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7608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8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水泵和水箱,所述后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水管,所述水管逆时针盘绕,且水管为蚊香状结构,所述水管上设有多个导热棒,且导热棒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片,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上设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和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热棒为十到二十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泵后盖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
技术介绍
高压泵是一种用于为高压旋喷水泥浆提供高压动力,用于新建建筑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地下铁路等软弱地基强化加固补强,旧的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整治,水库大坝与地下建筑工程防渗帷幕、挡土围堰、矿山堵漏、井桶护壁、边坡锚固等方面,高压泵亦可使用于高压水摄流辅助破岩落煤、井下液压支柱供液、地下大型管道疏通清淤清洗、高压水射流穿孔或其他需要用高压液体为动力的领域,主要由动力端和液力端两部分组成,动力端用于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力端,液力端用于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压力能;其中动力端主要包括曲轴箱和设置在曲轴箱内部的高速轴、曲轴、齿圈、连杆和十字头;曲轴箱通常由箱体和安装在箱体上开口处的后盖组成,并且曲轴箱内部盛有润滑油。但是,这种结构的高压泵存在下列问题:在高压泵运行过程中,高速轴、曲轴均需要不停地高速转动,因此其与齿圈、轴瓦等部件的接触处就会因摩擦而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将会传递给润滑油,由此使润滑油的温度升高。众所周知,一旦油温过高,必定会影响曲轴箱内各部件的寿命,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升高,因此需要对这些部件及时进行降温。由于目前常用的高压泵后盖只是一块长方形铁板,它的散热效果差,会对高压泵的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水泵和水箱,所述后盖本体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水管,所述水管逆时针盘绕,且水管为蚊香状结构,所述水管上设有多个导热棒,且导热棒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片,所述水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泵的出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上设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上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另一端和水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热棒为十到二十个,且导热棒和水管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延伸至后盖本体远离凹槽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水泵和冷凝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后盖本体上设有多个通气孔,且通气孔为二十到四十,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在后盖本体上。优选的,所述后盖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导热棒和散热片的相配合,可以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到水管中,使得高压泵后盖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2、通过在水管上设有多个导热棒,使得高压泵后盖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高压泵内部热量的散热效率;3、通过水箱、水泵和冷凝装置,可以给水管提供冷凝水,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出来;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热棒、2后盖本体、3进水管、4出水管、5水管、6散热片、7凹槽、8水泵、9冷凝装置、10水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包括后盖本体2、水泵8和水箱10,后盖本体2的一侧设有凹槽7,凹槽7的内壁上设有水管5,水管5逆时针盘绕,且水管5为蚊香状结构,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且导热棒1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片6,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泵8的出水口,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装置9,冷凝装置9上设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10,水箱10上连接有出水管4,且出水管4的另一端和水管5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导热棒1和散热片6的相配合,可以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到水管5中,使得高压泵的后盖本体2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通过在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使得高压泵的后盖本体2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高压泵内部热量的散热效率;通过水箱10、水泵8和冷凝装置9,可以给水管5提供冷凝水,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出来;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本技术中,导热棒1为十到二十个,且导热棒1和水管5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水管3和出水管4均延伸至后盖本体2远离凹槽7的一侧,水泵8和冷凝装置9均与控制器连接,后盖本体2上设有多个通气孔,且通气孔为二十到四十,通气孔均匀分布在后盖本体2上,后盖本体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导热棒1和散热片6的相配合,可以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到水管5中,使得高压泵的后盖本体2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通过在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使得高压泵的后盖本体2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极大的提高了高压泵内部热量的散热效率;通过水箱10、水泵8和冷凝装置9,可以给水管5提供冷凝水,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出来;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工作原理:冷凝装置9首先对水泵8从水箱10抽取的水进行冷凝处理,然后水泵8将冷凝装置9处理后的水通过进水管3通入水管5中,水管5中的水可以将导热棒1传输的热量传送出去,可以对高压泵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最后水管5中的水通过出水管4通入水箱10中,在导热棒1和散热片6的配合下,可以将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输到水管5中,且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使得高压泵的后盖本体2具有较好的散热功能,后盖本体2上的通气孔也可以对高压泵内部的热量传送到空气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包括后盖本体(2)、水泵(8)和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2)的一侧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上设有水管(5),所述水管(5)逆时针盘绕,且水管(5)为蚊香状结构,所述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且导热棒(1)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片(6),所述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泵(8)的出水口,所述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装置(9),所述冷凝装置(9)上设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上连接有出水管(4),且出水管(4)的另一端和水管(5)的另一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性能的高压泵后盖,包括后盖本体(2)、水泵(8)和水箱(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2)的一侧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的内壁上设有水管(5),所述水管(5)逆时针盘绕,且水管(5)为蚊香状结构,所述水管(5)上设有多个导热棒(1),且导热棒(1)的另一侧设有散热片(6),所述水管(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3),且进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水泵(8)的出水口,所述水泵(8)的进水口连接有第一输水管,且第一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凝装置(9),所述冷凝装置(9)上设有第二输水管,且第二输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上连接有出水管(4),且出水管(4)的另一端和水管(5)的另一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之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