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合板生产线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工业炉、省煤器、干燥房、热压机、除尘器、鼓风机、水箱、水泵。工业炉排出的烟气通过省煤器与干燥房连接,经干燥房在送至除尘器。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热压机利用后经送至干燥房中,再由水箱送至锅炉循环利用。有益的效果是,锅炉产生的烟气经省煤器利用后在经干燥房二次利用,充分回收利用了烟气中的热量,蒸汽经热压机利用后经干燥房二次利用再送入锅炉循环利用,充分利用了蒸汽中的热量。烟气和蒸汽中被利用的热量用于干燥胶合板厂生产的成品板、竹帘、竹席等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炉节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背景胶合板厂生产过程中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热压机压板后产生的95℃左右的冷凝水未经再利用直接排入环境,而锅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经省煤器利用后产生180℃~200℃的烟气也直接排入大气,造成了较大能源浪费。目前,工业炉烟气余热利用的方法中主要是通过预热燃料和空气、产生热水和蒸汽;胶合板厂生产过程中锅炉产生的烟气进入预热器后加热预热器中的给水和一次风,经除尘后直接排入大气,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热压机使用后生成温度为95℃左右的冷凝水,而这部分冷凝水直接排入环境中冷却;在胶合板厂生产过程中只利用了烟气和蒸汽中的部分热量。在以上所述利用胶合板生产过程中锅炉产生的烟气和蒸汽回收系统中,包括省煤器、干燥房、换热器、水箱等,均是利用胶合板生产中锅炉产生的烟气和蒸汽中的余热能,而通过热交换装置吸收烟气和蒸汽中的余热能,由于受到设备材料、换热器效率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烟气和蒸汽中的余热能无法全部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它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量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减少干燥房的管理人员,节省人力管理成本。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预热器、干燥房、除尘器、烟囱、热风炉干燥房、热压机、水箱及生活用水水箱;从锅炉产生的烟气经管道进入所述省煤器加热省煤器中的锅炉给水后,通过管道进入干燥房后,通过管道进入除尘器除尘后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从所述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管道进入所述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蒸汽经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使用后生成冷凝水,冷凝水经管道进入所述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后由水泵输送至所述水箱,由锅炉产生的蒸汽根据生产线的产量决定去向,蒸汽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压机,也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风炉干燥房,也可以一部分进入热压机一部分进入热风炉干燥房。从锅炉产生的300℃左右的高温烟气经所述省煤器利用后温度降为180℃左右,再经所述干燥房利用后温度降为90℃左右。锅炉产生温度为180℃的蒸汽经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后温度降为95℃左右的冷凝水,冷凝水经二次热风炉干燥房利用后温度降为60℃左右。干燥房及热风炉干燥房内均设有多翼式离心风机、单板架及预热式热交换器,可以将空气加热至80℃左右用于干燥放置在成品板干燥车上的成品板。所述省煤器中具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利用温度为300℃的烟气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汽水混合物后,在输送进锅炉进一步加热蒸发。在所述管道上均设有安全阀。在所述二次热风炉干燥房内部布置有许多散热管道,温度为95℃左右的冷凝水经管道后加热二次热风炉干燥房中的空气,被加热的空气用于烘干竹席、竹帘等产品中多余的水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利用高温烟气加热锅炉给水后,在将烟气引入干燥房,利用烟气剩余的热量干燥含水量较高的木板,干燥后可以再引入预热器加热锅炉给水以及生活用水;二是将热压机产生的冷凝水进行竹束竹席的二次干燥后引入水箱后直接由水泵送入锅炉,能够充分的利用烟气和冷凝水中的余热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流程示意图图中:1、锅炉2、省煤器3、干燥房4、除尘器5、烟囱6、热风炉干燥房7、热压机8、二次热风炉干燥房9、水箱10、生活用水水箱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干燥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成品板干燥车12、风机13、热交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锅炉1、省煤器2、干燥房3、除尘器4、烟囱5、热风炉干燥房6、热压机7、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水箱9、生活用水10;所述锅炉1设有蒸汽压力、温度、瞬时流量仪表盘,可是随时的监测锅炉