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1009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包括测风塔、支撑平台、支撑桩及升降装置,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多个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支撑桩竖向设置在中空舱体的另一端,测风塔竖向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中部,升降装置设置在中空舱体上对应支撑桩的设置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入水后能够漂浮于海面上,可在海面上进行拖航,便于运输,支撑桩随支撑平台一起漂浮在海面上,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支撑桩下降到海床,将支撑桩固定在支撑平台上,向支撑平台内注水,使整个装置下沉并稳定在海床上,省去了打桩作业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海上测风塔
,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当前清洁能源领域中技术最为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前景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之一。近年来,风能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各国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风能利用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利用风能进行发电。尤其地,由于海上风况优于陆地,海风风向相对比较稳定,并且不需要占用陆地土地资源,海洋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随着陆上风力发电的多年发展,我国陆上可开发的优质风场已经越来越少,而海上却有着巨大的风资源。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海域蕴藏着丰富的风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尤其地,由于海上风况优于陆地,海风风向相对比较稳定,并且不需要占用陆地土地资源,海洋风力发电已经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海上风电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测风塔装置是每个风场用于测量风资源的平台,当前测风塔装置主要由测风塔基础以及测风塔组成。目前,测风塔基础多为导管架结构或混凝土承台结构。导管架结构抵抗极端工况的能力较强,尤其是海底洋流对钢管桩基础的影响较小,但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海上防腐要求较高;混凝土承台结构需要在海水环境中灌注混凝土,打桩或接桩都较难,因此施工周期较长,费用很高。而以上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基础都需要打桩,且不易运输、安装和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风塔基础需要打桩,不易运输、安装和回收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包括测风塔、支撑平台、支撑桩及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多个所述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所述支撑桩竖向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的另一端,所述测风塔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中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上对应所述支撑桩的设置位置处。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舱体的数量为3个。进一步地,3个所述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中空的舱体,相邻的所述中空舱体周向间隔120°。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舱体上设有进水口。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中空舱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倒角。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舱体设置所述支撑桩的一端设有第二倒角。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桩竖向贯穿所述中空舱体。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桩为空心管体。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桩上设有定位孔。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装置或齿轮齿条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多个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入水后整体能够漂浮于海面上,可将本装置置于海面上进行拖航,而不必将其装载到运输船等海上运输工具上进行输送,便于运输;支撑桩竖向设置在中空舱体的另一端,随支撑平台一起漂浮在海面上,支撑平台被拖航到指定方位后,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支撑桩下降,支撑桩接触到海床,升降装置继续作用,支撑平台被撑起到海面以上一定的高度,向支撑平台内注水,来进行配重,使整个装置下沉并稳定在海床上,省去了打桩的作业过程,施工周期短,继续将支撑平台升起到海面以上一定的高度,且将支撑平台内的水放出,将支撑平台固定在支撑桩上;测风塔竖向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中部,构成海上测风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测风塔基础需要打桩,不易运输、安装和回收的问题,适于进行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测风塔;2-支撑平台;3-支撑桩;4-升降装置;21-中空舱体;22-第一倒角;23-第二倒角;3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包括测风塔1、支撑平台2、支撑桩3及升降装置4,支撑平台2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21,多个中空舱体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支撑桩3竖向设置在中空舱体21的另一端,测风塔1竖向设置在支撑平台2的中部,升降装置4设置在中空舱体21上对应支撑桩3的设置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是由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在未配重状态下靠自身的浮力可在水面上稳定地保持漂浮状态;支撑桩3竖向设置在中空舱体21的另一端,随支撑平台2漂浮在水面上;测风塔1设置在支撑平台2的中部,随支撑平台2被拖航至指定地点测风,测风结束后,将升降装置4再次安装在支撑平台2上,将支撑平台2下降至水面,提起支撑桩3,使支撑平台2连带支撑桩3再次漂浮在水面上,进而可拖航至下一个测风点进行测风;升降装置4可调节支撑桩3相对支撑平台2下降或上升。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空舱体21的数量为3个。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3个中空舱体2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中空的舱体,相邻的中空舱体21周向间隔120°。在本实施例中,3个中空舱体21周向均匀设置,结构稳定,受力均匀,且能够平稳地漂浮在海面上。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进一步地,也可为多个中空舱体21并排组合成一个中空舱体组,3个中空舱体组的一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风塔、支撑平台、支撑桩及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多个所述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所述支撑桩竖向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的另一端,所述测风塔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中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上对应所述支撑桩的设置位置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风塔、支撑平台、支撑桩及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平台包括多个长方体状的中空舱体,多个所述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封闭的中空的舱体,所述支撑桩竖向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的另一端,所述测风塔竖向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中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中空舱体上对应所述支撑桩的设置位置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舱体的数量为3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其特征在于,3个所述中空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中空的舱体,相邻的所述中空舱体周向间隔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上测风塔的可移动式承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恒朱荣华田振亚王晓宇李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蕴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朱荣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