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交换的测试元件保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94141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3 17:15
为构造成接收多个竖直定向的物品的储存容器提供了可交换插入件,其中,所述插入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基部、具有上部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延伸的直立的管状侧壁。所述基部和所述管状侧壁一起限定了所述插入件的内部空间。所述管状侧壁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从所述管状侧壁的外表面侧向延伸。所述固定突出部摩擦接合所述储存容器,以便将所述插入件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储存容器。此外,所述插入件还具有延伸穿过所述管状侧壁的第一通风开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开口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专利申请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008,152(于2014年6月5日提交)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如同其整体阐述一样结合于本文中。
本专利申请总体上涉及工程和医疗诊断,并且更具体而言,本专利申请涉及用于储存容器内的竖直定向的测试元件的可交换插入件。
技术介绍
用于测定生物流体的系统、设备和方法以及用于其中的测试元件是公知的。通常,测试元件被储存在与分析生物流体样品的测试仪不同的储存容器中。在一些系统中,首先从储存容器移除测试元件,然后将生物流体样品沉积到测试元件的区域上,并且将测试元件插入到测试仪中以便分析感兴趣的分析物。在分析完成后,将测试元件从测试仪移除并进行处置。一些已知的储存容器被设计和构造成储存特定数量和单一尺寸的多个测试元件,或者使用用于不同测试元件的可交换插入件,这两者都存在缺点。例如,设计和构造成储存特定数量和单一尺寸的多个测试元件的储存容器可导致容器的制造和库存成本增加。此外,用于这种储存容器的一些已知的可交换插入件在储存容器掉落或以其他方式被撞击的情况下易于导致插入件的繁琐装载或插入件的移位(dislodging)。插入件的移位能够导致测试元件的无意或意外溢出,这种溢出可能导致测试元件的污染和不可靠。此外,部分移位的插入件可能不利地影响终端用户对可交换插入件的储存容器的感知质量。对于一些已知的储存容器,当使用者使用和处置一定量的测试元件时,剩余的测试元件可进一步滑动到插入件中,这不允许用户容易地接近和移除单一的测试元件。考虑到生物流体样品的精确记录、报告和分析的影响,期望改进用于储存和分配用于分析生物流体样品的测试元件的储存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简言之,本文所述的专利技术构思包括提供如下用于测试元件的可交换插入件,即:所述可交换插入件具有改进的储存容器内插入件保持以及改进的竖直定向的测试元件保持。本专利技术构思通过为插入件提供如下弹性的固定突出部来实现,所述弹性的固定突出部能够摩擦接合储存容器,以便将插入件可释放地耦接到储存容器。另外,所述插入件能够包括用于帮助维持测试元件的竖直定向的保持器元件。因此,本专利技术构思以本文所述的示例性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来实施。例如,为构造成接收多个竖直定向的物品的储存容器提供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基部、具有上部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延伸的直立的管状侧壁。所述基部和所述管状侧壁一起限定了内部空间。所述管状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插入件还包括从所述管状侧壁的外表面侧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所述固定突出部被构造成摩擦接合所述储存容器,以便将所述插入件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储存容器。此外,所述插入件能够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管状侧壁的第一通风开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开口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附加地或替代性地,为构造成接收多个竖直定向的物品的储存容器提供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包括铰接地耦接在一起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每一个具有基部、具有上部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延伸的直立的管状侧壁,其中,所述管状侧壁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每一个具有耦接到管状侧壁的外表面的唇缘,所述唇缘与所述上表面隔开。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可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面对面接触的闭合构造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隔开的打开构造之间移动。所述插入件还包括耦接到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的一个的捕捉构件。所述捕捉构件在上表面和所述唇缘之间延伸,并且限定了捕捉开口。所述插入件还包括闩锁构件,其耦接到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中的另一个的管状侧壁的外表面。此外,所述插入件还具有活动铰链,其耦接在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之间,以使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能够旋转成面对面接触。当插入件处于闭合构造中时,所述闩锁构件延伸穿过所述捕捉开口,并且接合捕捉构件。如上,所述插入件还能够包括如上所述用于将插入件摩擦地保持在储存容器中的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通过后续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这些和其他的优点、效果、特征和目的将变得更好理解。在描述中,参照形成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通过图示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当考虑到下面的详细描述时,除上述那些之外的优点、效果、特征和目的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该详细描述参照以下附图,附图中:图1是示例性储存容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储存容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能够与图1中所示的储存容器一起使用的壳体的透视图。图4是能够与图1中所示的储存容器一起使用的可交换插入件的透视图。图5是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的侧视图。图6是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的端视图。图7是沿图4中的线7-7所取的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4中的线8-8所取的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的剖视图。图9是能够与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一起使用的保持器元件和固定突出部的放大剖视图。图10是图4中所示的插入件的平面图,其图示了绕铰链旋转到基本上平坦的位置的插入件。