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2978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3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进料输送装置,包括熔融挤出装置、输送装置和挤出成型装置,熔融挤出装置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相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挤出成型装置的进料端相接。由此,原材料首先进入到熔融挤出装置内进行加热熔融后挤出到输送装置,再由输送装置输送到挤出成型装置内再次加热并挤出形成,通过两次加热挤出可大大提高加热熔融原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为后序加工工序的原材料供给提供质量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PVC压延生产线的进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PVC压延生产加工过程中,PVC混合料原材料的输送通常是经过行星挤出机,再经过过滤机,再经过轧轮机进行压膜,最后切割收卷得到PVC片材。PVC中各原料塑化程度不高,容易是PVC膜产生白条或厚薄不均等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原料塑化程度高,PVC成膜质量好的进料输送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进料输送装置,包括熔融挤出装置、输送装置和挤出成型装置,熔融挤出装置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的进料端相接,输送装置的出料端与挤出成型装置的进料端相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首先进入到熔融挤出装置内进行加热熔融后挤出到输送装置,再由输送装置输送到挤出成型装置内再次加热并挤出形成,通过两次加热挤出可大大提高加热熔融原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为后序加工工序的原材料供给提供质量保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熔融挤出装置包括进料斗、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螺杆、加热装置和内筒,螺杆套装于内筒内,加热装置固定于内筒外侧,进料斗固定于外壳并与内筒连通。由此,通过加热装置使内筒内的温度保持在可使原材料熔融的温度,原材料熔融后由螺杆输送出熔融挤出装置。可边加热边输送,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熔融挤出装置还包括加热盘,热盘安装于外壳内并位于进料斗下方。由此,在进料斗下方设置加热盘,可对从进料斗进入的原材料进行预加热,避免新进入的原材料与已经熔融的原材料直接混合产生熔融不均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熔融原材料的均匀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盘上设有多个通孔。由此,设置通孔可便于加热熔融的原材料通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挤出成型装置包括壳体、推料螺杆、加热筒、模头和料筒,料筒固定于壳体内,推料螺杆的一端位于料筒内,加热筒套装于料筒外侧并位于壳体内,壳体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模头安装于壳体的出料口。由此,推料螺杆可对原材料进行搅拌并推进输送,同时,加热筒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可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均匀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挤出成型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安装于壳体的出料口与模头之间。由此,过滤装置可防止粗大的颗粒被挤出,确保挤出原材料的质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料输送装置还包括废气输送装置,废气输送装置包括第一收气斗、第二收气斗、输气管道和抽风机,输气管道分别与第一收气斗和第二收气斗连接,抽风机安装于输气管道,第一收气斗位于熔融挤出装置的出料端的上方,第二收气斗位于挤出成型装置的出料端的上方。由此,通过废气输送装置收集原材料熔融产生的废气,可保证生产环境的空气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料输送装置的熔融挤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熔融挤出装置的加热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进料输送装置的挤出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进料输送装置。参照图1,进料输送装置包括熔融挤出装置1、输送装置2、挤出成型装置3和废气输送装置4。熔融挤出装置1、输送装置2和挤出成型装置3依次相连。参照图2,熔融挤出装置1包括外壳11、螺杆12、加热装置13、进料斗14、内筒15、第一电机16、第一传动装置17和加热盘18。螺杆12、加热装置13和内筒15均套装于外壳11内。螺杆12的一端套装于内筒15内,螺杆12的一端穿出外壳11与第一传动装置17连接,第一传动装置17与第一电机16连接。内筒15的一端与外壳11一端连接,内筒15的末端设有出料口10。内筒15的另一端位于外壳11内与进料斗14连通。内筒15与外壳11之间留有间隙,加热装置13固定于内筒15的外壁,进料斗14与外壳11固定连接并与内筒15连通。进料斗14设置在螺杆12与第一传动装置17连接的一端。进料斗14下方的外壳内的螺杆12周围的空间为容料腔19。参照图2和图3,加热盘18固定安装于外壳11内并位于进料斗14下方。加热盘18上设有多个通孔181。原材料从进料斗14进入,首先掉落到加热盘18上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原材料呈半流动状态后加热盘18的通孔181从流入到容料腔19内。第一电机16带动第一传动装置17运转以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转动可推送容料腔19内的原材料进入到内筒15内,加热盘18加热内筒15使热内筒15内保持特定的温度。原材料在内筒内一边输送一边被加热熔融混合,后从出料口10被送出熔融挤出装置1到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可以是输送带,输送装置2将原材料输送到挤出成型装置3。参照图4挤出成型装置3包括壳体31、推料螺杆32、加热筒33、模头34和过滤装置35、料筒36、第二电机37和第二传动装置38。料筒36固定于壳体31内,推料螺杆32的一端位于料筒36内,推料螺杆32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装置38连接,第二电机37与第二传动装置38连接并带动第二传动装置38传动使推料螺杆32转动。加热筒33套装于料筒36外侧并位于壳体31内,壳体31设有进料口311和出料口312,进料口311与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相接。模头34安装于壳体31的出料口312。过滤装置35固定安装于壳体31的出料口312与模头34之间。原材料从壳体31的进料口311进入到壳体31内,由推料螺杆32推送到料筒36,加热筒33对料筒36进行加热,使料筒36内的原材料进一步熔融成均匀的流体,推料螺杆32持续推送原材料到壳体31的出料口312,经过滤装置35过滤后进入到模头34,经模头34挤压成条状进入下一生产工序。废气输送装置4包括第一收气斗41、第二收气斗42、输气管道43和抽风机44,输气管道43分别与第一收气斗41和第二收气斗42连接,抽风机44安装于输气管道43,第一收气斗41位于熔融挤出装置1的出料端的上方,第二收气斗42位于挤出成型装置3的出料端的上方。第一收气斗41和第二收气斗42可对熔融挤出装置1和挤出成型装置3出料端的原材料产生的废气进行抽排,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本技术通过采用带加热盘18的熔融挤出装置1对PVC原材料进行第一次熔融并挤出,并采用挤出成型装置3对PVC原材料进行二次熔融挤出,大大提高加热熔融原材料的均匀性和密实度。为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挤出装置(1)、输送装置(2)和挤出成型装置(3),所述熔融挤出装置(1)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2)的进料端相接,所述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与挤出成型装置(3)的进料端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融挤出装置(1)、输送装置(2)
和挤出成型装置(3),所述熔融挤出装置(1)的出料端与输送装置(2)
的进料端相接,所述输送装置(2)的出料端与挤出成型装置(3)的进料
端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
装置(1)包括进料斗(14)、外壳(11)和位于外壳(11)内的螺杆(12)、
加热装置(13)和内筒(15),所述螺杆(12)套装于内筒(15)内,所述
加热装置(13)固定于内筒(15)外侧,所述进料斗(14)固定于外壳(11)
并与内筒(1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挤出
装置(1)还包括加热盘(18),所述热盘(18)安装于外壳(11)内并位
于进料斗(14)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18)
上设有多个通孔(1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成型
装置(3)包括壳体(31)、推料螺杆(32)、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启超何必超宋岱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