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接收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8000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22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两个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所述横向承载件连接并能够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该碰撞接收器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上至少以区段方式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
技术介绍
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在机动车中不仅在前侧上而且在后侧上被装入用于这样接收或导出碰撞的能量,使得机动车的承载结构尽可能不受损害。在此,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一般由在变形做功中使碰撞能量转换的构件(例如碰撞盒)和横向承载件构成,该横向承载件用于将由强烈撞击产生的能量导入或导出碰撞盒。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例如由DE102009053861A1和EP2318237B1已知。虽然在这些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情况下已经发生到碰撞盒中的良好能量导出或导入以及发生碰撞盒在强烈撞击下的良好变形,但还是存在关于能量导入特性方面、并也关于碰撞接收器组件的变形特性方面、以及参照通过碰撞横向承载件自身的能量卸载方面的改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进一步改进按照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即,不仅发生碰撞盒和交通工具车身中的减少的负载峰值和改善的能量导出,而且发生碰撞接收器组件在碰撞场景中的改善的或有目的的变形。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全部特征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得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在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具有一个横向承载件和两个碰撞盒,其中,这些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横向承载件的外区域上与该横向承载件相连接并能够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此时的特征在于,横向承载件具有空心腔型廓,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上至少区段圆形的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延伸的横向承载件轴线上。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设计方案此时可行的是,通过设有在横截面方面至少区段圆形的空心腔的空心腔型廓,使具有较高重量的碰撞负载情况也具有所需的变形特性或能量导出特性,以便使承载结构或车身在碰撞负载情况下不受损害。尤其通过横向承载件的设计方案可行的是,在碰撞状况的开始阶段中卸载了横向承载件中的碰撞能量并因此减少了碰撞盒和交通工具车身上的负载峰值。在此有利的是,空心腔型廓的空心腔在前侧上(即在从碰撞盒指离的侧上)至少以区段方式具有基本上圆段形的横截面。在后侧上(即在朝碰撞盒指向的侧上),空心腔型廓的空心腔可以至少以区段方式具有基本上圆段形的横截面。因此就此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应当包括多个空心腔,这些空心腔不仅至少以区段方式在横截面方面构造为圆形,而且构造有这类扁平的圆形横截面,即,仅具有前侧上的和后侧上的圆段形横截面。为了能够出现此时碰撞接收器组件的两侧上尽可能均匀的能量导出或变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设计方案中已被证明可行的是,所述空心腔型廓基本上在整个横向承载件纵向延伸尺寸上延伸和/或关于穿过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延伸且垂直于行车道的平面构造为镜面对称。由此给出:碰撞接收器组件不仅在交通工具左侧,而且在右侧上构造为相同,从而使得在机动车的两侧上出现相同的能量导出特性和/或变形特性。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设计方案可以设置:空心腔型廓关于穿过横向承载件纵轴线且平行于行车道延伸的平面构造为非对称。本专利技术的该设计方案用于:尤其可以平衡了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横向承载件关于纵向承载件在高度方面的错开,交通工具上的碰撞盒可以布置在该纵向承载件上。由此而能够实现,上文所描述的负载情况即使在这类碰撞接收器组件中仍根据本专利技术确保了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改善的能量导出或变形。在此,关于能量导出到碰撞盒中被证实为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空心腔型廓至少在所述横向承载件的多个外区域之间具有圆形横截面,碰撞盒布置在这些外区域上。借助于空心腔型廓的该圆形横截面可行的是,所述碰撞接收器组件配备有特别稳定的横向承载件,借助于该横向承载件的帮助特别有利地实现了能量导出到碰撞盒中。但是在此已证实的是,如果所述空心腔型廓至少在横向承载件的多个外区域之间具有与圆形横截面相比扁平的横截面,则弯曲刚性(Knicksteifigkeit)可以被有利地提高,在所述外区域上布置所述碰撞盒。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空心腔型廓在其端部上还具有圆形横截面,这是因为这种横截面可以借助相应的端侧元件在方法技术方面特别简单地被封闭。关于碰撞接收器组件(或横向承载件)的经改善的稳定性还已证实的是,所述空心腔型廓构造为多腔型廓。在此,所述空心腔型廓划分成多个腔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即,至少沿竖直方向在空心腔型廓内部构造多个腔。本专利技术的如下设计方案也涉及到相同的方向,即,在空心腔型廓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接片。