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耘专利>正文

一种导流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61941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7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上方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支撑在絮凝池的顶壁上;所述导流筒包括一个直筒和一个导流罩,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通过四个底脚板支撑在絮凝池的池底上,所述导流罩的锥角α为6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流筒设置中,搅拌装置相对导流筒悬空设置,不会对导流筒造成下压力,导流筒通过下方的四个底脚板支撑在池底上的,提高了导流筒的纵向安装稳定性,提高了结构强度;且由于导流筒架空支撑在池底上,水流经过导流筒下端的导流罩,绕过底脚板进入导流筒的内部,可以起到扰乱水流的效果;优选导流罩的锥角α为60度,可以获得最佳的紊动效果,更加有利于絮凝体的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引导水的流动的导流筒,使水流在筒内外产生循环。
技术介绍
CN202022781U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流筒的絮凝反应器,所述导流筒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絮凝反应池中,搅拌装置设置在导流筒内,药剂投加装置的投放口设置在搅拌装置下方并位于出水口的上部,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导流筒的外壁、连接件及絮凝反应池的内壁共同围合成用于进水内循环的流道,流道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但是该现有技术显然没有完整表示出其要求保护的絮凝反应器的整体结构,使得该现有技术附图中显示的导流筒的进水口的位置不清楚,而导流罩和进水口之间显示有其它结构隔绝,因而导流罩起不到导流的作用。另外,整个导流筒通过连接件悬吊在絮凝池中,而搅拌装置似乎也是由导流筒承载的,因而整个导流筒在絮凝池中的安装不牢固,在水流冲击下容易摆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流筒,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导流筒,用于安装在絮凝池中引导水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上方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支撑在所述絮凝池的顶壁上;所述导流筒包括一个直筒和一个由所述直筒向下延伸成圆锥状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筒的下端通过四个围绕所述导流筒的周边均布的底脚板支撑在絮凝池的池底上,所述导流罩的锥角α为60度。优选地,所述直筒通过上部的四根第一连接杆以及下部的四根第二连杆固定在所述絮凝池的池壁上。优选地,所述絮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的最高点与所述导流罩的最低点齐平。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所述底脚板在垂直方向上位置对准设置。优选地,所述底脚板由一根竖杆、沿所述竖杆的长度方向焊接在所述竖杆上的竖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竖杆和所述竖板焊接在所述竖板的下端的底板构成。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孔。优选地,所述竖板具有与所述直筒形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边以及与所述导流罩形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边和第二连接边上设置有通过直角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直筒和导流罩固定的连接孔。本技术的导流筒设置中,搅拌装置相对导流筒悬空设置,不会对导流筒造成下压力,导流筒通过下方的四个底脚板支撑在池底上的,提高了导流筒的纵向安装稳定性,提高了结构强度;且由于导流筒架空支撑在池底上,水流经过导流筒下端的导流罩,绕过底脚板进入导流筒的内部,可以起到扰乱水流的效果;优选导流罩的锥角α为60度,可以获得最佳的紊动效果,更加有利于絮凝体的形成。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导流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的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显示的是图1-2中所示底脚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如图1所示,其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导流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导流筒总体上由附图标记1表示,所述导流筒1用于安装在絮凝池2中引导水的流动,导流筒1上方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3,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搅拌装置3支撑在絮凝池2的顶壁21上,因而搅拌装置3相对导流筒1悬空设置,搅拌装置3不会对导流筒1造成下压力,提高了导流筒1的纵向稳定性。导流筒1包括一个直筒11和一个由直筒11向下延伸成圆锥状的导流罩12,导流筒1的下端通过四个围绕导流筒1的周边均布的底脚板4支撑在絮凝池2的池底上,即,本技术的导流筒1纵向上是通过下方的四个底脚板4支撑在池底上的,而不是悬吊在絮凝池2中,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导流筒1的安装稳定性,提高了结构强度。并且,由于导流筒1是通过四个底脚板4向上架空支撑在池底上的,因而相邻底脚板4之间的空隙就构成了导流通道,水流需要先经过导流筒1下端的导流罩12,然后才能绕过底脚板4进入导流筒1的内部,因而导流罩12可以起到扰乱水流的效果,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导流罩12的锥角α为60度,可以获得最佳的紊动效果,更加有利于絮凝体的形成。图2显示的是图1的俯视图,如图1-2所示,直筒11通过上部的四根第一连接杆23以及下部的四根第二连杆25固定在絮凝池2的池壁上。即导流筒1的横向稳定性由总共八个连杆来实现。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絮凝池2的底部设置有斜坡27,优选斜坡27的最高点与导流罩12的最低点齐平。即,利用斜坡27防止池底形成絮凝物的堆积,且斜坡27的高点正好与导流罩12的低点齐平,有利于水流对斜坡27形成的冲刷力将絮凝物带入到导流筒1中,有利于絮凝体的形成及输运。为了避免连接部件对于导流筒1外部的水流造成干扰,优选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5以及底脚板4在垂直方向上位置对准设置,如图2所示,即垂直方向的四个位置上对准设置着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25以及底脚板4,这种上下对准设置也有利于定位安装。下面参照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底脚板4的结构,即图3显示的是图1-2中所示底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脚板4由一根竖杆41、沿所述竖杆41的长度方向焊接在竖杆41上的竖板42以及垂直于竖杆41和竖板42焊接在竖板42的下端的底板43构成。底板43上设置有地脚螺栓孔,用以通过地脚螺栓将底板43固定在池底。竖杆41可以采用两端封口的钢管制成。竖板42具有与直筒11形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边421以及与导流罩12形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边422,第一连接边421和第二连接边42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以配合导流罩12的锥角α与直筒11和导流罩12贴合连接。图中可见,第一连接边421和第二连接边422上设置有通过直角连接件分别与直筒11和导流罩12固定的连接孔。所述直角连接件可以由角铁切割获得,或者可以通过钢板焊接成直角件(图1中由于比例和视角的关系,直角连接件没有清楚表示出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筒,用于安装在絮凝池(2)中引导水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上方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支撑在所述絮凝池(2)的顶壁(21)上;所述导流筒(1)包括一个直筒(11)和一个由所述直筒(11)向下延伸成圆锥状的导流罩(12),所述导流筒(1)的下端通过四个围绕所述导流筒(1)的周边均布的底脚板(4)支撑在絮凝池(2)的池底上,所述导流罩(12)的锥角α为6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筒,用于安装在絮凝池(2)中引导水的流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筒(1)上方设置有一个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支撑在所述絮凝池(2)的顶壁(21)上;所述导流筒(1)包括一个直筒(11)和一个由所述直筒(11)向下延伸成圆锥状的导流罩(12),所述导流筒(1)的下端通过四个围绕所述导流筒(1)的周边均布的底脚板(4)支撑在絮凝池(2)的池底上,所述导流罩(12)的锥角α为60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筒(11)通过上部的四根第一连接杆(23)以及下部的四根第二连杆(25)固定在所述絮凝池(2)的池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2)的底部设置有斜坡(27),所述斜坡(27)的最高点与所述导流罩(12)的最低点齐平。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3)、第二连接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耘
申请(专利权)人:金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