图11是沿图1中的线11-11所取的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中所示的储存容器的剖视图。图12是能够与图1中所示的储存容器一起使用的替代性插入件的透视图。图13是沿图12中的线13-13所取的图12中所示的插入件的剖视图。贯穿附图的多个视图,相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对应的部分。虽然本专利技术构思易于进行各种修改和具有替代形式,但其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并且在本文中详细描述。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后续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意在将本专利技术构思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本专利技术将覆盖落入由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优点、效果、特征和目的。因此,应当参照本文所述的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因此,应当注意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在解决其他问题方面有用的优点、效果、特征和目的。具体实施方式概述现在将在下文中参照附图来更全面地描述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些但非全部实施例。实际上,这些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同样,受益于前述描述及相关联的附图中呈现的教导的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本文所述的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的许多修改方案和其他实施例。因此,要理解的是,所述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不应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并且修改方案和其他实施例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尽管本文采用了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通用和描述性的意义上使用,而不是为了限制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都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具有相同的含义。尽管类似于或等同于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和材料都能够在所述系统、设备、装置、储存容器和可交换插入件的实践或测试中使用,但本文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此外,通过不定冠词“一”、“一个”或“一种”来引用元件不排除存在多于一个元件的可能性,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要求存在一个且仅一个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2/201580029593.html" title="可交换的测试元件保持器原文来自X技术">可交换的测试元件保持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构造成接收多个竖直定向的物品的储存容器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包括:主体,其包括基部、具有上部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延伸的直立的管状侧壁,所述基部和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一起限定了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外表面侧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摩擦接合所述储存容器,以便将所述插入件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储存容器;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第一通风开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开口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05 US 62/0081521.一种用于构造成接收多个竖直定向的物品的储存容器的插入件,所述插入件包括:主体,其包括基部、具有上部开口的上表面以及在所述基部和所述上表面之间延伸的直立的管状侧壁,所述基部和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一起限定了内部空间,其中,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外表面侧向延伸的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摩擦接合所述储存容器,以便将所述插入件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储存容器;以及延伸穿过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第一通风开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开口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性的固定突出部中的固定突出部相反地定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还包括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内表面侧向延伸并且向内延伸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一对弹性的保持器元件,其中,所述一对弹性的保持器元件摩擦接合所述竖直定向的物品,以有利于将所述竖直定向的物品保持在所述内部空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弹性的保持器元件中的保持器元件相对地定向。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开口包括彼此相反定向的一对第一通风开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括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包括基本上椭圆形的周缘。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入件,还包括耦接到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外表面的唇缘,所述唇缘与所述上表面隔开并且包括对应于所述上表面的基本上椭圆形的周缘。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包括延伸穿过所述上表面的第二通风开口,空气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开口进入所述主体的内部空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限定了所述上部开口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内表面相连。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的整体与所述直立的管状侧壁的内表面相连。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前部、后部和横向相对的侧部,并且其中,所述边缘包括与所述主体的后部向内隔开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约瑟夫M奥芬巴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