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64681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3:39
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
,特别是涉及某一排污单位如何确定排污许可限值,以为排污许可管理提供支持。
技术介绍
排污许可证是实施总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手段,能够将总量控制目标和削减任务科学合理的分配到各排污单位,确保总量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美国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制度(NationalPollutantsDischargeEliminationSystem,NPDES)中规定,所有的工业污染源必须确定基于技术标准的排放限值,确定的主要依据是EPA颁布的主要行业的排放限值导则。我国提出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已经有30多年,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14条规定“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并提供防治水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这实际上就是排污许可证制度雏形。198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正式把排污许可证制度确定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之一。198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9条规定,对企事业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至此,水污染物的排放许可证制度基本确立。1999年我国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与2000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分别在水环境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的相关规定。2008年1月以环办函[2008]16号对《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即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2014年,环境保护部制定《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五类重点排污单位,即国家、省级重点环境监控企业,城镇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单位,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单位和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排污单位,应当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发放。但是,目前排污许可证在我国各地实施情况相差甚远,有的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的地方许可证制度事实上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一是发放许可证的数字与实际排污企业数差别太大;二是有的市县根本就没有真正落实过这项制度。究其原因在于排污许可限值的计算不够科学,同时排污许可证的管理和排污监控制度不够完善。为了科学合理制定排污许可限值,支撑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需提出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现有的文献、规范和指南中尚未见系统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考虑污染减排要求,针对污染源实际排放规律,提出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方法,以支撑排污许可证管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点在于,包括: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中,所收集和准备的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基础资料:排污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报告、污染排放监测数据、环统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以及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其中所述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包括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在步骤2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至少包括:排放标准、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3中,所述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是依照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选取排污许可监管指标;若没有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作为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所述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是综合比较步骤2中三类或少于三类标准中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的污染排放限值,取最低值作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是从所述基础资料中获取排放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从所述排放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并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L负=C×Q×10-3(1)L日=L负×D×10-3(2)其中,L日为平均日产量情况下的某污染物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L负为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其量纲为kg/t;C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其量纲为mg/L;Q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其量纲为m3/t;D为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其量纲为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是通过以下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步骤4中,在排污单位的排污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频次不同的情况下,是使用以下不同方法之一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方法a.在排污单位能够获取在线监测数据或满足每周一次以上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方法b.在能够满足一个月一次的监测频率情况下,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方法c.在没有监测数据的情况下,是参考已有成果计算获得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的变化范围,并从该变化范围中取值。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方法a中,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直接计算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其中: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的计算,是以月为单位,进行月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月排放量中,满足95%保证率的限值即为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的计算,是以日为单位,进行日排放量的统计,一年内所有日排放量的平均值即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方法b中,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计算出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进而推导出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然后根据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对排污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确定排污单位的行业类型;步骤2,收集排污单位所属行业类型相应的各类标准;步骤3,依据所收集到的标准,确定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和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步骤4,计算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中不同污染物的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和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并计算最大日排放负荷限值MDL及月平均排放负荷限值AML与长期平均排放负荷限值LTA之间的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步骤5,根据计算得到的βMDL和βAML以及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计算得到月排放量限值L月和年排放量限值L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收集和准备的数据至少包括以下基础资料:排污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环评报告、污染排放监测数据、环统数据、排污申报登记数据、以及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其中所述排污单位的各产品的产量包括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在步骤2中,所收集的各类标准至少包括:排放标准、最佳可行性技术指南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所述排放标准包括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和行业污水排放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是依照行业污水排放标准选取排污许可监管指标;若没有行业污水排放标准,则选择行业特征污染物和常规污染物作为排污许可监管指标;所述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是综合比较步骤2中三类或少于三类标准中各排污许可监管指标的污染排放限值,取最低值作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C;所述最大日排放量限值L日是从所述基础资料中获取排放单位的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从所述排放标准中找到相应的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并通过以下公式(1)和公式(2)计算得到:L负=C×Q×10-3(1)L日=L负×D×10-3(2)其中,L日为平均日产量情况下的某污染物的最大日排放量限值,其量纲为t;L负为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其量纲为kg/t;C为最大日均浓度限值,其量纲为mg/L;Q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限值,其量纲为m3/t;D为产品的长期平均日产量,其量纲为t。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是通过以下公式(3)和公式(4)计算得到:βMDL=MDLLTA---(3)]]>βAML=AMLLTA---(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技术标准的污染源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排污单位的排污监测数据能够获取频次不同的情况下,是使用以下不同方法之一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方法a.在排污单位能够获取在线监测数据或满足每周一次以上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是使用监测数据分析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方法b.在能够满足一个月一次的监测频率情况下,是使用美国NPDES提供的方法来计算比例系数βMDL和βA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坤李子成乔飞王淑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