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桥差速器中的球面垫片,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球面垫片设有凹坑。凹坑不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内凹球面上划分为光面区域、凹坑区域,凹坑区域设有凹坑,光面区域上不设凹坑。放射状凹坑点阵呈扇形与光面间隔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扇形凹坑区域份数优选为1~30份,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周向排列个数为1~30个,凹坑周向列与列之间的夹角相等,夹角为1°~20°;单份扇形区域中凹坑径向排列个数优选为1~30个,其径向间距为0.1mm~10mm。凹坑的纵截面呈圆形,其坑口直径优选为0.1mm~5mm,凹坑深度为0.01mm~-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垫片结构的改进,特别涉及一种车桥差速器中的球面垫片。
技术介绍
重型卡车差速器的行星轮与球面垫的磨损是差速器总成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轻行星轮与球面垫的磨损和提高运行效率,在球面垫片上通常设计凹坑,或在行星轮上设计润滑油道。在行星轮上设计润滑油道存在加工油道棱边尖锐,在工作过程中刮油甚至刮伤球面垫片摩擦面。在球面垫片上设计凹坑,凹坑均匀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所得均匀凹坑的球面垫片的润滑和耐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放射状凹坑点阵呈扇形与光面间隔分布的球面垫片用于车桥差速器,目的在于提高润滑性能、降低摩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其特征在于,垫片的内凹球面设有凹坑,凹坑不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分布在垫片的内凹球面上。进一步地,垫片的内凹球面上划分为光面区域、凹坑区域,凹坑区域设有凹坑,光面区域上不设凹坑,凹坑区域内设有多个凹坑。进一步地,凹坑区域内多个凹坑呈放射状凹坑点阵结构。进一步地,放射状凹坑点阵形成的凹坑区域与光面区域间隔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进一步地,凹坑区域呈扇形。进一步地,内凹球面设有1~30份扇形凹坑区域。进一步地,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的凹坑周向排列个数为1~30个。进一步地,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的凹坑周向列与列之间的夹角相等,夹角为1°~20°。进一步地,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径向排列个数为1~30个,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的径向间距为0.1mm~10mm。进一步地,凹坑的坑口截面呈圆形,其坑口直径为0.1mm~5mm,其凹坑深度为0.01~5m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球面垫片,由于在球面垫片的凹面采用非均匀分布、间隔分布、放射状点阵分布、以至呈扇形分布、以至进一步优化参数的凹坑,该凹坑不仅能储油,而且能起到增大球面垫片凹坑微区表面润滑油油膜压力,从而减小球面垫片与行星轮之间摩擦系数的作用,因而能很好降低球面垫片和行星轮之间的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结合图1至图2,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该内凹球面上设有凹坑,凹坑周向排列呈扇形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其扇形凹坑区域之间间隔相等,其扇形凹坑区域份数为1~30份。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周向排列个数为1~30个,凹坑周向列与列之间的夹角相等,夹角为1°~20°。单份扇形凹坑区域中凹坑径向排列个数为1~30个,凹坑径向间距相等,其径向间距为0.1mm~10mm。凹坑的纵截面呈圆形,其坑口直径为0.1mm~5mm,其凹坑深度为0.01mm~5mm。此处的纵截面为凹坑从上到下的截面,也可以理解为径向截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采用6个扇形凹坑区域等分分布在凹面上,每个扇形凹坑区域之间间隔有光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包括6列凹坑放射状设置,每列凹坑包括9个凹坑,每列中各个凹坑之间的距离随着径向方向渐变变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个扇形凹坑区域设置,其中每个扇形区域中可以采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列,列与列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度之间的任意值,每列中包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个凹坑。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凹坑的纵截面呈圆形,其坑口直径为0.1mm、0.2mm、0.3mm、0.4mm、0.8mm、1mm、2mm、3mm、4mm、5mm,具体根据球形垫片的尺寸进行具体设计,其凹坑深度为0.1mm、0.2mm、0.3mm、0.4mm、0.8mm、1mm、2mm、3mm、4mm、5mm,具体根据球形垫片的实际尺寸进行具体设计。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凹坑区域采用S形等其他不均匀形状设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凹坑区域内凹坑是放射状点阵结构,凹坑区域为圆形或矩形结构。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凹坑区域为扇形,其内凹坑为均匀按照扇形散开的点阵分布,非放射状分布。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不均匀设置的凹坑,凹坑区域与光面区域分开设置,可改善润滑性能。本专利技术实际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扇形或放射状分布的改进均可为进一步增加润滑效果而采用的最优方案,并非为改善润滑效果不可或缺的方案。采用凹坑区域与光面区域间隔设置可以改善润滑及耐磨效果,该扇形或放射包状分布的凹坑不仅能储油,而且能起到增大球面垫片凹坑微区表面润滑油油膜压力,同时减小球面垫片与行星轮之间摩擦系数的作用,所以能很好降低球面垫片和行星轮的磨损。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解释和说明,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而仅作局部改变的,仍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其特征在于,垫片的内凹球面设有凹坑,凹坑不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分布在垫片的内凹球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该球面垫片的背面为与差速器壳接触的外凸球面,正面为与行星齿轮接触的内凹球面,其特征在于,垫片的内凹球面设有凹坑,凹坑不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分布在垫片的内凹球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其特征在于,垫片的内凹球面上划分为光面区域、凹坑区域,凹坑区域设有凹坑,光面区域上不设凹坑,凹坑区域内设有多个凹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其特征在于,凹坑区域内多个凹坑呈放射状凹坑点阵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其特征在于,放射状凹坑点阵形成的凹坑区域与光面区域间隔分布于球面垫片的凹面。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车桥差速器球面垫片,其特征在于,凹坑区域呈扇形。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彬,董立社,孙国太,唐正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