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电梯固设于居民楼楼道入口处或前后侧相邻住户阳台之间,电梯在阳台对应处设有感应门。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导轨和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有益中老年健康,减轻家庭负担;缓解钢铁及电梯行业产能过剩,利于较高楼层销售实现。
Multi story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elev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 with elevator, elevator between fixed residential building corridor at the entrance or around the side of the adjacent household balcony, on the balcony is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elevator door sensors. The elevator comprises an elevator car, an elevator guide rail and an elevator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 of middle-aged and old people, reduces the burden of the family, and reduces the excess capacity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the elevator indust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
技术介绍
世界第一台电梯设计制造以来已有百年,我国电梯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投入生产,近代高层建筑始建于20世纪20—30年代,高层建筑崛起无疑带动了电梯行业兴起。高层建筑领域飞速发展,占据建筑地产大片江山,但现有多层住宅楼数量比重仍不容小觑。与此同时高层住宅暴露出来的问题也逐日增多。以中老年为主的部分居民越来越趋于对多层住宅楼的回归。据《住宅设计规范》知,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我国目前高层住宅的常见层数有11层、18层、26层、33层等,而拿11层举例,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11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现已出台规范及通则对电梯所设楼层限制,建造商考虑建筑成本及得房率,因此多层居民楼往往不会设置电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中老年群体由于高年龄而行动不便,多层的高楼层困扰会诱使中老年居民产生换房的意愿。但我国目前房价仍居高不下,动辄几十万甚至百万的换房成本成为制约换房行为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世界主要电梯企业均在我国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我国是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但随着房地产发展滞销,我国电梯行业虽然实力雄厚,却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电梯市场产能过剩,钢铁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同样突出。下游行业需求不足,钢材销售异常困难。由于钢材价格持续下跌,挤压了钢材流通商的利润空间,资金链出现断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恐慌,随之导致全行业亏损。电梯销售量上升,定会带动钢铁行业发展局势回转。我国工程机械协会总结工程机械行业整体销售量和2010高峰年相比跌掉了一半,员工总量裁员50%,企业关、停、并现象层出不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基底稳固的企业能维系正常运转,而中小型企业过度扩张,只能勉强维持运作或面临被淘汰的危机。电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行业制造业盈余的同时欠缺服务业。纵观电梯发达的国家,致力于服务业的比重远大于制造业。发展完善服务业是在普遍产业结构调整趋势下的必然结果。我国电梯行业以市场增量为发展动力的阶段已然结束,转而代之的是市场刚性需求重新配置的时代。因此,从电梯安全维护的角度入手大有可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电梯固设于居民楼楼道入口处或前后侧相邻住户阳台之间,且电梯在阳台对应处设有感应门。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导轨和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电梯控制器包括一电梯控制柜,且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一抱闸保护器,所述抱闸保护器连接包括主控芯片,且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控制一逆变器,且所述逆变器连接控制一直流变换器。所述抱闸保护器连接控制一拖闸机构和一门机变频器。还包括一电流监测器,且所述电流监测器连接控制电梯控制框。还包括一蓄电池电源,且所述蓄电池电源为电流监测器、电梯控制框和门机变频器供电。还包括一市电输入电源,市电输入电源为拖闸机构、蓄电池电源、电梯控制框、电池监测器供电。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和与导向轨相平行的抱闸导轨,所述电梯轿厢上对应抱闸导轨设置有抱闸机构,所述抱闸机构通过抱闸保护器输出信号进行开闸与抱闸动作。本技术的优点是:1.有益中老年健康,减轻家庭负担: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抚养指数上升,问题实质在于家庭和社会抚养老人的负担日益加重。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但依旧不可否认“四—二—一”的代际结构在未来仍然明显。“爬楼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老年日常运动,中老年人健康一旦受到威胁,在目前我国“看病难”的现状下无疑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保障中老年群体的重要性无可厚非,为避免家庭风险,弘扬孝道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及社会和谐发展,安装高楼层电梯已是民心所向,大势所归。2.缓解钢铁及电梯行业产能过剩,利于较高楼层销售实现:房地产泡沫正在逼近,与其继续在新建高层住宅楼寄予主力,不如将主要市场投身于现有多层住宅楼这片广阔的潜在空间。本技术专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销售增量,帮助电梯行业突破制造业瓶颈。更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税收。其次,对于多层住宅楼消费者,购买住宅时存在楼层选择困扰,楼层高低影响一旦削弱,可从一定程度上清除房地产商积压的较高楼层库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居民楼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电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电梯固设于居民楼楼道入口处或前后侧相邻住户的两个阳台之间,且电梯在阳台对应处设有感应门。且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导轨和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自愿安装不同层次的电梯。为避免导轨对周边住户阳台遮光,可采用透明的家用电梯。若户主经济条件允许可采用观光电梯,同样也可采用普通封闭式电梯。考虑具体楼口面积及居民楼结构,确定电梯规格。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电梯1安装在楼道入口处,在楼口垂直上方的区域即相邻两个住户阳台间的间隙设置导轨。电梯与住宅楼的接口为相邻楼层之间楼梯口窗户处,且通过钢化玻璃2进行连接。电梯内设两个开关门,一是进入电梯的开关门,另一个是进入楼道的开关门。将楼道窗户及窗户下墙体打通,打通区域水平高度与电梯底部高度等同。与电梯开关门对应的楼道内的楼梯口处设置透明感应门,感应门上设有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刷卡器,住户可凭事先在小区物业录入的指纹和人脸图像刷指纹和头像才能进入自己所在楼层。若是识别系统出现故障,还可通过刷卡器刷卡通过。刷的智能卡只能进入电梯和自己所在楼层。(即限制进入不属于自己家的楼层)感应门旁边墙上放置安全锤,以便突发状况来临时紧急逃生。考虑不同住宅楼结构和住户实际要求,同样可在住宅楼前后侧相邻住户阳台之间的空隙建造电梯及导轨。电梯将恰巧停落在住户所在平面,同时打通住户阳台一侧窗户面所在区域,设置电梯与住宅之间的流通门。每层流通门与电梯门之间用钢铁支架和钢化玻璃做通道。考虑安全性,同样是通过流通门上的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器、刷卡器进入家门,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手段限制住户只被允许停留在该住户所在楼层。若是识别系统出现故障,还可通过设置的刷卡器刷卡进入。多层住宅楼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其特征在于,电梯固设于居民楼楼道入口处或前后侧的相邻住户两个阳台之间,且电梯包括感应门,且所述感应门设于阳台对应处,且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导轨和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其特征在于,电梯固设于居民楼楼道入口处或前后侧的相邻住户两个阳台之间,且电梯包括感应门,且所述感应门设于阳台对应处,且所述电梯包括电梯轿厢、电梯导轨和电梯控制器,所述电梯导轨包括导向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其特征在于,电梯控制器包括一电梯控制柜,且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一抱闸保护器,所述抱闸保护器包括主控芯片,且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控制一逆变器,且所述逆变器连接控制一直流变换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梯的多层居民楼,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保护器连接控制一拖闸机构和一门机变频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珍,齐嘉执,
申请(专利权)人:张淑珍,齐嘉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