这类内接片同样提高了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的稳定性,从而使得也由此再次改善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能量导出特性和变形特性。在此,所述至少一个内接片也可以用作在构造为多腔型廓的空心腔型廓的之前所描述的多个腔之间的分隔壁。为了再次改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稳定性进而改善整个碰撞接收器组件的能量导出特性和变形特性,设置的是,所述横向承载件在其外区域中设有变形插入件或加强插入件。除了这些优点之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该设计方案也实现了其它功能集成,因为由此在这些区域中以有利的方式可以更多地进行其它元件(例如碰撞盒、牵引套置件、密封元件和类似元件)的连接。碰撞接收器组件的稳定性进而整个碰撞接收器组件的能量导出特性和变形特性的另一改善方案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即,所述横向承载件在其处于这些外区域之间的中间区域中设有至少一个加强套置件、加强插入件或冲压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思,所述横向承载件和/或所述空心腔型廓在横向承载件的外区域中实施成具有相对于中间区域被减少的壁厚,其中,该壁厚优选减少了0.2mm至2mm并特别优选地所述壁厚减少部至少5mm至45mm从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的端部延伸到空心腔的内部。该措施也导致了整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能量导出特性和变形特性再次被改善。在此,在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的中间区域中,2.5mm至6mm的壁厚是有利的。但是,较大的壁厚也是适用的,但是,这些较大的壁厚然后与提高的重量进而与配备其的交通工具的较不利的生态平衡相关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构思,也可以设置牵引套置件(Abschleppaufsatz),该牵引套置件优选作为挤出成型型廓适配于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的轮廓,并且,该牵引套置件布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上。由此可行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被用于将机动车或类似装置进行牵引,而不必作用在机动车的承载结构上。优选地,所述空心腔型廓在其端部上封闭,其中,该措施同样有助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提高的稳定性或者说有助于碰撞接收器组件的改善的能量导出或变形。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为了使所述空心腔型廓在端部侧上封闭而设置有端侧元件。在此,这些端侧元件基本上这样构造,使得这些端侧元件将空心腔型廓在其端部上可靠封闭,在此,这类封闭可以借助于焊接或拧接来进行。但是,也可以设置,端侧元件(尤其是当空心腔型廓在其区域中还具有圆形横截面时)可以借助外螺纹拧套到所述空心腔型廓上。在此,该外螺纹可以与空心腔型廓的已经存在的内螺纹相对应。但也可行的是,该外螺纹在拧套时切削横向承载件(或空心腔型廓)的空心腔的内壁并在此将相应的内螺纹切入到空心腔型廓中。在此还设置:所述空心腔型廓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碰撞接收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个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该外区域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方面至少区段地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06 DE 102015112935.31.一种碰撞接收器组件(1),其具有一个横向承载件(2)和两个碰撞盒(3),所述碰撞盒分别能够一方面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上与该外区域相连接并且另一方面布置在交通工具侧上的纵向承载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具有空心腔型廓(5),所述空心腔型廓具有在横截面方面至少区段地圆形的空心腔(33),所述空心腔型廓布置在垂直于交通工具中心纵轴线(6)延伸的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基本上在整个横向承载件纵向延伸范围上延伸和/或关于穿过所述交通工具纵轴线(6)延伸且垂直于行车道的平面以镜面对称方式构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关于穿过所述横向承载件纵轴线(7)且平行于行车道延伸的平面以非对称方式构造。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至少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之间具有圆形横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至少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外区域(4)之间具有扁平的横截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腔型廓(5)挤压成型并且优选构造为多腔型廓。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心腔型廓(5)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内接片(10、1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在其外区域(4)中设有变形插入件或者加强插入件(12)和/或在该横向承载件的位于外区域(4)之间的中间区域(13)中设有至少一个加强套置件(14)、加强插入件或者冲压部。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接收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载件(2)和/或所述空心腔型廓(5)在所述外区域(4)中或在所述横向承载件(2)的端部(8、9)上实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拉贝C·汉丁M·帕阿雷E·默勒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