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70008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包括如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60%;分散剂:5%-10%;缓凝剂:10%-20%;引发剂:4%-6%;水:15%-20%。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有机硅材料作为膨胀组元,利用有机硅工业中的硅烷化技术,使硅烷与碱性材料的活性基产生反应,置代有机物分子上的活泼氢,在与铝酸三钙反应时,能从数小时后开始释放部分氢气,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微小气泡,一般气孔直径在0.1mm以下,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微膨胀,以补偿此阶段混凝土的体积收缩,特别是大流动度泵送混凝土中的早期塑性收缩,减少塑性裂缝产生。

Liquid micro expansion pumping ag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iquid micro expansion pumping agent,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sitions by weight percentage are as follows: poly methylene naphthalene sulfonate: 50% - 60%: 5% - 10%; dispersant; retarder: 10% - 20%; 4% - 6%; initiator: water: 15% - 20%. The invention adopts silicone material as expansion component, using silane technology of silicone industry, the activity of silane and alkaline materials react with active hydrogen genera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in reaction with three calcium aluminate, can begin to release some hydrogen gas from a few hour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small bubbles in the cement mortar, general pore diameter below 0.1mm, thus make concrete micro expansion to generate volume, volume shrinkage compensation in this stage of concrete, especially the early plastic shrinkage of high fluidity concrete pump, reduce the plastic crac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态微膨胀泵送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混凝土用助剂,尤其涉及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和建筑工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高 等级公路、桥梁和大跨度结构等日益增多,特别是商品混凝土的普及, 规模较大的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大多已采用泵送法施工。由于泵送混凝土 要求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粘聚性,其配合比中相对砂率偏大,石子粒径 偏小,胶结料和用水量相应增加,因此产生的体积收縮相对也大,故而 泵送混凝土因收縮产生裂缝的现象比用普通法施工的混凝土要多得多, 其中最明显的是早期塑性裂缝。全国建筑科学核心期刊《混凝土》杂志2000年第5期中曾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题讨论,集中强调了泵送混凝土早 期塑性裂缝的普遍性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治的重要性和各种措施。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是指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至硬化前,即混凝土 处于塑性阶段,由于水份挥发、骨料沉陷及其它原因造成的快速失水而 形成的体积收縮裂缝。这些裂缝如不加以防治,则在混凝土硬化后便成 为永久性裂缝,不仅影响混凝土感观质量,严重的会造成混凝土防水性 能下降、钢筋易锈蚀等不良后果,特别是对地下室、楼屋面结构,将直 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因此,已 引起了工程界的普遍关注。对混凝土早期裂缝的控制,除了结构措施外,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 种是从施工工艺方面,采用二次振捣和多次抹面,能有限地加以消除,但在实 际操作时,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把握及大面积工程的反复多次抹平处理难免有 疏漏和困难,所以裂缝还是难以避免。另一种是从材料方面,是在混凝土中添加各类膨胀剂,但目前市场上所有膨胀剂的膨胀效应一般均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才开始逐渐产生。三至十四天后达到2.0 - 3.0X10—4的最大膨胀率,故只能对混凝土的后期收縮产生一定的补偿作用,对塑性阶段的收缩和裂缝控制产生不了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 能够有效预防早期塑性裂缝,集泵送、减水、缓凝、早期微膨胀于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包括如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0%—60%分散剂 5%—10%缓凝剂 10%—20%引发剂 4%—6%水 15%—20%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0%分散剂 10%缓凝剂 15%引发剂 6%水 19%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60%分散剂 5%缓凝剂 16%引发剂 4%水 15% 。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0%分散剂 8%缓凝剂 20%引发剂 5%水 17%作为优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7%分散剂 8°/。