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低碳烯烃的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051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低碳烯烃的合成方法,主要实现了单一催化剂直接将CO2加氢为低碳烯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将CO2加氢制备甲醇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以M表示)与分子筛催化剂(以Z表示)复合,记为MxZy(x,y是各组分所占份数),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1)M为金属氧化物复合物,所占份数20~70%;(2)Z为分子筛(SAPO‑34,HSM‑5,HY分子筛中的一种),所占份数30~8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可以直接将CO2加氢转化制备低碳烯烃,CO2转化率可达10%左右,加氢产物中低碳烯烃选择性为80%,空速为3600mL/(gcat·h)时,低碳烯烃的时空收率为72.5mg/(gc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低碳烯烃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CO2具有温室效应,因此,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气候受到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因此,降低CO2的排放量显得至关重要并且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低碳烯烃(C=2-C=4)是有机材料合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化工原料,乙烯产量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利用丰富的CO2资源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低碳烯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CO2加氢来制备低碳烯烃,一方面,将CO2变废为宝,不仅可以将CO2作为C1资源进行利用实现碳循环,而且可以降低空气中CO2的含量来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为低碳烯烃的合成开辟新的路径,有效的缓解因石油资源匮乏而带来的能源危机。目前,CO2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过程主要通过两步法来实现,首先是CO2在铜基催化剂上加氢为甲醇,甲醇通过MTO过程制备低碳烯烃,国内的大连化物所,国外的UOP、NorskHydro、Mobil等公司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备低碳烯烃的工艺。而CO2直接加氢制备烯烃的过程主要基于Fischer-Tropsch(F-T)过程,催化剂主要集中于Fe,Co。中国专利【CN104437504A】公布的Fe基催化剂体系在CO2转化制备低碳烯烃中,低碳烯烃选择性达到60%左右。但该过程低碳烯烃选择性仍较低,生成了大量的甲烷以及其它长链烷烃,使得氢气利用率低。除F-T过程外,也可直接利用甲醇催化剂与分子筛复合得到复合催化剂直接制备低碳烃。文献【AppliedCatalysisA:General,1995,130,105;AppliedCatalysisA:General,1995,121,113;CatalysisToday,1998,44,165;ReactionKinetics,MechanismsandCatalysis,2014,112,489】报道了Cu基催化剂/Zeolite复合催化剂体系直接将CO2加氢为低碳烃,在该类体系中,由于Cu基催化剂较高的加氢活性,产物主要是低碳烷烃,很难高选择性得到低碳烯烃。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报道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仍较低。因此,实现CO2直接加氢高选择性的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研发是实现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工业化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解决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活性高,低碳烯烃选择性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采用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中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采用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中所述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加氢到低碳烯烃的催化反应过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催化剂由M,Z两部分组成,以MxZy表示,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M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质量含量为20~70%;Z为分子筛(SAPO-34,H-ZSM-5,HY分子筛中的一种或多种分子筛混合物),质量含量为30~80%;M主要是由金属氧化物和载体构成,以AaBbCc表示,其中C为载体;A为ZnO,B为ZrO2;在AaBbCc中,a,b表示两种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a为0~100%,b为0~100%,c为0~50%。上述技术方案中,其特征是所述载体为:SiO2、Al2O3、TiO2、CeO2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载体例如但不限于SiO2、Al2O3、TiO2、CeO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任意一项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需量活性元素Zn和/或Zr的化合物配制一定浓度溶液与载体混合并沉淀到载体之上(该过程可采用浸渍法、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以及机械混合法中的b、老化;c、干燥;d、焙烧。上述制备方法中,在a步骤中,可采用沉淀剂将元素化合物均匀的沉淀到载体上或通过c步骤干燥直接将元素沉积到载体上。上述制备方法中,也可不用载体,在a步骤中可将元素化合物按一定比例通过沉淀剂实现共沉淀。上述制备方法中,在a步骤中,也可采用沉淀剂将各元素化合物分别先后均匀的沉淀到载体上或直接共沉淀来制备。上述制备方法中,在a步骤中,沉淀过程中体系最终的pH值控制在6~10左右。