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干燥设备及干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及均匀化干燥工艺。
技术介绍
干燥设备是农作物干燥过程的重要设备之一,不同的干燥对象有不同的干燥方法,其中热风干燥方式是当前实际应用中较多的一种干燥方式。然而,热风穿流干燥室内会出现因气流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干燥效率低下、干燥产品品质下降、干燥能耗增加等诸多问题。针对由热风炉、排烟风机、换向机构、风道及烘干箱等部件组成的户用普通热风穿流干燥设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烘干箱热风由热风炉提供,换向机构可使热风上下交替进入烘干箱。干燥烘箱为立方体,从上至下均匀摆放14层干燥盘,由沿两端壁面焊接的支撑板托住,热风从烘箱底面的热风分布器中均匀进入。实验结果表明,该干燥系统交替进风干燥时,箱内14盘干燥盘的最上面3层和最下面3层的干燥状态比中间8层更快,而每盘都一定程度出现周边干燥速度远大于中央区域的情况,使得中间区域呈现一块“湿岛”。不仅导致物料完成干燥过程的时间不一致,从而影响最终干燥能耗和产品品质;而且还会导致“湿岛”上的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且缺氧的状态,其中的微生物发酵使得物料坏死,极大影响了物料的得率和产品品质。对于这一问题,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殷勇等人的文献《提高箱式穿流干燥室流场均匀性的研究》(发表于《农业机械学报》1993年,24卷,第3期)认为利用空载冷态时干燥箱内的空气流场分布作为表征干燥过程均匀性的指标是合理的;并提出了在入风口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炉(1)、换向机构(3)、烘干箱(5),热风炉(1)通过风道Ⅰ(14)、风道Ⅱ(15)与烘干箱(5)连通并形成回路;其中烘干箱(5)包括箱体(7)、总风道、位于烘干箱下部的下风道布风板(6)、位于烘干箱上部的上风道布风板(4)、一个以上的物料托盘Ⅰ、一个以上的物料托盘Ⅱ,总风道设置在箱体一侧,换向机构(3)设置在总风道内,上风道布风板(4)上方的上风道(16)通过总风道与风道Ⅰ(14)连通,下风道布风板(6)下方的下风道(17)通过总风道与风道Ⅱ(15)连通,风道Ⅱ(15)上设置有排湿口(13),物料托盘支架(9)固定在箱体(7)内侧,物料托盘Ⅰ、物料托盘Ⅱ通过物料托盘支架(9)交替设置在箱体(7)内,物料托盘Ⅰ设置在物料托盘Ⅱ上方,物料托盘Ⅰ、物料托盘Ⅱ均由边框(8)和固定在边框上的托盘(10)构成,托盘(10)由开孔金属薄板(12)和丝网(11)拼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炉(1)、换向机构(3)、烘干箱(5),
热风炉(1)通过风道Ⅰ(14)、风道Ⅱ(15)与烘干箱(5)连通并形成回路;其中烘干箱(5)包括
箱体(7)、总风道、位于烘干箱下部的下风道布风板(6)、位于烘干箱上部的上风道布风板
(4)、一个以上的物料托盘Ⅰ、一个以上的物料托盘Ⅱ,总风道设置在箱体一侧,换向机构(3)
设置在总风道内,上风道布风板(4)上方的上风道(16)通过总风道与风道Ⅰ(14)连通,下风
道布风板(6)下方的下风道(17)通过总风道与风道Ⅱ(15)连通,风道Ⅱ(15)上设置有排湿
口(13),物料托盘支架(9)固定在箱体(7)内侧,物料托盘Ⅰ、物料托盘Ⅱ通过物料托盘支架
(9)交替设置在箱体(7)内,物料托盘Ⅰ设置在物料托盘Ⅱ上方,物料托盘Ⅰ、物料托盘Ⅱ均由
边框(8)和固定在边框上的托盘(10)构成,托盘(10)由开孔金属薄板(12)和丝网(11)拼接
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物料托盘Ⅰ的托盘(10)
是由丝网(11)四周拼接开孔金属薄板(12)而成,物料托盘Ⅱ的托盘(10)是由开孔金属薄板
(12)四周拼接丝网(11)而成,丝网(11)的面积约占托盘总面积的70%~90%,开孔金属薄板
(12)上的开孔处面积占开孔金属薄板面积的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物料托盘Ⅰ的托盘(10)
是由左侧窄条状开孔金属薄板(12)和右侧丝网(11)拼接而成,物料托盘Ⅱ的托盘(10)是由
左侧丝网(11)和右侧窄条状开孔金属薄板(12)拼接而成,丝网(11)的面积占托盘总面积的
70%~90%,开孔金属薄板(12)上开孔处面积占开孔金属薄板面积的30%~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混合流立式干燥器,其特征在于:物料托盘Ⅰ、物料托盘Ⅱ
的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玉,郑思铭,陈飞,孙俊刚,毛文元,常静华,焦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