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6511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盆,所述熏虫颗粒包括内层药效丸、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所述内层药效丸的成分为:虫菊20重量份、鱼藤20重量份、苦皮藤20重量份、艾草30重量份、膨松剂2重量份、助燃剂2重量份以及第一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第二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和第三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所述第一引诱化合物包括水杨醛、水杨酸异丁基酯、正丁醛、水杨酸苄基酯、水杨酸异戊酯、苯甲醛、苯乙醛、甲基苯基酮何正壬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引诱化合物包括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异己酸和2‑苯基乙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引诱化合物包括吲哚、苯乙醛、茴香脑、丁子香酚、肉桂醛和肉桂腈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盆,属于食用菌杀虫领域。
技术介绍
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农业害虫和城市卫生害虫的药品.使用历史长远、用量大、品种多。在二十世纪,农业的迅速发展,杀虫剂令农业产量大升;但是,几乎所有杀虫剂都会严重地改变生态系统,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它的会被集中在食物链中。我们必须在农业发展与环境及健康中取得平衡。现有的杀虫剂一般在使用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喷射,这种溶液式的杀虫剂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并且农药残留情况无法避免,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由于食用菌的表面不光滑,具有细小的空洞和褶皱,溶液式的杀虫剂更容易残留且难以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盆。该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盆可以有效避免溶液式杀虫剂在食用菌上的大量残留,难以去除的问题,提高食用菌的食用安全,且该熏虫颗粒毒性低,对人体危害小;投药方便,药效长,不易对投药人员产生危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包括内层药效丸、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所述内层药效丸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虫菊20重量份、鱼藤20重量份、苦皮藤20重量份、艾草30重量份、膨松剂2重量份、助燃剂2重量份、第一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第二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和第三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所述第一引诱化合物为水杨醛、水杨酸异丁基酯、正丁醛、水杨酸苄基酯、水杨酸异戊酯、苯甲醛、苯乙醛、甲基苯基酮何正壬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引诱化合物为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异己酸和2-苯基乙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引诱化合物为吲哚、苯乙醛、茴香脑、丁子香酚、肉桂醛和肉桂腈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中层包衣的成分为白磷;所述外层包衣具有缓慢分解性能且密封包裹在中层包衣外。其中,所述外层包衣具有吸水性和吸水溶化性。其中,所述内层药效丸为球形;所述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为空心球形。其中,所述内层药效丸为具有多孔的多菱体结构;所述中层包衣内壁向内层药效丸的孔内延伸并填充孔。其中,所述中层包衣同时包裹多个内层药效丸,且中层包衣内壁向多个内层药效丸之间的间隙延伸并填充间隙。一种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一次烘干:将虫菊、鱼藤、苦皮藤以及艾草分别烘干;烘干采用热风烘干方式,热风温度不大于80°;②研磨:将烘干后的虫菊、鱼藤、苦皮藤以及艾草分别研磨成粉末;将第一引诱化合物、第二引诱化合物以及第三引诱化合物分别研磨成粉末;③原料混合搅拌:将步骤②中的粉末配合膨松剂和助燃剂以及少量水混合搅拌成糊状;④成型:使用颗粒机对步骤③的糊状产物进行加工形成颗粒状的内层药效丸雏形;内层药效丸雏形的直径在0.5mm-1mm之间;⑤发酵:步骤④形成的内层药效丸雏形进行发酵,待其体积增大5%-10%时发酵完毕形成内层药效丸;⑥二次烘干:对发酵完成的内层药效丸进行微波烘干,微波频率为2000MHz-2500MHz;微波输出功率10-13Kw;⑦制包衣料:将白磷混合水在防氧化环境中制成白磷泥浆;⑧包中层包衣:使用包衣机将步骤⑦中的白磷泥浆裹覆在步骤⑥中的内层药效丸外形成中层包衣颗粒;⑨三次烘干:在防氧化环境中对步骤⑧的中层包衣颗粒进行烘干,烘干方式采用加热后的惰性气体进行风干;热风温度不大于90°;⑩包外层包衣:在步骤⑨的中层包衣颗粒外包裹外层包衣。一种使用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熏虫盆,包括容置菌袋的盆体和设置在盆体下方的颗粒容置体;所述盆体侧壁内设置有连通盆内的烟道;所述颗粒容置体内相互间距设置有多层可拆卸的网板;所述盆体与颗粒容置体相互可密封转动连接;盆体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烟道下端连通;颗粒容置体的顶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通过盆体与颗粒容置体的相互转动相互连通或闭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溶液式杀虫剂在食用菌上的大量残留,难以去除的问题,提高食用菌的食用安全,且该熏虫颗粒毒性低,对人体危害小;投药方便,药效长,不易对投药人员产生危害。2、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主料采用植物,毒性低,对人体危害小,具有良好的可燃性和烟熏效果。3、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使用膨松剂,使内层药效丸具有膨松的结构,有效提高药效丸的燃烧度和可燃性,增加烟雾产生量。4、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添加了引诱化合物,能够有效引诱各类食用菌害虫穿出食用菌体外,提高杀虫效果。5、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采用的结构为内层药效丸、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保障药效的释放和释放时间的延迟。