱钩装置(200),设于锤架(900)外侧并与内脱钩装置(200)连接的外脱钩装置(400),液压升降装置(303)通过滑轮组件(300)实现锤体(100)升降,内脱钩装置(200)和外脱钩装置(400)通过锤体(100)升降实现自动脱钩和自动吊起重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件(300)设有安装在锤架(900)上部的定滑轮组(302)和与内脱钩装置(200)连接的动滑轮组(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滑轮组(301)上设有与锤架(900)嵌合的限位装置(5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脱钩装置(200)设有两个可动连接的带有弯钩的第一臂(201),与第一臂(201)可动连接的第二臂(202),第二臂(202)与动滑轮组(301)可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应变检测超大锤自施打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强赵釜吴爱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欣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