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辊台石墨挡条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25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浮法玻璃生产的辅助装置。其包括有固定座、滚轮架、石墨挡条支架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固定座为一上部敞口的矩形箱体,上部设置有滚轮的滚轮架位于固定座内,石墨挡条支架为一下部敞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支架上部设置石墨挡条、下部敞口罩在滚轮上部其内的斜板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上面,石墨挡条支架的一端连接丝杠、丝母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合理。(*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ransition roller graphite barrier strip lif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float glass production. It includes a fixed seat, a roller frame, graphite block bar bracket and screw nut moving mechanism; the fixing seat is a rectangular box upper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ller wheel frame in a fixed seat, retaining bracket for graphite rectangular box and a lower opening, which is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inclined plate mutually parallel and equidistan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graphite strip, lower exposure mask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oller in the inclined plate supported on the roller above the retaining bracket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graphite screw, screw mov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浮法玻璃生产的辅助装置,主要提出一种过渡辊台石墨挡条升降机构。浮法玻璃过渡辊台地处锡槽与退火窑之间,是生产线关键设备之一,辊子常年在610~625℃高温的恶劣条件下运行,经常出现沾锡、划伤等现象。石墨挡条的作用是磨削掉辊子上的沾锡等杂物,同时又起密封锡槽、稳定槽内压力的作用。目前使用的石墨挡条升降机构在常温下,能自由灵活升降,一旦推入辊子下槽内,受温度辐射影响,膨胀变形,出现卡死,不能达到使用要求。一次安装后,石墨磨损后不能调整升降,接触不到辊子外表面,如锡槽发生满槽等工艺事故,辊子与石墨剧烈摩擦,产生巨大噪音且磨伤辊子。因此,提出一种结构合理,适于实际需要的石墨挡条升降机构是十分必要的。本技术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过渡辊台石墨挡条升降机构,使其可随时方便地调整石墨挡条的高低位置,同时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的特点。本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有固定座、滚轮架、石墨挡条支架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固定座为一上部敝口的矩形箱体,上部设置有滚轮的滚轮架位于固定座内,石墨挡条支架为一下部敝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支架上部设置石墨挡条、下部敝口罩在滚轮上部、其内的斜板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上面,石墨挡条支架的一端与丝杠、丝母移动机构中的丝杠连接。需要向上调整石墨挡条位置,转动丝杠,丝杠向右端位移,即可使石墨挡条支架右移,由于支架内的斜板位于滚轮上部(滚轮只转动不位移),即可使支架带动其上部的石墨挡条同时向上位移,从而向上调整石墨挡条的位置(向下调整反向旋转丝杠即可)。从而达到使石墨挡条随时与辊子具有合适的相对位置,起到磨削辊子表面沾锡的作用。本技术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合理。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石墨挡条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丝杠丝母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参照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其结构加以进一步说明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座6、滚轮架4、石墨挡条支架3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固定座6为上部敝口的矩形箱体,其为固定结构,上部设置有滚轮的滚轮架4位于固定座6内同样为固定结构,石墨挡条支架3为下部敝口的矩形箱体,其上部设置石墨挡条2,石墨挡条2位于辊子1的下部,石墨挡条支架3左端通过连接套9与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中的丝杠连接。如附图2、附图1所示,石墨挡条支架3为下部敝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8,石墨挡条支架3通过下部敝口与滚轮架部分结合(外罩于滚轮上部),每一斜板8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上面。石墨挡条支架3的左端通过连接套9与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中的丝杠13连接。如附图3所示,滚轮架4上设置滚轮11,滚轮11的数目与石墨挡条支架3内的斜板数目相同,滚轮11通过两侧对称的支臂12连接在滚轮架4上,由于滚轮架4固定在固定座6内,从而滚轮只可转动而不能位移。如附图4所示,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的结构为包括有丝杠13、丝母14和支架15,丝杠13右端通过接头与石墨挡条支架3左端的连接套9连接,左端连接套柄或其它工具用以使其旋转。丝母14与丝杠13螺纹联接并通过两端的杆与支架15连接,支架15通过螺栓16与机架联接,使丝母15构成相对固定的结构,丝杠13沿其前后旋动。丝母14两端的杆与支架15间具有一定间隙,从而可左右一定间隙的摆动,这是因为石墨挡条支架3向右移动的同时也向上移位(向左移动时也向下移位),丝杠13也要随之作一定的倾斜,由此丝母必须相对支架作一定间隙的摆动以适应这种需要。这种摆动及丝杠的倾斜范围很小,因为石墨挡条所要求的升降距离5-10mm即可。参照附图1结构,石墨挡条支架左端的连接套9为不封闭的 形结构,丝杠13右端的连接头伸入连接套9内,并与连接套具有一定间隙。权利要求1.一种过渡辊台石墨挡条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有固定座(6)、滚轮架(4)、石墨挡条支架(3)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固定座(6)为一上部敝口的矩形箱体,上部设置有滚轮(11)的滚轮架(4)位于固定座(6)内,石墨挡条支架(3)为一下部敝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8),石墨挡条支架(3)上部设置石墨挡条(2)、下部敝口罩在滚轮上部、其内的斜板(8)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11)上面,石墨挡条支架(3)的一端与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中的丝杠(13)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浮法玻璃生产的辅助装置。其包括有固定座、滚轮架、石墨挡条支架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固定座为一上部敞口的矩形箱体,上部设置有滚轮的滚轮架位于固定座内,石墨挡条支架为一下部敞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支架上部设置石墨挡条、下部敞口罩在滚轮上部其内的斜板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上面,石墨挡条支架的一端连接丝杠、丝母移动机构。本技术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合理。文档编号C03B18/00GK2400442SQ9925873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许宁, 姜宏, 王阳, 高强, 李东男, 王 华, 刘宇新 申请人: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渡辊台石墨挡条升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有固定座(6)、滚轮架(4)、石墨挡条支架(3)和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固定座(6)为一上部敝口的矩形箱体,上部设置有滚轮(11)的滚轮架(4)位于固定座(6)内,石墨挡条支架(3)为一下部敞口的矩形箱体,其内设置有相互平行且等距的多块斜板(8),石墨挡条支架(3)上部设置石墨挡条(2)、下部敝口罩在滚轮上部、其内的斜板(8)支承在所对应的滚轮(11)上面,石墨挡条支架(3)的一端与丝杠、丝母移动机构(7)中的丝杠(1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宁姜宏王阳高强李东男王华刘宇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