6、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采用白磷作为中层包衣,在常温下即可自然并燃烧内层药效丸,无毒可靠。7、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外层包衣具有吸水性和吸水溶解性,便于颗粒接触潮湿的土壤后溶解,同时吸水后的外层包衣还可以沤烟,提高烟雾量和熏虫颗粒药物的利用率。8、一种使用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熏虫盆可以有效利用熏虫颗粒,并可方便控制熏虫的启用、停止以及烟雾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使用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熏虫盆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内层药效丸、2-中层包衣、3-外层包衣、4-盆体、41-烟道、42-底板、43-第一通孔、5-颗粒容置体、51-网板、52-顶板、53-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包括内层药效丸1、中层包衣2和外层包衣3;所述内层药效丸1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虫菊20重量份、鱼藤20重量份、苦皮藤20重量份、艾草30重量份、膨松剂2重量份、助燃剂2重量份、第一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第二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和第三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所述第一引诱化合物为水杨醛、水杨酸异丁基酯、正丁醛、水杨酸苄基酯、水杨酸异戊酯、苯甲醛、苯乙醛、甲基苯基酮何正壬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引诱化合物为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异己酸和2-苯基乙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引诱化合物为吲哚、苯乙醛、茴香脑、丁子香酚、肉桂醛和肉桂腈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中层包衣2的成分为白磷且包裹在内层药效丸1外;所述外层包衣3具有缓慢分解性能且密封包裹在中层包衣2外。进一步的,所述外层包衣具有吸水性和吸水溶化性;可采用五氧化二磷或生石灰等。进一步的,所述内层药效丸为球形;所述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为空心球形。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内层药效丸1为具有多孔的多菱体结构;所述中层包衣2内壁向内层药效丸1的孔内延伸并填充孔。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中层包衣2同时包裹多个内层药效丸1,且中层包衣2向多个内层药效丸1之间的间隙延伸并填充间隙。如图2所示,上述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药效丸、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所述内层药效丸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虫菊20重量份、鱼藤20重量份、苦皮藤20重量份、艾草30重量份、膨松剂2重量份、助燃剂2重量份、第一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第二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和第三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所述第一引诱化合物为水杨醛、水杨酸异丁基酯、正丁醛、水杨酸苄基酯、水杨酸异戊酯、苯甲醛、苯乙醛、甲基苯基酮何正壬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引诱化合物为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异己酸和2‑苯基乙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引诱化合物为吲哚、苯乙醛、茴香脑、丁子香酚、肉桂醛和肉桂腈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中层包衣的成分为白磷;所述外层包衣具有缓慢分解性能且密封包裹在中层包衣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药效丸、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所述内层药效丸由以下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备而成:虫菊20重量份、鱼藤20重量份、苦皮藤20重量份、艾草30重量份、膨松剂2重量份、助燃剂2重量份、第一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第二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和第三引诱化合物2重量份;所述第一引诱化合物为水杨醛、水杨酸异丁基酯、正丁醛、水杨酸苄基酯、水杨酸异戊酯、苯甲醛、苯乙醛、甲基苯基酮何正壬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引诱化合物为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异戊酸、异己酸和2-苯基乙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三引诱化合物为吲哚、苯乙醛、茴香脑、丁子香酚、肉桂醛和肉桂腈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中层包衣的成分为白磷;所述外层包衣具有缓慢分解性能且密封包裹在中层包衣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包衣具有吸水性和吸水溶化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药效丸为球形;所述中层包衣和外层包衣为空心球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药效丸为具有多孔的多菱体结构;所述中层包衣内壁向内层药效丸的孔内延伸并填充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包衣同时包裹多个内层药效丸,且中层包衣内壁向多个内层药效丸之间的间隙延伸并填充间隙。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食用菌栽培用熏虫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一次烘干:将虫菊、鱼藤、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弟钟则銮林雅贞王增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罗源创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