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连接不紧密且容易变形等技术问题。该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选取具有承管槽的热熔管接头和热熔管体,将热熔管体的一端插于承管槽中并保持相对固定,其中,热熔管接头内设有发热环;在配接好的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的结合处的外围施加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发热环发热从而使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相配接的结合处熔融相连,且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热熔完成后冷却,从而使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的结合处连为一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使得管接头和管体连接更为紧密且整体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材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
技术介绍
管材之间的相互连接需要用到管接头,而管接头不仅需要与各个管材的连接端的形状大小相适配,还需要尽可能的使连接更为紧密,现有的管接头多种多样,而普遍都存在着连接不够紧密,甚至出现漏水的现象,或者连接后管材与管接头结构强度不高,导致使用寿命不长。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设有加热环的塑料管道连接件及其制作方法,[申请号:201510740546.5],包括管道连接件本体,所述管道连接件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管材承插凹槽,所述承插凹槽外缘的管道连接件本体内埋设有金属加热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使管道内壁塑料层和管道外壁塑料层同时与管道连接件熔接。以上的方案为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电磁感应热熔方法,将管接头与管体相互插接后,通过从外部施加电磁场从而使其内部的电磁感应金属加热,并使得管接头和管体热熔并融为一体,然后这种方法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在热熔状态下承插凹槽的内侧会受热变形,从而导致连接不够紧密,容易产生缝隙或孔洞,而连接成功并冷却后这种变形是不可逆的,最终导致其通道中可能不够平顺,甚至具有突起或凹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熔时不易变形且连接更为紧密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该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配接:选取具有环形的承管槽的热熔管接头和尺寸与承管槽相匹配的热熔管体,将热熔管体的一端插于承管槽中并保持两者位置相对固定;其中,热熔管接头内设有发热环且发热环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承管槽由设于承接口内且内端与热熔管接头相连的内圈外壁和承接口内壁形成;B、热熔连接:在配接好的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的结合处的外围施加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发热环发热从而使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相配接的结合处熔融相连,且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以提高热熔结合效果;C、冷却:热熔完成后冷却,从而使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的结合处连为一体。通过电磁场的作用,将发热环加热,从而使得发热环附近的热熔管接头和热熔管体热熔并相互融合,最终冷却后成为一体式结构。在步骤B中,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因此在热熔过程中,能够使内圈更为紧凑的贴在管体上,使得连接更为紧密,避免产生裂缝或漏洞。同时能够防止内圈内侧变形而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在上述的步骤B中,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由设于承管槽内且呈径向收缩状态的弹性外扩圈提供。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弹性外扩圈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且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材料,在步骤B中,弹性外扩圈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热;且在热熔后弹性外扩圈固设于与插于承管槽内的热熔管体热熔为一体的内圈上。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弹性外扩圈径向收缩地固定在内圈中或径向收缩地可拆卸插接于内圈中。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在步骤A中,选取热熔管接头和热熔管体的同时选取外径大于内圈内径的弹性外扩圈,在将热熔管体的一端插于承管槽中前,先在内圈中装入弹性外扩圈。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弹性外扩圈呈筒状且在侧面开有贯穿弹性外扩圈两端的侧缺口。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弹性外扩圈与内圈之间设有当弹性外扩圈的外端与内圈的外端齐平时能阻止弹性外扩圈继续相对于内圈轴向向内移动的定位结构。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设于弹性外扩圈外端的止挡圈和设于内圈外端内壁的止挡面且止挡面呈外大内小的锥形面,所述的止挡圈具有外大内小的扩口面且止挡圈与止挡面相互吻合。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发热环呈筒状,在发热环侧部设有若干热熔连接孔,所述的发热环嵌固于承接口内且发热环的内径不小于承管槽的外径。在上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中,所述的承管槽上设有至少一个在热熔时用于排气的排气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的优点在于:连接紧密,弹性外扩圈能够从内圈的内侧施加外扩的力,从而使其与热熔管体更为紧密,避免了裂缝或漏洞的产生;内圈不易变形,弹性外扩圈紧靠在内圈的内侧,且因为弹性作用,具有向内圈的内壁施加外扩的力,因此在热熔过程中,能够防止内圈内侧变形而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结构强度更高,热熔连接孔可以使得热熔管接头自身在热熔后依然为一体式结构,处于发热环内外的部分依然能够紧密相连,不会被分隔开,从而提升了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熔管接头剖视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弹性外扩圈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环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熔管体和热熔管接头连接完成后的整体剖视图。