缓凝剂 10%引发剂 5%水 20%作为优选,所述分散剂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优选,所述缓凝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作为优选,所述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有机硅材料作为膨胀组元,利用有机 硅工业中的硅垸化技术,使硅烷与碱性材料的活性基产生反应,置代有 机物分子上的活泼氢,在与铝酸三钙反应时,能从数小时后开始释放部 分氢气,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微小气泡, 一般气孔直径在0. lmm以下,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微膨胀,以补偿此阶段混凝土的体积收縮,特别是 大流动度泵送混凝土中的早期塑性收縮,减少塑性裂缝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掺入混凝土后放置标养室内,温度为20℃下对混凝土 产生竖向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第一组实验数据图2是本专利技术掺入混凝土后放置标养室内,温度为20℃下对混凝土产生竖向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第二组实验数据图3是本专利技术掺入混凝土后放置标养室内,温度为8。C下对混凝土产 生竖向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第一组实验数据图4是本专利技术掺入混凝土后放置标养室内,温度为8。C下对混凝土产 生竖向膨胀率与时间的关系第二组实验数据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分散剂10%;缓凝剂15%;引发剂 6%;水19% 。上述组成混合搅拌后得到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实施例二聚次甲基萘磺酸钠60%;分散剂5%;缓凝剂16%;引发剂4%; 水15% 。上述组成混合搅拌后得到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实施例三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0%;分散剂8%;缓凝剂20%;引发剂5%; 水17% 。上述组成混合搅拌后得到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实施例四聚次甲基萘磺酸钠57%;分散剂8%;缓凝剂10%;引发剂5%; 水20% 。上述组成混合搅拌后得到液态微膨胀泵送剂。采用有机硅材料作为膨胀组元,利用有机硅工业中的硅烷化技术, 使硅垸与碱性材料的活性基产生反应,置代有机物分子上的活泼氢,在 与铝酸三钙反应时,能从数小时后开始释放部分氢气,在水泥浆体中形成微小气泡, 一般气孔直径在0. lmm以下,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微膨胀,以补偿此阶段混凝土的体积收縮,特别是大流动度泵送混凝土中的 早期塑性收縮,减少塑性裂缝产生。它与单纯的铝粉加气剂性质不同, 因为硅烷化技术的偶联剂效应,使硅原子一端的水解基团与无机材料反 应,另一端的非分解有机官能团与有机硅材料的活性基团反应,从而在这二种原先相互惰性的材料间形成分子键,把它们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使之大大地提高了这种材料的粘结力、强度、疏水性和耐老化性能。故 而掺有机硅材料水泥浆体所产生的微膨胀能有效避免传统铝粉加气剂 降低混凝土强度以及增加后期收縮的缺陷,满足高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要 求。此外,产品具有的高减水率可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从另一方 面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收縮。分散剂优选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中几乎不溶。在80-9(TC的热水中迅速分散、溶胀,降温后迅速溶解,水溶液在常 温下相当稳定,高温时能凝胶,并且此凝胶能随温度的高低与溶液互相转变。 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分散性、粘接性、增稠性、乳化性、保水性和成膜性,以 及对油脂的不透性。缓凝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CMC), CMC用于建筑材料中作为缓凝剂、保水 剂、增稠剂和粘结剂。涂料添加CMC后具有较好的弹性、气密性和抗水性。引发剂采用过硫酸铵((NH4)2S208)。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产品,本申请人将其命名为TS-3高性能液 态微膨胀泵送剂,其中的膨胀组元具有高分散性和自扩散能力,因此可 以取得低密度的液态形状,使其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再利用本厂原有的 TX系列外加剂技术,将其与泵送剂有机复合,使生产所得的液态材料具 有良好的匀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具有泵送剂中的所有功能,并对各种 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TS-3高性能液态微膨胀泵送剂的技术性能表现为(1) 早期微膨胀,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早期塑性收縮,且后期体积稳 定性好。TS-3产品掺入混凝土后能在20小时内产生0. 2~0. 6%的竖向微 膨胀效应,由此补偿混凝土的塑性收縮,从而减少和控制混凝土的塑性 裂缝产生。(2) 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减水率大于20%,中、后期强度高,可配制C50以上混凝土。且混凝土泌水性小,坍落度损失小,可有效地减少 堵管现象。(3) 缓凝时间的调控范围大,可根据气温、施工条件、水泥品种、 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结构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态微膨胀泵送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且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 聚次甲基萘磺酸钠: 50%-60% 分散剂: 5%-10% 缓凝剂: 10%-20% 引发剂: 4%-6% 水: 15%-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剑雷徐新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