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压调整电路、设备和系统。
技术介绍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其中,计算机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以太网收发器、显卡和南桥等负载模块组成。目前,计算机上设置有为上述每个负载模块供电的电压调整电路,该电压调整电路通常由控制模块和降压控制器组成,其中,降压控制器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为负载模块输出稳定的电压。但是,由于上述电压调整电路为负载模块输出的电压值为一固定值,导致负载模块在轻载状态时功耗浪费、在重载状态时功耗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压调整电路、设备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压调整电路在为负载模块时,负载模块在轻载状态时功耗浪费、在重载状态时功耗不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包括:降压控制器、LC滤波电路、调整反馈网络和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调整反馈网络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至少两组分压电阻,其中,各组分压电阻之间并联连接,每组分压电阻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作为供电目标的负载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控制器、LC滤波电路、调整反馈网络和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调整反馈网络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至少两组分压电阻,其中,各组分压电阻之间并联连接,每组分压电阻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作为供电目标的负载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控制器的反馈端连接,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降压控制器、LC滤波电路、
调整反馈网络和负载控制模块;所述调整反馈网络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
至少两组分压电阻,其中,各组分压电阻之间并联连接,每组分压电阻包括
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其中,所述降压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LC滤波电路的第二端分别与作为供电目标的负载模块的第一端、所述
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负载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模块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所述第
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
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降压控制器的反馈端连接,所述
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分压电
阻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具体为:
所述每组分压电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压电阻和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
阻,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分压电阻逐级串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分压电阻逐级
串联,逐级串联的第一分压电阻中的最后一个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逐级
串联的第二分压电阻中的第一个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调整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
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每组分压电阻的第一分压电阻的
第二端连接,具体为: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超,
申请(专利权)人: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