内部的压力,蒸汽的温度及瞬时流量;所述锅炉1产生的烟气经管路连接省煤器2连接,经省煤器2后再进入干燥房3,经干燥房后温度降为90℃左右经除尘器除尘后排入大气;所述锅炉1产生的蒸汽经管路与干燥房6和热压机7连接,蒸汽经干热风炉干燥房6和热压机7后,依次流经二次干燥房8和水箱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锅炉1产生的烟气经省煤器2一次利用后干燥房3中的换热器,将进入换热器的空气加热至80℃左右后,进一步将烟气温度降低至90℃左右,提高烟气余热的利用率;所述锅炉1产生的蒸汽进入热风炉干燥房6中的换热器后将进入换热器的空气加热至80℃左右后产生95℃左右的冷凝水,再进入干燥房10中对竹束竹席等产品进行干燥;所述的锅炉1产生的蒸汽经热压机7后产生95℃左右的冷凝水再进入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中,蒸汽经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后进入水箱后送入锅炉循环利用,提高蒸汽余热的利用率。干燥房3和热风炉干燥房6中的换热器是利用烟气或蒸汽的余热加热进入换热器的空气,空气被加热至80℃左右后进入干燥房,干燥房中陈列有含水量较高的成品木板;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中布置有许多管道,温度为95℃左右的冷凝水进入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中的管道,加热位于干燥房中的空气。经热压机7后产生的冷凝水一小部分进入生活用水水箱10,提供厂里生活区需要的热水;冷凝水经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后直接有水泵送进水箱9,水箱9中的冷凝水温度60℃左右,水箱9中的冷凝水再有水泵送经省煤器2,经省煤器2加热后产生汽水混合物后在进入锅炉;经干燥房3后的烟气温度为90℃左右,经除尘器4除尘后直接由烟囱5排入大气。本专利技术设置多处干燥房用与利用烟气和蒸汽中的热量,干燥房3为热风干燥房,利用烟气中的热量加热进入干燥房3的空气,充分回收利用了烟气中的热量;热风炉干燥房6利用锅炉产生多余的蒸汽加热空气,充分利用了蒸汽中的热量;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充分利用了蒸汽冷凝水中的热量;通过对烟气和蒸汽中的热量的回收利用;以某胶合板厂为例,未经节能改造每年消耗13000吨标煤,使用本专利技术对其进行节能改造后每年可以节省4500吨左右标煤,同时产量还提高了30%;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减少燃料的使用量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减少干燥房的管理人员,节省人力管理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专利技术进行了举例说明并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限于这些描述的实施方式和应用场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和方案,从中衍生出其他不同的形式,可依据上述系统所在的技术构思和方案运而运用不同的胶合板厂,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预热器、干燥房、除尘器、烟囱、热风炉干燥房、热压机、水箱及生活用水水箱;从锅炉产生的烟气经管道进入所述省煤器加热省煤器中的锅炉给水后,通过管道进入干燥房后,通过管道进入除尘器除尘后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从所述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管道进入所述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蒸汽经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使用后生成冷凝水,冷凝水经管道进入所述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后由水泵输送至所述水箱,由锅炉产生的蒸汽根据生产线的产量决定去向,蒸汽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压机,也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风炉干燥房,也可以一部分进入热压机一部分进入热风炉干燥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预热器、干燥房、除尘器、烟囱、热风炉干燥房、热压机、水箱及生活用水水箱;从锅炉产生的烟气经管道进入所述省煤器加热省煤器中的锅炉给水后,通过管道进入干燥房后,通过管道进入除尘器除尘后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从所述锅炉产生的蒸汽经管道进入所述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蒸汽经热压机或热风炉干燥房使用后生成冷凝水,冷凝水经管道进入所述二次热风炉干燥房8后由水泵输送至所述水箱,由锅炉产生的蒸汽根据生产线的产量决定去向,蒸汽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压机,也可以经阀门后直接进入热风炉干燥房,也可以一部分进入热压机一部分进入热风炉干燥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从锅炉产生的300℃左右的高温烟气经所述省煤器利用后温度降为180℃左右,再经所述干燥房利用后温度降为90℃左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工业炉烟气蒸汽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鑫,潘金闪,罗武生,
申请(专利权)人:仁化县奥达胶合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