方法一:通过沉淀剂,将所需量的Zn元素沉淀到ZrO2上;方法二:通过沉淀剂,将所需量的Zr元素先沉淀,后将Zn元素再沉淀(Zn,Zr沉淀次序可颠倒),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方法三:通过沉淀剂,将所需量的Zr与所需量Zn化合物溶液混合,共沉淀,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方法四:将所需量的Zr与所需量Zn化合物溶液混合,共沉淀到载体上,干燥,焙烧得到催化剂。上述制备方法中,可将A,B两种混合物直接机械混合或球磨混合。上述方法一到方法四中所述Zr和Zn化合物优选硝酸盐但不仅限于硝酸盐,例如硝酸锆、硝酸锌。作为方法一的举例,例如将所需量的ZrO2(市售)分散在一定量的水中,将所需量硝酸锌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碳酸铵)滴加到ZrO2体系中,控制最终体系的pH值为6~10,滴加完毕后,在20~100℃静置1~24小时,70-120℃下干燥10-24小时,干燥后的样品300-800℃下焙烧3-10小时焙烧得到催化剂。作为方法二的举例,将所需量硝酸锆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碳酸铵)分别缓慢滴加到一定量的水中,滴加完毕后,将所需量硝酸锌溶液与沉淀剂溶液(碳酸铵)滴加到上述体系中,控制最终体系的pH值为6~10,滴加完毕后,在20~100℃静置1~24小时,70-120℃下干燥10-24小时,干燥后的样品300-800℃下焙烧3-10小时焙烧得到催化剂。作为方法三的举例,将所需量硝酸锆与硝酸锌溶液混合与沉淀剂溶液(碳酸铵)滴加到一定量的水中,控制最终体系的pH值为6~10,滴加完毕后,在20~100℃静置1~24小时,70-120℃下干燥10-24小时,干燥后的样品300-800℃下焙烧3-10小时焙烧得到催化剂。作为方法四的举例,例如将所需量的载体分散在一定量的水中,将所需量硝酸锆与硝酸锌溶液混合与沉淀剂溶液(碳酸铵)滴加到一定量的水中,控制最终体系的pH值为6~10,滴加完毕后,在20~100℃静置1~24小时,70-120℃下干燥10-24小时,干燥后的样品300-800℃下焙烧3-10小时焙烧得到催化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老化温度优选为40-10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老化时间优选为6-24小时。上述技术方案中,是所述步骤c中干燥的温度优选为80-1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c中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0-20小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d中焙烧的温度优选400~600℃,时间优选为3~5h。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Z为分子筛(SAPO-34,HSM-5,HY分子筛中的一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M与Z组分的混合可以通过机械混合方式混合,但不仅限于机械混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三,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低碳烯烃的合成方法,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任一项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41/201610819312.html" title="一种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低碳烯烃的合成原文来自X技术">二氧化碳加氢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低碳烯烃的合成</a>

【技术保护点】
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主要由M、Z两部分混合组成,以MxZy表示,其中x与y表示两部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M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质量含量为20~70%;Z为分子筛催化剂SAPO‑34、H‑ZSM‑5、HY分子筛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SAPO‑34,质量含量为30~80%;其中M的优选质量含量为40~60%,其余为Z;M主要是由金属氧化物AaBbCc构成,C为载体;A为ZnO,B为ZrO2;在AaBbCc中,a、b表示两种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a为0~100%,b为0~100%,c为0~50%,其中催化剂AaBbCc中,a、b、c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50%、0。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备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主要由M、Z两部分混合组成,以MxZy表示,其中x与y表示两部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以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M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质量含量为20~70%;Z为分子筛催化剂SAPO-34、H-ZSM-5、HY分子筛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优选SAPO-34,质量含量为30~80%;其中M的优选质量含量为40~60%,其余为Z;M主要是由金属氧化物AaBbCc构成,C为载体;A为ZnO,B为ZrO2;在AaBbCc中,a、b表示两种氧化物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a为0~100%,b为0~100%,c为0~50%,其中催化剂AaBbCc中,a、b、c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0%、5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载体C为:SiO2、Al2O3、TiO2、CeO2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催化剂,其特征是,M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浸渍法、共沉淀法、沉积沉淀法或机械混合法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包括以下步骤:a、浸渍法:于溶液中通过将Zn和/或Zr元素和载体混合,通过干燥直接将元素沉积在载体上;共沉淀法:在a步骤中,可采用沉淀剂将Zn和/或Zr元素化合物均匀的沉淀到载体上;也可不用载体,在a步骤中可将Zn和/或Zr元素化合物按一定比例通过沉淀剂实现共沉淀;在a步骤中,也可采用沉淀剂将Zn和/或Zr元素化合物分别先后均匀的沉淀到载体上或直接共沉淀来制备;沉积沉淀法:将Zn和/或Zr元素和载体混合形成悬浮液,通过控制PH使得元素沉淀;机械混合法:将Zn以及Zr的氧化物按比例直接机械混合(例如球磨方式);b、老化;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灿李泽龙王集杰汤驰洲卢胜梅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