图中,热熔管体1、热熔管接头2、承接口3、内圈4、承管槽5、发热环6、弹性外扩圈7、侧缺口8、定位结构9、止挡圈10、止挡面11、热熔连接孔12、排气孔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配接:选取具有环形的承管槽5的热熔管接头2和尺寸与承管槽5相匹配的热熔管体1,将热熔管体1的一端插于承管槽5中并保持两者位置相对固定;其中,热熔管接头2内设有发热环6且发热环6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承管槽5由设于承接口3内且内端与热熔管接头2相连的内圈4外壁和承接口3内壁形成;其次,热熔连接:在配接好的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的外围施加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发热环6发热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相配接的结合处熔融相连,且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4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以提高热熔结合效果;最后,冷却:热熔完成后冷却,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连为一体。在上述的步骤B中,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4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由设于承管槽5内且呈径向收缩状态的弹性外扩圈7提供。所述的弹性外扩圈7径向收缩地固定在内圈4中或径向收缩地可拆卸插接于内圈4中。特别地,在步骤A中,选取热熔管接头2和热熔管体1的同时选取外径大于内圈4内径的弹性外扩圈7,在将热熔管体1的一端插于承管槽5中前,先在内圈4中装入弹性外扩圈7。当弹性外扩圈7的外径大于内圈4的内径,因此当弹性外扩圈7放入内圈4中时,更能够紧靠内圈4内壁,并对其施加扩张力。承管槽5上设有至少一个在热熔时用于排气的排气孔13。在热熔过程中排气孔13可以将连接处缝隙中的气体排出热熔管接头2,从而避免了冷却后气泡的形成。所述的承接口3内壁与内圈4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承管槽5,所述的热熔管体1的端部能插于所述的承管槽5内。当与热熔管体1相互连接时,热熔管体1的端口插入到该承管槽5中,直到热熔管体1的端部与承管槽5的底部相互紧靠。所述的热熔管接头2内设有发热环6,所述的发热环6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具体过程:当热熔管体1与热熔管接头2相互插接之后,可以在热熔管接头2的外围施加电磁发生器,并向热熔管接头2内部释放电磁场,而发热环6的自身属性,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开始发热,释放大量的热量,并使得热熔管接头2和热熔管体1热熔,因此热熔管接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配接:选取具有环形的承管槽(5)的热熔管接头(2)和尺寸与承管槽(5)相匹配的热熔管体(1),将热熔管体(1)的一端插于承管槽(5)中并保持两者位置相对固定;其中,热熔管接头(2)内设有发热环(6)且发热环(6)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承管槽(5)由设于承接口(3)内且内端与热熔管接头(2)相连的内圈(4)外壁和承接口(3)内壁形成;B、热熔连接:在配接好的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的外围施加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发热环(6)发热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相配接的结合处熔融相连,且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4)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以提高热熔结合效果;C、冷却:热熔完成后冷却,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连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配接:选取具有环形的承管槽(5)的热熔管接头(2)和尺寸与承管槽(5)相匹配的热熔管体(1),将热熔管体(1)的一端插于承管槽(5)中并保持两者位置相对固定;其中,热熔管接头(2)内设有发热环(6)且发热环(6)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承管槽(5)由设于承接口(3)内且内端与热熔管接头(2)相连的内圈(4)外壁和承接口(3)内壁形成;B、热熔连接:在配接好的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的外围施加电磁场,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使发热环(6)发热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相配接的结合处熔融相连,且在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4)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以提高热熔结合效果;C、冷却:热熔完成后冷却,从而使热熔管体(1)和热熔管接头(2)的结合处连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步骤B中,热熔相连过程中对内圈(4)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由设于承管槽(5)内且呈径向收缩状态的弹性外扩圈(7)提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外扩圈(7)由受到电磁感应时能发热的金属材料制成且金属材料为不锈钢材料,在步骤B中,弹性外扩圈(7)也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热;且在热熔后弹性外扩圈(7)固设于与插于承管槽(5)内的热熔管体(1)热熔为一体的内圈(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感应热熔管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外扩圈(7)径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楠丰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